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同人小说 > 四合院:陋室中的崛起之路 > 章节

第4章用餐

作者:高大上

面对如此小事,邹科长不仅接受了贵重礼品并同意共同用餐,这表明他视小杜为同一阵线的人,接纳了这份人情,预示着双方今后可建立长久联系。


所以说,江湖并非刀光剑影,真正的江湖讲求的是人情世故。


从街道办事处出来后,向北方也紧随其后,两人在门口点燃烟卷,向北方调侃道:“杜爷,这是要判饬房子迎娶媳妇儿了?”


“滚蛋,哪来的媳妇儿,老子当兵六年才回来,以前的女同学很多都当妈了。”“哈哈,于淮海他妹妹于茉莉不错哦,不过那姑娘可是朵带刺的玫瑰,不好招惹。”


“什么黄毛丫头,你这六年不见,人家现在都19岁了,即将升入高三,听说女大十八变,现在的于茉莉已然亭亭玉立,成了十八中学的校花。”


“这么好的姑娘,你怎么不去追呢?”


“追啥呀,那丫头眼光高的不得了,连大学生都看不上眼,我可没戏。”


好了,别说那些无关紧要的话了,这周末我们仁碰个面,我晚上去找于淮海,我正忙着装修房子,得在他那儿借住一阵子。


“没问题,周末就到你那儿集合。”


“可以,那我先走了。”


小杜同志悠然自得地跨上老旧的二八自行车,一路轻快地骑行向四合院而去。他在路上哼唱着随兴编排、旋律各异的小调,杜卫国终于回到了那座四合院。他目前所居住的这座四合院,确实气势非凡。


阔绰的大门,精美的垂花门,雅致的月亮门,原本这是一座宏伟的五进大宅邸,甚至还配有花园、凉亭和回廊,只是如今已遭到拆分和破坏,变成了一座三进的四合院,昔日的花园、凉亭和回廊现今也已化为一片熙熙攘攘的大杂院。


这座四合院内共居住着23户人家,人口超过了110。杜卫国住在后院,占据的是东厢房的两间以及一间耳房,这应当曾是家族长子的专属居所。


两间正房加上耳房,总面积足有78平方米,在当时并无公共区域的概念,这78平米即为实际使用面积,若按后世的计算方式,大概相当于近100平方米,可谓相当宽敞豪华。


不要认为六十年代由于人口相对较少,住房面积就显得宽裕。要知道,那时的城市楼房比现今的四合院更为罕见。


而且,建国以来,“人多力量大”的口号深入人心,各家各户都在积极生育,即便是在刚度过了自然灾害的63年,华夏的人口数量也已逼近8亿大关。


在那个时期,无论是四九城,还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居住环境普遍极为拥挤。房屋资源有限,但人口却日益增多,尤其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婚嫁及新生代的降生,人均居住空间便愈发捉襟见肘。


到了七十年代,这一状况达到顶峰,特别是知识青年返城后,一些家庭七八口人,甚至更多人,几代同堂挤在一间仅三十至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已属常见。


当时流行将房屋隔断,有时一间屋子隔开后只剩三四平方米的空间,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再无多余地方。


这不是虚构的情节,即使到了2022年,在京城的一些大杂院中,仍能找到这类不具备上下水设施,仅有四五平方米却月租高达三千多元的房子,只因它们位于优越地段。


以杜卫国现居住的这套房子为例,若其祖辈、父母健在,那么这两间半房子至少要容纳五口人以上,毕竟杜卫国日后肯定会增添弟弟妹妹。


而随着杜卫国年纪渐长,也将很快面临婚姻与子女问题,家中至少又要增加两位新成员。


所以,七口人挤在两间房内,这还是基于杜卫国的叔伯兄弟均已搬离的情况。


就像秦淮如家那样,在贾东旭出事前,他们一家六口人就挤在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勉为其难隔出了内外两室。


孩子小时还好,待他们长大后,居住空间就变得异常狭促,等到性别意识萌发之时,居住环境更是难以维系。


现如今,杜卫国一人独享78平方米的两间半房子,而且还是昔日主院的东厢房,在整个四九城中,除了那些居住在楼房的领导干部或少数拥有洋房和独立院落的家庭以外,他的居住条件堪称顶级。


对这个时代了解越深入,小杜同志就越是对系统赋予的优厚待遇感到心满意足。


真心觉得爽!


思绪稍显飘远,小杜回到四合院时,恰巧碰上了许大茂回来,此时轧钢厂的工人还未下班。


许大茂身为放映员,隶属文艺宣传部门,除了轧钢厂宣传科,区放映站也算作他的上级单位,因此他的工作时间相对较为灵活。


加之许大茂时常需要下乡放映电影,这是区放映站指派的任务,下乡放映不仅能赚取额外收入,更有实物补贴,那个时代的农民虽然普遍贫困,连饱餐一顿都成问题,但公社和大队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时代背景下,许大茂今年24岁,已经是9级放映员,月薪达34块5毛,收入颇丰。


加上额外收入和自由的时间支配,放在这个时代,他的工作无疑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今日许大茂一身打扮格外精神,穿着灰色列宁式翻领短袖衬衫,搭配深蓝裤子和小皮鞋,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


他手中提着两瓶汾酒,一块大猪肉,一条肥硕的鲤鱼,一袋满满的鸡蛋,网兜里还装着辣椒、西红柿、黄瓜和大葱等蔬菜,另一只手里则提着两包用牛皮纸包裹的熟食,看样子像是酱牛肉和花生米。


在1963年提着这些物品的感觉,就好比现代人在电梯里同时挽着两位既美貌又身材出众的女性一般引人注目。


如此丰富的食材,没有大团结钞票和相应的购物票证,还真买不下来。所以,许大茂确实是大院里除了小杜之外,花钱最为大方的一位。“哎呀,大茂哥,您这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吗?买了这么多好东西?”


