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的时间,二哥就做出这么多的事儿?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无怪朱棣这么震惊。
实在是朱樉的这份政绩太过惊人。
若朱樉不是藩王,而只是一个七品知县的话。
凭借这份政绩,他足以在三年一次的京察中拔得头筹。
从此扶摇直上,进入六部,担任重要官职!
而一晚的时间,也只够锦衣卫查到浮现在水面上的。
水面下隐藏的还不知有多少。
朱元璋看得很仔细。
他看得出来,老二虽然做的事很多。
但却有条有序,一点都不凌乱。
第一年,铲出贪官污吏、地方恶霸、山贼土匪、修桥铺路、开拓水利、收容流民等等,都是在打基础。
难怪进入西安以来,一个山匪盗贼都没遇上,锦衣卫都没有用武之地。
第二年,才是真正迎来爆发的时候。
商税的增加,也让老二有充足的资金用来建设封地。
如今,只是两年的时间,包括府城在内的6个县城均大大受益。
商业繁荣。
物价稳定。
家家有余粮。
百姓的生活也更丰富多彩。
比起前元那是要好了无数倍。
几乎就是他心目中的太平盛世了!
而如今,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向周边的其他县城蔓延。
朱元璋脸上泛出骄傲之色。
他老朱家的儿子果然各个都是麒麟儿。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骂道:“老二这小王八蛋,过年的时候,咱问他封地治理的怎么样,他还跟咱打马虎眼,咱还以为他遇到难题,还打算派人过去协助他处理。”
“这小子肯定是知道他定的很多政策与朝廷相冲,怕咱罚他,故意不跟咱说。”
“怎么滴,咱老朱就是那么不讲道理,那么听不得建议的人吗?”
朱棣和马皇后定定的看着朱元璋。
直把朱元璋看得头皮发麻,然后齐齐点了点头。
爹,您是不是能听进去建议的人,您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家里也就娘和大哥能劝一劝您。
其他的人,要是敢劝您。
不吃一顿竹笋炒肉丝就算好的了。
我算是理解为什么二哥要瞒着您了。
朱棣暗暗心想。
这话他是不敢说的。
不然他现在就会吃到一顿竹笋炒肉丝。
朱元璋被二人的眼光看得浑身不自在,连忙岔开话题。
“咱们快点吃饭,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下就上路,争取在明天中午前赶到府城。”
“老子的鞋底已经饥渴难耐了!”
...
而在朱元璋筹谋着见到老二后,先给他一顿打的时候。
朱樉正在高陵县视察。
同行的是他的贴身亲卫田猛,以及高陵县知县曹平。
田猛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
光是身高就超过两米。
一脸如钢针般胡须,令人望而生畏。
曹平则是一身书生的打扮。
30岁不到。
他相貌极好,看上去一脸正气的样子。
朱樉将裤腿提到膝盖上方,赤足走在田间。
“高陵县的发展有些慢了,曹平,不要松懈啊。”
“是。”曹平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只是我高陵县乃是西安15县中面积最小的,下官已经向府城以及咸阳等县学习了相关的发展经验,可不知为何,发展着实缓慢。”
“高陵县有其独特的风貌,你要在高陵县搞招商引资那一套,当然是事半功倍。”
“还请殿下明示。”
“高陵县内有泾河、渭河交会,水利充沛,又有漕运之,从古至今,灌溉之利惠及两千多年。两河将全境切割为泾渭河北、泾渭夹角、渭河南三个自然区,自然条件极其优渥。”
朱樉弯下腰,抓了一把田地里的土,摊给曹平看:“你看看这土,有没有和其他地方的土不一样的地方。”
曹平仔细打量了一下后,拱手道:“下官愚昧,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高陵县泾渭河北是大片的平地,大部分都是淤土,灌溉积淤深,熟土层厚,生产性能好,适种范围极广。”
“泾渭河北岸和泾渭夹角,是黄土高原,主要为娄土,上部为人工覆盖层,下部为自然褐土,上松下实,保水保肥,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渭河南高漫滩地,主要为潮土,土壤疏松、性暖,地下水位高,宜于经济作物种植。”
“这,就是高陵县的土质结构。”
震惊、佩服、惭愧。
种种心绪在曹平心中激荡。
朱樉对高陵县的了解,竟然比他这个县令还深。
至少他就从来没有调查过高陵县的土质结构。
“下官惭愧。”
“无妨,多看多学便是。”朱樉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放在心上。
心里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自他就藩以来,提拔了不少能干事实的官员。
但更多的还是像曹平这样只通文墨,不通实事的官员。
这就是八股取士的坏处了。
虽然让很多寒门子弟有了上升的通道。
但它也实实在在的禁锢的文人的思想。
文人都去费尽心思的琢磨八股文了。
文章倒是写得花团锦簇。
可对于治理一地毫无帮助。
像曹平,就是如此。
除了一身好看的皮囊和文章以外,其余的地方就真的是平平无奇了。
索幸这曹平虽然治理能力平平,但总算还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
在老朱的手下当官,要保持清廉有多难,朱樉可太清楚了。
在朱樉没来之前,曹平甚至还要自己在家养些鸡鸭、种些蔬菜,才能养活自己。
所以,尽管曹平能力平平,朱樉却还是愿意花时间来调教。
朱樉也不是没有想过跟朱元璋提建议,废除八股取士。
他曾经隐晦试探过。
结果嘛......
