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是恶龙,朱重八上贡! > 章节

32:朱棣下江南(一)

作者:游戏神豪大佬

江南,惯指长江以南的地方。


这一区域,在历朝历代都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


因为少有经历战乱,人口众多,安定平稳,经济富庶,往往代表着一个朝代的经济繁华程度。


多少风流韵事,佳话名人,都出自江南一带。


这里纸醉金迷,奢靡享受,比大明其他地方,高了不少层次。


此外。


也是人杰辈出之地,盖因许多世家大族,避开战乱,都躲到江南来了。


毕竟,在历史上,中原统一战争打完了,江南这边,只要是派一支大军来,当地望族百姓,箪壶提浆以迎王师,马上就归顺了。


老朱当年跟张士诚在江南干仗,打得江南人烟稀少,可没过多久,马上就缓过气来。


成为大明最为富庶之地。


“哒哒哒!”


几百骑疾驰在官道上。


朱棣一马当先,速度极快。


突然,他勒马停下。


几百骑应声而停。


“先行休息。”


朱棣翻身下马,吃了点东西,疾驰了几个时辰,也早早远离了金陵。


人倒是没有什么大碍,但马儿有点遭不住了。


“殿下。”


“我们赶赴江南,是去苏州还是杭州?”


百户问道。


朱棣喝了一口水,道:“去杭州。”


“苏州算什么地方。”


“杭州那儿,大门大户才多。”


他看了下四周,道:“这是到哪里了?”


“淳化地界。”


“吩咐兄弟们,休息半个时辰,继续赶路。”


“是!”


杭州距离金陵并不远,快马的话,昼夜兼程,不过是一两天的事。


不过。


朱棣星夜赶路的时候,倒是遇到的了意外。


半道上,竟是杀出来一群刁民。


“呵!”


朱棣倒是颇为惊讶了。


“老子这几百号人,风风火火赶路,还有不长眼的拦路打劫。”


“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拿下……。”


锦衣卫轰然应声,一拥而上,对方根本没有反抗之力,一击即溃。


逃的逃,抓的抓。


噗通。


一个领头的押来跪倒在朱棣马前。


朱棣居高临下,借着火把的光亮审视,眉头不由一皱。


对方粗布麻衣,皮肤粗糙,一看就是风吹日晒,下地干活的。


大明不说夜不闭户,但明目张胆,官道打劫,还是在金陵附近。


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


真当京师重地的官府与禁军是吃干饭的?


此刻,这头领面露惊慌,浑身发抖。


“你是什么人?”


朱棣问道。


“贵……贵人,草民王三,和安县小王村人氏。”


“草民?”


朱棣玩味道:“一个山野村夫,敢聚众打劫官道,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贵人冤枉啊,是朝廷不给我们活路。”


王三喊冤道。


“胡说,朝廷怎么不给你们活路了?”


百户呵斥道。


“贵人明鉴啊,是朝廷掠夺我们的金银,让我们根本无钱可用……。”


王三断断续续的说道。


朱棣面色有点阴翳。


他算是听明白了。


是朝廷下旨收缴黄金的缘故。


“这与你们百姓何干?”


“难道你们手上还有黄金白银不成?”


百户嗤笑道:“你们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再说了,这是朝廷为了孝敬大天尊所为,难道你不敬大天尊不成?”


王三懵逼的说道:“大天尊是何人?”


“你……。”百户气急。


朱棣摆手打断,显然这乡野草民,是不知道大天尊存在的。


“你们活不下去,是怎么活不下去的?”


朱棣问道。


“贵人,金银本来与我们这些草民,确实无关,但那些老爷们告诉草民们。”


“没了黄金,东西就会涨价,什么柴米油盐一日一个涨法。”


“还说朝廷与民争利,就是要害死我们。”


“然后那些老爷,就让管事带着我们,要为我们请命……。”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这样了。”


朱棣瞬间明了。


“愚蠢。”


“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王三小心翼翼的问道:“贵人这话是何意?老爷们也是为了我们这些贱命好啊。”


朱棣都难得跟他废话了。


“带下去严加询问。”


“是!”


目送人被带走。


朱棣是眼神变得深邃。


金陵附近,都出现煽动民心,敢在官道截杀。


那其他地方,必然也少不了。


“有点意思啊。”


“真的不怕死啊。”


朱棣舔了舔嘴唇,露出凶狠的光芒,“本来还打算,直奔杭州的。”


“看来现在半道上,先收点零碎了。”


想到此处。


他喝声道:“传令,就地宿营。”


他准备等询问出结果来,再做打算。


不久后。


那王三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说了出来。


“殿下。”


“这的官员不作为,那些士绅也是胆大包天。”


“暗中指使人,煽动这些愚民闹事……。”


百户说道:“但手脚做的很干净,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怎么?”


