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上奏朱元璋定都燕京 > 章节

第53章 刘伯温,你和魏征比谁厉害?(求花花,求票票)

作者:大明朱棣

刘伯温听了姚广孝的话后,连忙看着朱棣行礼。


“多谢燕王殿下,替我跟圣上求情。”


“如果不是燕王殿下求情,圣上定然不会恢复我的官职的。”


朱棣看向刘伯温笑道:“刘御史对圣上很了解啊。”


刘伯温微微一笑,“燕王殿下怕不是忘了,我当年也曾在圣上的账下当过谋士的。”


“圣上的为人,极为好面子重威严,他不能接受自己在众人面前丢面。”


“哪怕这件事情是圣上有错,他也会死撑着,绝对不认错。”


朱棣咳嗽一声开口道:“刘御史你好大的胆子啊,背后妄议圣上,这可是大罪。”


“刘某本就是监察御史,上监视圣上之为,下监视百官德行。”


“身为言官,如果畏惧圣威而不敢说话,那天下再无敢直言进谏之臣了。”


听了刘伯温的话后,朱棣是一边欣赏,一边叹气。


欣赏的是大明有这样的直臣是大明的福气。


叹气的是,刘伯温的行为用错了人,他不讨朱元璋的喜欢。


为什么李善长能够被朱元璋重用,主要是人家懂得说话的艺术。


能摸准老朱的心思,光说好听的,还不顶嘴,这就是好臣子啊。


刘伯温看向朱棣,“燕王殿下是如何说服圣上改变想法的?”


朱棣回话道:“没什么,就是帮我父皇解决了北方士子闹事的问题。”


朱棣将建议分设南北榜的事情跟刘伯温说了一下。


刘伯温听后大为称赞,“燕王殿下此举,真是好办法啊。”


“南北分榜,解决了南北之地的学问差异。”


朱棣这次过来,并不是要跟刘伯温邀功的,他是来叮嘱刘伯温的。


“刘御史,我问你一个问题啊,你觉得我父皇和大唐太宗想比较,他们的不同点在哪里。”


“他们都是起兵夺取天下的,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个就不用说了。”


“我只想听你说他们的不同之处,你读书最广,跟在我父皇身边又久,你的看法会更真切一些。”


刘伯温没有料到朱棣会问这样的问题,想了一下就开口了。


“要说圣上和唐太宗相比,他们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出身。”


“圣上是农民出身,而唐太宗是官宦世家出身。”


朱棣接话道:“是的,所以我父皇和唐太宗在家世和学识上是很不同的。”


虽然朱元璋当了皇帝,但是掩盖不了他骨子里的自卑,这也导致了朱元璋的性格偏激。


而李世民不一样,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眼界气度都很宽。


朱棣又看着刘伯温问话道:“刘御史,你觉得自己和魏征相比怎么样?”


刘伯温自然谦虚的夸赞起了魏征,“我和魏征是万万不能比的。”


“在跟圣上谏言一事上,我刘伯温不如魏征,魏征是天下真正的谏臣。”


朱棣循序渐进的引诱着刘伯温,让他慢慢的落入自己的忽悠圈里。


“刘御史,你有没有想过魏征那么聪明,为什么敢直言进谏,从来怕死。”


“除了他本人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外围因素是什么呢?”


刘伯温毫不犹豫道:“当然是唐太宗的大度和宽容了。”


“魏征数次进谏把太宗气的不行,要不是太宗大度,魏征早就被杀了。”


朱棣看着刘伯温笑着点头,“刘御史说的一点不错。”


“魏征敢在李世民面前,不留情面的直言进谏,因为他知道唐太宗是什么样的人。”


“刘御史先前你也说过了,你也知道我父皇的性子是什么样的。”


“若是一味的效仿魏征在我父皇面前进谏,会有很惨的下场。”


“就不说是你刘御史了,就是魏征本人在我父皇面前那么不给面子的进谏,下场就是砍头。”


“我不是不让刘御史在我父皇面前谏言,而是希望刘御史能够用委婉的方式。”


打铁要趁热,在刘伯温思考朱棣的话的时候,朱棣又开口了。


“刘御史可还记得当初为什么追随我父皇?是为了拥立之功博取富贵?”


刘伯温立马回话道:“当然不是,身为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当初追随圣上是为了解救天下被蒙古人压迫的百姓。”


朱棣紧接着问道:“蒙古人已经被赶走了,那么刘御史现在的目的呢。”


刘伯温毫不犹豫道:“当然就变成了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刘御史心怀百姓,是大明千万百姓的福气。”


“大明建立之初,有很多章程还不完善,难免有营私利己,欺压百姓之人。”


“刘御史要是因为直言而被处死了,那些被欺压的百姓怎么办?”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开局上奏朱元璋定都燕京》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