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侠捕诗剑录 > 章节

第334章 解剑山庄

作者:天可汗在梦中6

好一派绿阴阴的古道!


夏十二在心里惊叹了一声。


夏十二与李白、吴指南、雷柔荑、赵先生、青藤师叶、李月圆、张雪娥、晁衡、吉备真备一行人,骑马行驶在川北古驿道上。


但见眼前松柏构成的廓道,既幽且古。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留下古代车辙马迹。路北为峭岩绿荫,路南却是陡坡。为怕马惊,修有拦马墙,使马传檄,既快又安全。那森森古柏青松,树冠俨如翠云一般,盖覆成清凉廓道。


吴指南为大家指点路径:“前面开始就是驰名天下的翠云廓。这里是拦马墙,向北五里,到清凉桥,由清凉桥东行十里,即到剑阁。这是翠云廓西段。由剑阁向东南阆中,向北到剑门,分别是翠云廓南北两段,北段我们将经过。南段八十多里路,有古柏四千多棵,棵棵挺拔高大直入云霄,在驿道上方纵横交错成遮天蔽日的绿网,人行道上,雨不用伞,行不沾泥。”


吉备真备额手相庆,道:“天菩萨,这般绿荫古道,千百年来佑人行道,惠泽无穷也。”


众人驰马而行古柏道上,只觉古意盈胸,翠色满眼,骏马快足,秋风爽利,大惬平生襟怀,豪情侠气,鼓荡心中,兴涌不已。


晁衡与李白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在锦城才数日,俨然多年好友。此时,他与李白并辔而驰,挥策指着道旁松柏,向李白笑道:“太白见元丹丘,挥别时即兴有《元丹丘歌》。现放有如此乔松古柏,兄能否为作松柏之歌,一畅情怀?”


李白深情看着道旁直干凛然,傲岸云天的松柏,羡然道:“莲是花中君子,松是树中丈夫。孤直之道,风骨如铁,一如人间高人逸士,可比汉时严子陵:视富贵如云烟,邈帝王如同列。”


李白一语至此,蓦觉诗兴勃然而起,不由挥策驰马,奔向前去。


在奔驰之中,李白长吟道: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吉备真备与晁衡相顾一笑,吉备真备淡淡道:“看,太白把松柏与严子陵联起来了!”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听着李白高歌长吟,吉备真备脸色如土,嗒然若失,长叹道:“唉,使大唐有如此人物,我日本国便再赶千年,也难以逾越中华文明、天国威仪!赫赫之德,堂堂之国,非惟军国之盛,亦在文明教化之厚。若教文明浅薄,国法松弛,教化不至,即令士民悍勇,终不过乌合之众,其志分裂,风流云散,能成底事?笑我国王,以蕞尔岛国小邦而与天朝大国抗礼,夜郎自大,徒留笑柄。”


青藤师叶问:“那我日本国如何才能兴盛如大唐帝国呢?”


吉备真备沉吟片刻,道:“无他可谋。只有虚心向学。若教我国士民之文明教化一如大唐,加上上下一心,奋发图强,使民富而国实,士悍勇而战将猛,假以年代,我日本国总有一天能与大唐国并驾齐驱,乃至超越而成王道事业!”


晁衡长叹一声,道:“但这须得要无数代人努力奋斗,历数百年后才成。在我辈是绝看不到此日的。以大唐之兴,开元皇帝之英明神武,长此以往,若大唐有拓疆之举,我恐高丽与我国,均有国祚之忧。”


吉备真备沉声说:“但现在,大唐西有吐蕃、突骑施、大食之怀异志,不时内寇侵扰,边地未安,其国家尚属多事之秋,至少近年内不会有此大举。且即令他们国事已靖,跨海征东,劳师远征,非有必胜之策,智者不为。”


这时,只听李白正长歌复吟结尾之句: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吉备真备问晁衡道:“以晁卿看,这李白究竟是何等样人?”


晁衡说:“太白其人,心肠热,慨然有用世之心。习纵横之术,通王霸之道,乃是卧龙诸葛、东山谢安一流人物。若遇圣明天子,任以专政,令其一展雄才大略,则民富国强,抚镇四海,天下安然。但若大志不遂,则遁世逃情,将为世外高士。而按太白之性,超俗脱尘,雅爱玄道,好习神仙。不能用世,则必访道学仙,从赤松子游。”


晁衡一顿,又道:“以太白高才,入世则管乐,出世则神仙。逢乱世若得用则纵横捭阖,一显英雄豪杰本色,扭转乾坤手段。入江湖则扶弱锄强,结交天下,任侠使气,毁家纾难,乃古之朱家郭解与鲁仲连之辈。以他心性之高,习剑则志在得第一流剑术,学仙则意在做第一流神仙,至于词赋文章,于他反被视为余事小道了。”


不说吉备真备、晁衡、青藤师叶在得得马蹄声中议论李白为人,在三人身后不远处,是初习骑术的夏十二与在北方京师曾骑过马但已多年不骑马的赵先生并驾而行,再落后七八丈远,则是有意落后的吴指南、李月圆、张雪娥、雷柔荑四人。


李月圆问吴指南:“吴先生,以你之见,丹丘生之话可信么?”


