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第105章 有个万担君一家子

作者:叶还生

话说那武帝啊,一听董仲舒的回答,简直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到心里去了,龙颜大悦啊!


他立马就拍板决定:“给这董仲舒封个官,就让他去江都国当个相吧!”


同时呢,还有位来自会稽的哥们叫庄助,也是个挺有才的人。


他以贤良的身份参加考试,回答问题,就像倒豆子一样利索。


武帝一看,哎呦,这小伙子也不错嘛,于是大手一挥,提拔他做了中大夫。


这时候,丞相卫绾给武帝递了个小纸条,说:


“皇上啊,那些被举荐来的贤良们,


有的研究申不害、韩非、苏秦、张仪他们的那一套,


这些人啊,就会给咱们国家添乱。


依我看,不如把他们统统打包送回老家去吧。”


武帝一听,觉得这丞相说得挺有道理的,于是大笔一挥,批准了他的奏请。


咱们再说说这董仲舒啊,这哥们可是个学霸,从小就开始啃《春秋》这本书,那学问可是了不得。


孝景帝时期呢,他就已经混到了博士官的职位。


他啊,走路都带着一股子书卷气,那些学者们啊,都把他当偶像一样供着。


后来董仲舒就去了江都国当相,侍奉那江都易王刘非。


这刘非啊,是武帝的亲哥哥,向来就是个横着走的主儿,喜欢到处惹是生非。


可是呢,董仲舒这位大学问家,用礼义去感化他,纠正他的过错。


这易王刘非啊,虽然一开始有点不服气,觉得董仲舒是个书呆子,


但时间一长啊,他也被董仲舒的学问和人品给折服了,开始对这位董相公刮目相看。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要是不教育啊,性格就会跑偏;教育的方法啊,就得专心致志!”


哎呀呀,看看这董仲舒,不仅学问渊博还会做人呐!


把那么个骄横跋扈的王爷,都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这可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话说那年春天二月,汉武帝这哥们儿突然心血来潮,大手一挥,下了一道赦令。


老百姓们一看,哎呦喂,这不是皇帝版的春天大礼包嘛!


朝廷那帮人也跟着凑热闹,疯狂发行三铢钱,好像给大家发红包似的。


一时间,货币流通火热得,跟现在的双十一抢购似的!


转眼间,夏天六月到了,天气热得跟个大火炉似的。


这天,丞相卫绾突然被炒了鱿鱼。


武帝一看机会来了,直接来了个人事大换血,让魏其侯窦婴接任丞相,武安侯田蚡做太尉。


这两位新上任的大佬,都是儒学铁粉,于是就给武帝推荐了代地的赵绾做御史大夫,兰陵的王臧当郎中令。


这赵绾啊,不仅是个有见识的人,脑子还特别活络。


他向武帝提了个大胆的想法:咱们建个明堂吧,以后诸侯王们来朝拜也有个气派的地方。


他还特地跟武帝炫耀了一下自己的老师——申公,说这老爷子可是个超级大佬!


秋天一到,武帝就迫不及待地派了个使者,带着一堆礼品和玉璧,驾着豪华马车去迎接申公。


这申公啊,别看已经八十多岁了,可精神头儿比小伙子还足!


到了京城后,他拜见武帝。


武帝一脸期待地,向他请教国家大事。


申公这老爷子也是直肠子,直接就说:


“治理天下的人啊,别整天就知道耍嘴皮子,得干点实事才行!”


这话简单粗暴,直接把武帝给整懵逼了。


当时的武帝啊,正迷恋于华丽的文辞呢,听到申公这么实在的回答,心里估计在想:


“这老爷子是不是来砸我场子的?”


不过武帝这人也算大度,虽然对申公的回答不太感冒,但想想毕竟都把人家请来了,总不能让人家空手回去吧?


于是啊,武帝就硬着头皮任命申公做了太中大夫,还给他安排了个高档住宅区——鲁王在京城的官邸中。


此后啊,武帝还经常找申公商量大事呢!


比如兴建明堂啦,天子视察各地啦,改换历法和服色啦等等。


这申公啊,可真是“老而弥坚”呐!


不仅给武帝出谋划策,还顺便传授了点养生之道呢!


这老爷子真是个活宝啊!


这年内,史宁成这哥们儿,可是栽了个大跟头,给判了个髡钳刑,头发胡子全给整没了,还得挂个铁钳子在脸上晃悠,简直就是从帅哥变成了“铁面无私”呐!


时光飞逝啊,一眨眼就到了武帝二年.