哼哼,一想起这事儿,朱樉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屁股。
罢了,等我在封地做出了成绩,应该就能说服老朱这个老顽固了。
收回思绪,朱樉继续说道:“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一切的商业活动,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高陵县大部分的土质都是淤土,以现如今的技术水平,是很难在淤土上修路的。”
“路不好,自然就没有多少商人愿意来这里投资了。”
曹平恍然大悟:“难怪我招商引资的进度那么缓慢,远远赶不上旁边的泾阳县。”
“可这样我们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呢?”
朱樉拍掉手上的泥土,淡淡道:“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便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而且发展经济也不是只有商业,不还有农业吗?”
“农业?”曹平不解。
高陵县自古以来都是在发展农业,可也没见高陵县发展起来啊。
朱樉提点道:“地里不是只能种粮食的。”
“你们以前的问题,就在于分得不够精细,几乎所有地都拿来种粮食了,没有将土地的价值最大化。”
“比如像是渭河南高漫滩地,你就可以鼓励百姓种植水果、药材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高陵县这块土地,天生就适合发展农业。”
“而且,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新的高产作物了,田猛。”
朱樉朝田猛招了招手,田猛会意,立刻从怀中掏出一本图册,递给曹平。
“这上面写的是我从南洋发现的两种高产作物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过几天就会有人把种子给你送过来。”
曹平接过书册,直接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
《土豆和红薯的科学种植及注意事项》
嗯,简单明了,是殿下的风格。
曹平轻轻翻开书册,第一页是书的目录。
将书上的内容与页数相对应。
更加方便读者查阅。
真是细致入微啊,连这点都想到了,不愧是秦王殿下。
曹平翻开了土豆简介的那一页。
【土豆,高产作物。】
【对土地要求低,即使是沙地、旱地也能生长。】
【存储周期长,若方法得当,可以放到来年不坏。】
【口感软糯,可做主食,也可做菜。】
【有蒸煮、烹炒等做法,也可做成粉条。】
【......】
第一页到这里就完了。
可曹平的双手已经开始颤抖,呼吸变得粗重。
即使他再怎么不通实事。
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这个叫土豆的粮食,它不挑地啊!
沙地、旱地都可以收成!
而且存储期还长。
还可以作为主食。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土豆的产量如何。
但只要能有个一、二石的亩产。
都可以活无数的百姓啊!
曹平伸出颤抖的手指缓缓翻到第二页。
映入眼帘的一行字看得他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一年可种植两次,成熟期三到四个月】
【亩产约在二十石左右。】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裂一般。
曹平竟然忍不住后退了半步。
疯了!
疯了!
天下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神物,而且竟然还是来自南洋那种蛮荒之地!
大明如今种的庄稼仍然是以水稻为主。
老天爷要是给面子的话,亩产能有5石就顶天了。
要是天气不好,二、三石是常态。
20石!
一年还能种两次!
这简直就是仙粮啊!
更重要的是,对土地还没什么要求,沙地、旱地都能种。
若能将这土豆推广到全天下,大明将永无粮食危机!
曹平死死的盯着朱樉,嘴里艰涩开口:“殿下......说的可是真的,莫不是消遣我吧?”