她所问的丹丘生,就是李白去赴见的道士元丹丘。元丹丘号霞子,道名丹丘生。


吴指南说:“元丹丘方外之人,自不以世情为任。他师事道门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字子微,道号白云子,乃是道门一派掌教,晋室皇族后裔,连当今皇帝见了他都要礼敬十分,皇妹玉真公主也欲拜之门下。元丹丘此行峨眉,即应同门玉真公主之请。以元丹丘师门与大唐帝室的关系,若用以炫世,更见功效,何必拿当年不成器的祖先夸口?他既向太白谈及他旧朝宗室之后身份,那就是真有其事了。”


李月圆说:“若元丹丘真是当年东魏西魏皇帝元家之后,那他所说的其他四姓身份也不容怀疑了?他们真是当年五朝皇帝五姓宗室后裔了?”


吴指南点头道:“应是不假。他们五姓,当是北周宇文氏、北齐高家、南梁萧、东魏西魏之元氏与南陈陈叔宝这风流皇帝的陈姓皇室后裔。”


张雪娥说:“如此说来,关于‘解剑山庄’的来历是真的了?‘解剑山庄’创庄的五姓庄主,都是被灭国的皇室后人。”


吴指南说:“这五姓灭国皇帝的为人都是羞为外人道的。也许有感于祖先血腥太重,有感于生于帝室之家子孙在皇权倾轧下的不幸,当初五姓创立‘解剑山庄’乃是为了解下刀剑、不与世争,以全族人姓命,安享太平。”


张雪娥颔首道:“怪道庄名‘解剑’,原来他们一百二十年前创庄之时,正是大隋朝文帝杨坚一统天下之时。他们也许是有感于真命天子出世,才甘于解剑的。”


李月圆说:“想这五姓皇帝掌政之时,残暴荒淫,暴政血腥,其子孙也羞于道及祖先如此‘文治武功’罢,因而才甘于没没无闻于世,不为祖先翻案。”


雷柔荑奇道:“这五姓皇帝都做过些什么事?令子孙蒙羞,羞于提及祖先名字?”


吴指南说:“这说来话长。拿元丹丘祖先元家来说,本是北魏皇族。北魏皇族乃是鲜卑人,本不姓元,而是姓拓跋,自开国雄主拓跋珪七传至拓跋宏,都是以拓跋为姓。拓跋宏慕羡汉人文化,如痴如狂,从鲜卑人聚集的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陈注)南迁千二百里外汉人集中的洛阳,以使臣民接受汉人文化。”


李月圆笑着说:“关于这拓跋宏爱慕汉人文化,还闹过一个笑话。当时南齐使节萧琛、范云晋见拓跋宏,拓跋宏与两人谈论很久,深为两人的文雅博识而倾折,对群臣说:‘南朝多好臣。’使群臣大受折辱。大臣李元凯气的发抖,高声亢答道:‘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换皇帝。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换皇帝。’把拓跋宏弄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


吴指南续道:“就是这个拓跋宏,因慕汉人文化,宣布取消鲜卑姓,改为汉姓。他为自己改姓为元。取‘元’是第一、为首的意思。于是,拓跋宏成了元宏。拓跋氏改成了元氏。这是元姓由来之一。”


李月圆说:“我见过元丹丘道长,相貌都俊,道骨清奇,谈吐风雅,有方外高士仙风飘逸之姿。但他的祖先曾有过一血腥野蛮的风俗制度,乃是袭用汉武帝立太子杀其生母的前例。汉武帝刘彻立刘弗陵为太子,为防将来太后像吕后一样干政,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杀掉。北魏就把这种做法作为制度,每当选立太子时,年轻的母亲即被迫服毒自杀。这制度,直到第八任皇帝元恪时,因太爱立为太子的元诩的母亲、年轻貌美的胡贵嫔,才下令废除旧法。”


吴指南冷笑一声,道:“可惜元恪早死,元诩即位,才六岁。于是这年轻貌美的胡贵嫔成了大权在握的胡太后,这是北魏一百年来第一个出现的货真价实的皇太后。胡太后谀佛,当权后大肆营建佛寺,宠信两个情夫孙俨与徐纥,弄得国政不振民怨载道沸反盈天。最后还把反抗她的独生亲子元诩杀死,演出历史上又一幕母亲为了皇权杀死亲生儿子悲剧。胡太后杀死亲子后,立元诩的族侄、三个月大的婴儿元钊为帝。结果大将尔朱荣发难,另行拥立元诩的族叔元子攸为帝,打进洛阳,胡太后与婴儿皇帝被尔朱荣装入竹笼,投进黄河溺死。这元子攸呢,当帝后又把尔朱荣杀死,而自己身死于反攻打入洛阳的尔朱家族之绞索下。北魏皇脉,自此奄奄一息,不复振也。”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侠捕诗剑录》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