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镇国亲王 > 章节

第三十一章 汉王谋反

作者:星域旅行者

见到朱高煦都这么说了,老三朱高燧也开始劝说道:“四弟,从小到大,二哥三哥都是最宠你的,留下吧!”


朱高熙瞅了眼身边的将士,依然是说道:“二哥三哥的心意,当弟弟的心领了。


不过,我一直就只想当个逍遥王爷,带兵打仗这种事,我还是不适合啊!”


朱高煦和朱高燧对视了一眼,继续道:“老四,听二哥的。


而且爹的死因还没搞清楚,你这么不明不白地就去了封地,要是先帝知道了,那该多伤心啊!”


朱高燧也说道:“对啊老四,你就留下吧!至于你想当个逍遥王爷的事,以后让二哥赐你一块富庶之地就行了嘛,何必去那汝州就藩呢?”


朱高熙思索了一会儿,故意装作一副叹气地表情,说道:“好吧,那我就留下了。


不过二哥三哥,带兵我还是算了,你们也知道我,清闲惯了。”


看到朱高熙终于是同意了,朱高煦也大松一口气。


他还以为能把老四拽上船呢?但是谁又能想到呢,朱高熙就是故意为之的,而且就连跟在他身旁的朱高燧,也未必和他是一条心的!


毕竟,从头到尾,朱高燧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虽然这个算盘可能不是皇位。


朱高熙见到他们还有事要谈,非常识趣地先行退下了。


但是,一转身就派遣影卫去探查他们的商议之事


由于之前意外,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这会儿朱高煦又重新问道:“刚才的事情,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朱高燧这才走上前,说道:“还是我来替他们说吧。


别的还好,就这一句‘因推长兄为帝’,太子爷皇上并没有罢黜,‘因推’二字,好像是不容易说过去,别人还是会觉得我们失去夺权的!


而且,你别忘了,老四现在可是在这,不管他会不会和我们一条心,都不能留下什么把柄!”


朱高煦端坐着,说道:“这还不容易,他们能伪造圣旨,我们也可以。


我们就拟一份圣旨,罢黜太子爷。


老四那边不用担心,他从不涉及军政,对于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让他当个逍遥王爷不就行了!”


“还有,既然是清君侧,那谁是坏人呢?得定个罪名,有个指认。”朱高燧问道。


“这还不够明显吗?朱瞻基那小子要把咱俩杀了,这还不够吗?还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私自调动军队,够了吧!”朱高煦说了一大串。


朱高燧眯着眼睛,转过身,指着伪造的圣旨,道:“还要写上,于谦勾结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害死太宗皇帝,大汉奸!


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有据可查,也要写在里面。


还有释放靖难遗孤的问题,都要放在里面,打一个罪名确凿。


下去写吧!”


书写伪圣旨的文官下去后,朱高煦说道:“就算你不加这些罪名,我谅那些藩王也不敢说!”


朱高燧这会儿背着老二,道:“爹在的时候,其实已经把各地藩王的权柄削没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杨士奇这些人,他们跟随皇上多年,还是很有点才能的。在各地军队里面也有威信。


老大现在是拿不定主意,千万别等他们想清楚,我看我们节后就出兵。


先打一下济南,向南可以控制淮河,截断长江南北财富之地为我所用;一边跟老大纠缠,一边稳定住长江以南七省,将来只需要派一个上将军,率一支军队过黄河,一路到北京,他们只能束手投降。


我们还可以再花点钱鼓动瓦剌人,从河套进攻直隶一带,有他们头疼的地方。”


朱高煦不屑道:“我看你太把他们当回事了,不就是个小崽子吗?


依我看,济南城都不用打,我们直攻北京,端午节我们在宫里过!”


一众将士直接应声大呼道:“好!”


朱高燧这会儿内心有些不太乐意,但是依旧笑脸相迎道:“二哥,打仗你是行家。你看,咱们先发兵到济南,打个好彩头,给他们点压力,也试试兵。”


朱高煦看着朱高燧,只能无奈地起身答应道:“行!明天一早,分兵一半到济南城下,只许胜不许败,给我打个好彩头出来,安老三的心!”


众将士拱手呼应道:“是。”


那边谈话一结束,影卫就回到朱高熙身边开始汇报,说完了一大堆,朱高熙命令道:“将汉、赵二王的谈话写成密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由留守南镇抚司的影卫转送兵部!”


……


洪熙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


京师,东宫。


刚刚睡下的朱瞻基看政事堂看到了已经坐在那的杨士奇拿着军报,说道:“战败!不叫你起来不行。”


杨士奇将军报递给朱瞻基,又说道:“魏王的密报刚到兵部,这战败的消息接踵而来。


要不要马上通报皇上?”


朱瞻基看着军报却说道:“皇上执意不战,报上去他又说我是在找辙跟他吵架。


江苏不是答应从后面侧击叛军吗?这都什么时候了。”


杨士奇站着说道:“现在都不知道汉王和赵王的实际进军路线,魏王的密报里有提到,汉、赵二王在出兵路线上存在分歧,我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兵马去部署所有的路线。”


朱瞻基却直言道:“四叔的密报里说得很清楚了,还能有什么。


过黄河、入直隶,直扑北京城。等到他们兵临城下,皇上要是还迷信谈判,我们就等着坐以待毙吧!”


杨士奇坦言道:“真到北京来还好了!魏王刚刚归还了三万御林老营的精锐,驻守辽东一带的关宁骑兵又是最精锐的兵力,都不好惹,可以好好打一仗。


可我怕的是,他们取徐州,截断长江上游、入安徽,南方七省可就丢了!


这是当年高祖的进兵路线,汉王一生崇敬高祖,在用兵上亦步亦趋。真要是那样我们很棘手啊!


皇上再拖下去,我们越来越被动,各路藩王眼睛都盯着朝廷,朝廷一味地忍让,他们就忙着自保。


听说今年过年,很多藩王和王爷都备了两份礼物。


一份送给朝廷做贺礼;另一份偷偷摸摸地送给汉王。”


朱瞻基捂着头,冷冷地闭眼说道:“都是小人!”


杨士奇回应道:“随风倒也是天性,倒也没必要指责。可是朝廷这种态度,不能总是暧昧不明,是吧!”


朱瞻基撑起头,问道:“四叔还有再来信吗?”


“魏王倒是断了消息,除了最先的密报,再无消息抵京。”杨士奇摇头道。


“我这个四叔太神秘了,要不是他从小就跟在皇上身边长大,我都要以为他跟汉王是一伙的!”朱瞻基感慨道。


杨士奇却说道:“魏王心思缜密,城府极深,他要是想夺位,那就没汉王赵王什么事儿了!”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镇国亲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