那时候还是公元前139年呐,冬天里的十月份,淮南王刘安就乐颠颠地跑来朝见武帝了。


这刘安啊,可是武帝的叔父级别的,关键他还是个大才子,武帝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地叫声叔。


武帝这小伙子一空下来,就喜欢找刘安来扯扯闲篇儿,一谈就是大半天,


估计俩人的话题,从“你今天吃了没”,一直能扯到“宇宙的尽头是啥玩意儿”。


这刘安跟武安侯田蚡关系可铁了,铁得就像烤熟了的羊肉串儿。


这次他来京城,田蚡还特地跑到霸上去接他,还跟他说:


“哥们儿,你看啊,现在这皇上还没立太子呢,


你可是高皇帝的亲孙子啊,人品又好,大家都喜欢你。


你说要是哪天皇上不小心驾崩了,这皇位除了你,还能有谁坐呢?”


刘安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心里那个美啊,立马掏出大堆的金银财宝,直接塞给田蚡,当做是真心话大冒险的奖励了。


不过啊,这宫里的事儿,永远都少不了咱们的太皇窦太后她老人家。


这窦太后啊,就喜欢黄老学说,一提到儒家那些她就烦。


这赵绾啊,也是个没眼力见儿的,他居然跑去跟窦太后说:


“太后啊,以后那些国家政务您就别操心了,咱们年轻人来处理就好。”


窦太后一听,直接炸毛了:“这小兔崽子,想翻天吗?”


然后啊,她就暗地里搜集赵绾和王臧的贪赃证据,直接拿到景帝面前去告状。


景帝一看这事儿闹大了,赶紧打住了兴建明堂的念头,赵绾他们那些计划也全都泡汤了。


最后呢,赵绾和王臧这俩货,直接被交给了官吏处置,他们也是自知没脸见人,都选择了自我了断。


丞相窦婴、太尉田蚡也跟着倒霉,被免了职,申公这老头子也是机灵,直接装病辞职回家养老去了。


哎哟妈呀,看看这一地鸡毛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说啊,做人呐,别像赵绾那样傻乎乎地往枪口上撞!


话说那汉景帝年代,有个哥们叫石奋,这哥们出名可不是因为长得帅,而是因为他和他家那四个儿子,都是官儿,而且都是二千担的大官儿!


你想想看,这石奋一家五口,都是高官厚禄,景帝一算,哎呦喂,这石家父子五人官秩一加,可不就是“万担”了吗?


于是啊,石奋就被大家戏称为“万担君”,这不是摆明了说他家有权有势又有钱吗?


这万石君啊,虽然没啥文化,但是恭敬谨慎的劲儿,那可真不是盖的。


就说他那帮子孙吧,不管官大官小,回家看望他的时候,他必定是身穿朝服,规规矩矩地行礼相见,连他们的名字都不叫一声。


要是子孙们犯了错,他也不直接开骂,就默默地离开正室,躲到厢屋里去,对着桌子赌气不吃饭。


子孙们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自己闯了祸,于是赶紧互相批评,有过失的人,还得通过长辈去求情,脱光上衣表示请罪,并承诺一定改正。


这时,万担君才会点点头,答应他们的请求,然后才开始吃饭。


这套路,比现在的家庭伦理剧精彩多了!


万石君啊,就算闲在家里没事干,身边有已经成年的子孙陪着,也必定是衣冠整齐,一丝不苟。


要是遇到丧事,他更是哭得死去活来,表情比孟姜女还悲痛。


他的子孙们遵循他的教导,都以孝顺谨慎闻名于各地,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道德模范家庭。


后来呢,赵绾、王臧这两位文采飞扬的哥们儿犯了罪,窦太后就觉得儒生们虽然文章写得好,但缺乏质朴。


而万石君一家人呢,虽然话不多,但都是实干家,做事靠谱。


于是啊,窦太后就提拔万担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


这石家兄弟俩,一个比一个能干,简直就是古代的官二代楷模。


这石建啊,在武帝身边任职的时候,那可是个敢言直谏的主儿。


只要发现该进谏的事儿,他就会让其他人回避,然后畅所欲言地向武帝提出意见,言辞犀利得跟刀子似的。


可是啊,到了朝廷上与百官朝见武帝的时候,他却变得像个哑巴似的了。


武帝因此很亲近他,觉得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这石建啊,真是个会看眼色行事的聪明人!


而那石庆呢,也曾担任过太仆一职。


有一次为武帝驾车外出时,武帝问他有几匹马拉车。


你猜怎么着?


这石庆啊,竟然举起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才举起手来回答:“有六匹马。”


你瞧瞧,这石庆在石奋的儿子中,可是最随和的一个了,但做起事来却还是如此恭敬谨慎。


这万担君一家子啊,可真是名不虚传!


一个个都是官场高手啊!


