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侠捕诗剑录 > 章节

第371章 静

作者:天可汗在梦中6

李白披发垂目,仗剑立于原地不动。


在刚才的一场恶战中,他以快剑刺中唐大悲胯上一剑,令唐大悲一瘸一拐地跳开,又及时地以剑逼退唐少奇的一指点穴,避开唐多怪以“峨嵋流云铁袖功”使出的一招拂穴功,但还是被唐大悲的一对飞链金铁手的飞抓,抓裂了束发玉带,令一头长发披垂下来。


夜风吹拂着李白垂到脸颊上的长发,鼓荡着李白的衣襟。李白卓然而立,垂目若圣僧入定,师旷辨音,凝神于一,一动不动,宛若塑像。


唐少奇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盯着李白握剑的手。


李白握剑的手,自然屈拢,中鼓虚空,手指修长而清,指骨清而刚强,臂腕清强而匀称,肘部微曲,肩膀微张,由臂至腕,由腕至指,由指至剑,各含着委屈蜿蜓低昂如龙的曲折之意,似直还曲,若曲犹直,蕴意高妙。那指尖虚搭剑把,仿佛是只以三指虚抓斜悬空中之剑。


这握剑之势,负阴抱阳,持满而虚一,在道家正所谓“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惟初”之境。


唐少奇自是知道厉害,不敢先动。唐大悲负伤后则另有所图,盘腿而坐,似在是闭目养神,结印疗伤。立得最远的唐多怪,看着卓然而立的李白以剑指地的以逸待劳的逸静身姿,长叹道:


“峨嵋铁剑观的剑术绝学,剑剑蕴含阴阳五行之理,果然不凡。便这一静守,已尽得‘致虚极,守静笃’之玄机!难怪《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峨嵋铁剑,据老夫所知,乃是天剑一,地剑三,人剑五。舍一以用八,藏一以行七。七七四九之策,恰合大衍之数逢五减一,以象六画之数的道家天地之机。”


唐多怪边说,边来回走动,移动木石。这肥胖儒雅说话谦和的老人,以双袖拂木,看似浑不着力,树木却应袖而连根拔起,被安于他所欲置之地,那石头,无论其小如犬羊如升斗抑或其大如缸甏如犊虎,也全应袖而动,或移丈一二之远,或移尺许数寸之距。夜色朦胧之中,篝火闪烁之间,经这唐多怪来回走动,移动木石之后,但见树影婆娑,影绰绰暗含煞气,石貌峥嵘,黑乌乌竟生威势。木石参差高下,远近直曲,令空间陡生怪异虚妄诡变神秘起来,若无数怪兽偃伏草间树林,或若虎踞,或若豹隐,或若瘦蛟起舞于骇浪之中,或若鬼魅藏身于夜雾深处。


李白虽然垂目静立,状若入定,周围三人之一举一动,莫不落入其感应之中。李白明白,这唐多怪四周游走,不恤内力移动木石,那是以“明堂”唐家的堪舆明堂之学布阵困住自己。那唐大悲盘坐地上,瞑目结印,那是暗中运动玄功,欲以其所修的道功魔法,来斗自己的道家剑法。


至于唐少奇身为“玄晏堂”主,自是对经脉穴道之学极精。想当年自晋人王叔和著《脉经》区分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后,经络穴道之学,以安定的皇甫谧最为精通。皇甫谧著《甲乙经》厘定人周身经络穴位六百五十四穴,详作介绍,为经络穴道大师。皇甫谧表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乃至后人以“玄晏之学”以代经脉穴道之术。据说“明堂”唐家专研经脉穴道之学的大堂,便是因悬挂皇甫谧之祖师像而称之为“玄晏堂”的。


这唐少奇在适才之斗中,虽然在暗夜之时,倏分倏合、兔起鹰落、一瞬百变的变化之中,借一缕篝火之光,出指认穴,犹自奇准。而指力之强,有几次射到剑上,差点令李白手中之剑把握不住。


三唐之外,还有一个匿伏不出、静以观变的吐蕃高手绿毛老祖在侧伺机偷袭。凶险,平生所遇,莫过于此了。


若应付不周,今夜不但难以突围出去去救援苏大人,还很可能无法全身而退,不死,也要落个重伤!


李白不由长吸一口气,潜运功力至巅峰,以应付将到来的恶战。他在心里发誓,纵只是为了自身安危,他也要全力以赴,伤敌杀敌以自保了。


他再不能对敌慈悲,存那戒杀戒伤之仁!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侠捕诗剑录》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