“嘿,小杜同志,这么巧啊,我今晚要去相亲,一会儿隔壁大院的黄婶会带着姑娘过来吃饭,听说那姑娘是个名门闺秀,咱也不能失礼不是。”


“那必须的,大茂哥您这条件,在咱们大院乃至整个轧钢厂都是一等一的,再加上您的口才,准能马到成功。”


“哎呀,借你吉言了,小杜同志,过两天我弄点好菜,咱哥俩单独喝一杯。”“好的,茂哥,我提前祝您相亲顺利,一举赢得美人归!”


嗯,看来许大茂今天要相亲的对象极有可能就是那个四合院里著名的傻妞娄晓娥了。


两人边聊边走进院子,前院的三大娘正在晾衣服,看到许大茂手里的这些东西,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三大娘家遵循的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的家训,几乎天天都是棒子面糊糊、窝头、大白菜、土豆,就连吃咸菜都要一根根数着,一年之中,唯有过年才能吃到一顿肉馅的饺子。


三大娘上次吃肉恐怕还是在过年时候,如今半年过去了,早已馋得不行。


三大爷作为轧钢厂职工小学的语文老师,每月工资27块5毛,家里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有两个还在上中学,老大还没找到工作,一家六口全靠三大爷一人的薪水维持生计。


尽管如此,四个孩子都能读到初中,女儿据说后来还考上了大学,家里还陆陆续续购置了自行车、收音机等物件,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家人省吃俭用换来的。


当他们来到中院时,正在乘凉的贾张氏和棒梗看见许大茂手中的东西,双眼瞬间放出贪婪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贾张氏昨天才从易中海那里讹诈了300块钱,虽然钱还没到手,但她知道易中海不敢赖账,毕竟全院的人都看见了。


“这个孤家寡人的许大茂,买了这么多好东西,也不知道给我们家送点来!”贾张氏愤愤地咒骂道。“奶奶,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今年才9岁的棒梗,已然展露出四合院“盗圣”的苗头,他跟贾张氏学得一套本领,心肠狠毒、恬不知耻、自私自利。


晚饭时分,待易中海这位老顽固交出银两,奶会给你买肉吃。”贾张氏边说着,口中唾液不禁流溢而出,显然她对肉食的渴望已无法掩饰。


若要在《情满四合院》这部剧中寻找一位与善良挂钩的角色,非娄晓娥莫属。剧中她的命运多舛,最终成为支撑全院生计的支柱,而在原著小说中,她所遭遇的困境似乎更为悲惨,竟至全家遭逢火灾的厄运。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身为资本家千金的她,如此结局实乃预料之中。


回到自己的住处,小杜同志坐在书桌前,口中叼着一支烟,思索着是否该出手援助娄晓娥。他对于娄晓娥并无任何非分之想,始终困惑为何穿越到四合院的世界后,前人们却偏偏要在秦淮如、娄晓娥、秦京茹、冉秋叶以及于海棠这几个女性角色中做出选择?难道偌大的地图、众多的人口,找一个相对正常的伴侣不行吗?


那些所谓的“理想对象”:吸血白莲花、资产阶级小姐、村姑、穷酸知识分子、疯癫播音员,实在令人费解。为什么不去找个正常点的呢?


回顾前人们的倾向,他们似乎优先考虑的是秦淮如,其次是秦京茹,再之后才是娄晓娥。秦淮如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没有现代产后恢复手段的时代,她的身材状况可想而知;而秦京茹仅凭几件衣服和甜言蜜语,便轻易被许大茂那个已婚的马脸男人俘获芳心,这些人难道不怕日后头顶一片草原吗?至于娄晓娥,仅从外貌来看,接受度尚不及秦淮如,至少后者扮演者的好蕾,即使身材不再苗条,容貌也还能说得过去。


想要帮助娄晓娥,纯粹是因为小杜觉得她本质并不坏,能帮则帮。


他初步打算,给娄晓娥家里写一封信,含蓄地透露许大茂的真实品行及即将来临的社会巨变,此即为最大程度的诚意。剩下的就随缘吧,若娄晓娥一家执迷不悟,也只能作罢。


于是,小杜动笔写下一封长长的信,信尾署名“蒙受您家恩泽之人”。将信收入空间后,他发现还不知道娄晓娥家的确切地址,看来今天必须动用一次侦查技能,这让小杜感到些许烦恼。


此时,对面的许大茂已在门口烹煮鲜鱼,香气扑鼻,想必是得益于水质优良、鱼鲜肥美以及上乘酱油的调味。提到酱油,这个时代的酱油醇厚美味,色泽如同琥珀,不分生抽老抽,让人难以判断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


尽管午餐吃得甚饱,此刻小杜并无饥饿感,遂打开收音机听听广播,同时拿起纸笔描绘房屋装修草图,尽管并非美术或建筑科班出身,但基本的设计构想还是能够把握的。何时动工装修,则需等待一场大雨的到来,届时便可正式开工。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四合院:陋室中的崛起之路》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