话说那窦婴和田蚡,两人被炒鱿鱼之后,就闲在家里当起了列侯。


这田蚡啊,虽然没了官职,但他跟王太后可是一个妈生的啊,那皇帝总得给他点面子吧,所以他还是混得风生水起的。


这田蚡就天天跟皇帝扯些国家大事,皇帝也多半会听他的。


那些跟风跑的士人和官吏们呢,一看窦婴凉了,田蚡正火,就都纷纷跳槽,从窦婴那儿跑到了田蚡的门下。


这田蚡啊,也就越来越嚣张了。


春天一到,二月初一那天,居然出现了日食!


在古代这可是大事儿啊,大家都又觉得是天要塌了,皇帝也得赶紧想办法摆平这事儿。


转眼三月初四就到了,武帝就提拔了太常柏至侯许昌当丞相。


这许昌啊,武帝对他可是寄予厚望的。


咱们再说说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吧。


她当初嫁给了堂邑侯陈午,后来武帝能当上太子,她可是使出了洪荒之力的。


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当小老婆,等到武帝即位称帝后,她女儿就升级成了皇后。


这窦太主啊,也就是馆陶公主刘嫖,她觉得自己对武帝有恩啊,就天天跟武帝讨赏,插手国政。


时间一长啊,武帝就烦她了。


那陈皇后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独霸武帝的宠爱啊,却连个儿子都没给武帝生下来。


她给医生的红包啊,加起来都能买几栋楼了,可想而知她多想生个儿子巩固地位啊。


可惜啊,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武帝对她的热情啊,也就慢慢地消退了。


皇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她就对武帝说:“你才刚上任不久啊,大臣们还没完全臣服你呢。


你就先搞那个明堂项目,让太皇太后生气;


现在又得罪了窦太主和刘嫖母女俩,这下可怎么收场啊!


你要知道,女人这种生物,情绪化得很,你也得小心应对才行!”


武帝听了皇太后的话觉得有道理啊,于是就对窦太主和陈皇后母女俩,又稍微给了点甜头。


这皇帝的家务事儿啊!哎呀呀!


话说这武帝啊,也是个喜欢搞点仪式感的货色。


有一天呢,他突然觉得心情大好,就跑到了霸上去装神弄鬼,整个什么祓除仪式,也就是求神仙,帮他驱除驱除霉运啥的。


搞完了仪式,他觉得自己又行了,就屁颠屁颠地跑去,看望他的姐姐平阳公主。


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这一看,就相中了平阳公主家里的一名歌女,名叫卫子夫。


这卫子夫啊,长得那叫一个祸国殃民,唱歌又好听,跳舞又好看,直接就把武帝给迷得五迷三道,神魂颠倒了。


这卫子夫她妈卫媪呢,原本是给平阳公主家打工的奴婢,一看武帝这么喜欢她女儿,就顺水推舟把卫子夫送进了宫里。


这卫子夫一进宫,就直接被武帝宠上了天,那小日子,过得比蜜还甜呢。


那陈皇后知道这事儿后啊,可就气死了。


她本来一直觉得自己是后宫第一美人,独占皇上的恩宠,突然冒出个卫子夫来跟她抢男人,她哪受得了啊?


于是呢,她就各种找茬,想要把卫子夫给整出宫去。


可谁知道啊,这武帝就像是被灌了迷魂汤一样,反而更加偏袒卫子夫了,对陈皇后的那些小动作,那是各种看不上眼。


再说这卫子夫啊,她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卫青。


这卫青他爸郑季,原本是个平阳县的小官,在平阳侯家里当差。


他跟卫媪偷偷搞在一起,生下了卫青,不过卫青小时候,啥也不知道,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个正儿八经的卫家人。


后来卫青长大了,在平阳侯家里当了个骑奴,也就是个骑马的小跟班。


有一天呢,那个大长公主刘嫖突然发神经,把卫青给抓了起来,说要杀了他。


原来啊,这刘嫖是陈皇后的妈,她看女儿失宠了,就想着帮她出口气。幸


好卫青的好哥们骑郎公孙敖,和一帮子猛男,及时出现,把他给救了回来。


武帝听说这事儿后啊,那叫一个火冒三丈啊。


他立马就把卫青给召进了宫,给他封了个建章宫的宫监,还赐了个侍中的头衔。


没几天呢,又给他赏了上千金的钱财。


这卫青啊,一下子就从一个小跟班,变成了皇上面前的大红人,简直就是屌丝逆袭的典范!


没过多久呢,武帝又给卫子夫升了官,把她立为了夫人,也就是后宫里的正式嫔妃了。


同时呢,还让卫青当了个太中大夫,掌管宫廷禁卫和传达皇帝命令啥的。


这一下子啊,卫家的人可就都跟着沾光了,一个个都牛逼哄哄地起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哈,这卫子夫和卫青姐弟俩,也确实挺有本事儿的哈!


他们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运气啊,在武帝的庇护下一路飙升到了人生巅峰!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啊:“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