朱棣眉头一扬,问道。


“根据王三说,带他们闹事的,的青皮流氓,但私下里,他们都知道那青皮背后站着的是县里的士绅。”


“只有王三的猜测,没有实质的证据,指向那些士绅。”


朱棣淡淡的问道:“锦衣卫需要什么证据?”


百户一怔。


是啊。


咱们是锦衣卫,锦衣卫需要毛的证据啊。


“传令,马上明日一早,转道和安县。”


“速战速决,然后再赶赴杭州。”


“是!”


“对了,你先联系当地的锦衣卫,看看他们是否被腐蚀了。”


“明白。”


次日。


朱棣带着几百号人,杀到,直入和安县官府。


“你们是何人?”


“锦衣卫办事!”


“滚开!”


一声锦衣卫办事,当即就吓的官差们不敢言语。


朱棣步入官府,那县令衣衫不整的出来。


“上差!”


他期期艾艾的喊道。


“本王不跟你废话。”


朱棣淡淡的说道:“和安县煽动民心,聚众闹事,你官府参与没有?”


本王?


这是亲王啊。


县令吓破了胆子,他急忙说道:“下官不敢,绝对没有参与。”


“下官把县里的情况上报。”


“就在这些日子里,各地乡镇,都有刁民闹事……。”


“下官疲于应付,难以弹压啊。”


“殿下明鉴。”


朱棣没有说话,当地锦衣卫百户赶来,上报的与县令说的没有差别。


锦衣卫还是可信的。


“马上带人,将和安县所有士绅家族,全部拿下。”


朱棣下令道:“如有反抗,就地处决。”


“是!”


县令吓得魂飞魄散。


但锦衣卫百户却是应声而出。


当日。


这和安县鸡飞狗跳,各处高门大户,都被破门而入,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把他们像死狗一样拖拽出来。


百姓们见到昔日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今日如同丧家之犬,都在兴奋的谈论着。


县衙。


朱棣目光盯着一个锦罗绸缎的男子。


这是和安县最有名也是最有财力的家族。


和氏家族。


当代家族和官。


“不知大人将我捆绑于此,是有什么事吗?”


和官颇为镇定的说道。


“下他一只手。”


朱棣道。


和官魂飞魄散,大惊失色的喊道:“大人,这是为何?”


“我犯了什么王法吗?”


朱棣不为所动。


锦衣卫上前,按住他的手,手起刀落,鲜血迸溅,一只手落地。


“啊!”


和官发出凄厉的惨叫。


县令跟当地锦衣卫百户,都不忍直视。


这位殿下,太狠了。


话都不问,直接就下杀手。


“本王就问一次。”


“要么死,要么拿出黄金白银,买命。”


朱棣漠然说道。


“啊……!”


和官惨叫,“大人,和家按朝廷意思,都把全部黄金白银上缴了啊。”


“没有任何存留。”


朱棣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锦衣卫再次按住和官的另外一只手,手起就要刀落。


和官大喊大叫,“大人,有,有……。”


“我愿意拿出全部的黄金买命。”


“愿意,愿意,大人留小人一条活路。”


锦衣卫见此就摆手收刀。


“晚了。”


朱棣出声,那锦衣卫眨眼睛手起刀落,又是一只手落地。


一炷香不到的功夫。


这当地有名的家族老爷,双手就交代在这儿。


这等惊悚的场景,那县令撇过头去,当地锦衣卫更是吞了吞唾沫。


这个殿下,还是残暴啊。


人家都开口愿意拿出来,还是把人家给砍了。


“带他下去,找到黄金白银所在。”


“还有,其他家族的人,也是一个不放过。”


朱棣下令道。


“是!”


“和家私藏黄金,违抗圣意,论死。”


“一个活口不留。”


哐当。


县令瘫倒在地上,朱棣的话对他造成了万倍冲击。


当代锦衣卫望向朱棣,眼神中带着敬畏的同时,还有惊惧。


快刀斩乱麻。


在朱棣残暴的手段下。


一天的时间,就把和安县的家族,洗劫一空。


“殿下,清点出来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三十多万两。”


朱棣眼前一亮,“没想到,牛刀小试,竟有如此惊喜。”


“一个小小的和安县,就藏了这么多。”


“你说,那杭州又该有多少?”


朱棣露出兴奋的光芒,跃跃而试,“押送的事情,交给当地官府,查抄出来的粮食,分发给当地百姓。”


“我们今夜就启程,前往杭州。”


“是!”


当天晚上。


朱棣带着几百号人,就离开和安县。


但和安县却是并不平静。


这突然冒出来的锦衣卫杀神,把和安县的老爷们都杀光了。


那菜市场上,血流成河,乱葬岗尸体成山啊。


但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心。


官府下了通告,明日领粮食。


要感谢青天大老爷,把这些老爷们给铲除,分发粮食给他们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我是恶龙,朱重八上贡!》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