看着曹平布满血丝的双眼,好似生怕朱樉嘴里吐出“假的”两个字,朱樉只是轻声道:“本王已经在皇庄试种过了,亩产确实有20石。”
朱樉理解曹平现在的心情。
在这个大多数人每天辛苦种地,只为了吃一顿饱饭的农耕时代。
旱灾、涝灾、虫灾......
任何一个灾害都有可能让老百姓一年的辛苦颗粒无受。
土豆和红薯堪称是农耕时代神物。
若能在大明推广开来,大明的粮食产量必将出现爆炸性的增加。
其影响之深远,可不仅仅只是让老百姓不再饿肚子那么简单。
粮食的增长,会带动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解放。
进一步推动工业、商业的发展。
早在就藩之前,朱樉就吩咐人去寻找了。
在历史上,土豆和红薯都是在万历年间,才从南洋传进大明的。
虽然在洪武七年,朝廷已经颁布了禁海令。
但并没有彻底取消海外贸易。
与大明素来交好的东南亚各国,依旧可以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不过南洋毕竟不小,而这个时候的航海技术也远不能和后世相比。
朱樉也是废了极大功夫,直到去年年底,才终于找到土豆和红薯。
拿到土豆和红薯后,朱樉先是在自己的皇庄进行了试种。
后世的土豆和红薯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培育后的品种。
这个时代的土豆和红薯却不是如此。
毕竟是要吃到肚子里的东西。
由不得他不慎重。
直到半个月前,第一茬的土豆和红薯终于成熟了。
经过测试,结果是喜人的。
土豆的亩产虽说还达不到后世40石甚至60石那么夸张的地步。
但也有20石左右。
红薯也有30石左右。
得到朱樉肯定的回复,曹平激动的脸色通红,随即想起还有一个红薯的简介没看。
土豆都这么厉害了。
想来这红薯也差不了吧。
抱着这样的心情,曹平忙不迭的把书翻到了红薯简介的那一页。
他的目光略过了前面的介绍,直接看向了最后的亩产。
一年一熟或两熟!
成熟期四到五个月
亩产30石!
这......竟然比土豆的产量还高!
“咚!”
曹平出乎朱樉预料,猛地跪在地上,对朱樉拜倒。
“下官代天下百姓,感谢殿下活命之恩!”
“不必如此,起来吧。”
“谢殿下。”
朱樉轻声道:“红薯的块根可以作为主粮,但如果长期吃,会对肠胃造成相当大的负担,表现出来的就是会经常放屁。”
“此外,红薯的根、茎、叶也是可以吃的。”
“需要注意的是,红薯的产量虽然很高,但同样很伤地力,因此我并不建议一年两熟,一年一熟就好,其他时间可以种其他作物,积累地力。”
“这些书中都有,你要看仔细了。”
“下官记住了,下官一定好生钻研。”
曹平一脸狂热的捧着手中的书册。
现在这本书在他看来,就是记载了神物种植方法的神书!
至于朱樉说的长期吃会放屁,则被他自动忽略了。
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放屁算得了什么。
朱樉继续说道:“种子到了以后,让农户们划出一小块土地种植土豆和红薯。”
“不全部种吗?”曹平微微一愣。
在他想来,这样的神物就应该全面铺开才对。
“毕竟是全新的粮食,还是要给老百姓一个接受的过程,等到首次成熟之后,老百姓看到成果,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下官明白了。”
“种植新粮,是我西安府今年最重要的工作,土豆和红薯的种子我已经陆陆续续派发到各个县了。”
“你高陵县的种植条件最好,我希望年终总结的时候,你能够给本王,给那些曾经看不起你高陵县的人,一份惊掉下巴的成绩。”
朱樉轻轻拍了拍曹平的肩膀。
朱樉的重视,让曹平大受感动。
曹平涨红了脸,拍了拍瘦弱的胸脯,豪气冲天的说道:“下官一定竭尽全力,若是有半分差池,下官提头来见!”
这个时候的曹平不像是个饱读诗书的书生,反而像是个慷慨激昂的战士。
朱樉点点头:“好生努力吧,我期待有一天,高陵县成为整个西安府的粮仓。”
......
5000字大章,有人看吗?数据涨得很慢啊,作者君心慌慌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