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 章节

五姓七望(介绍)

作者:我是冠希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


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


……


李氏!


李氏分为两大支。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相传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


其后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


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


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


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


南北朝时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


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


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


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


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


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北魏时期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仍治于邢台隆尧,到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移至赵县,


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柏人侯李昙,


李昙,字贵远,秦御史大夫,后入赵封柏人侯,柏人,今邢台隆尧,死葬柏人西,遂以柏人为籍里,为李姓先祖。


李昙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


崇为陇西房之祖,玑为赵郡房之祖。”


李玑生子李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昙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的共同祖先,李昙墓位于今邢台隆尧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李姓的标志为族人所铭记。


……


……


崔氏!


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


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


叔乙继位后,把崔邑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


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


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


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


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


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定居下来。


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


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


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


……


卢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


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


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


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


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


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


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


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


……


郑氏!


荥阳郑氏,天朝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


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


……


王氏!


在中华百家姓中,王姓拥有最多的郡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


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


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


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这一政治的受害者。


他们曾封侯拜相,出将入相,也曾屡遭磨难,坎坷备历。


历尽兴衰沉浮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


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


流风余韵,厚积薄发,到了唐朝,太原王氏这块沃土中终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形成大唐诗歌史上一个目不暇接的诗坛盛宴。


在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一个家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顺应历史潮流则兴,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亡,


纵观太原王氏的兴衰史,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很深刻,一个家族的沉浮不仅跟家教有关,往往跟社会的兴衰有关,跟适应历史潮流有关,


“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王氏更趋向于“不王而王”,这样的生存哲学更有利于王氏的生存与发展。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


……


陇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大唐李姓的标志为世人所铭记。


……


赵郡!


北魏太和年间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治所仍位于邢台隆尧,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徙至赵县。


隋朝,文帝进行了行政建置改革,把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改为州县两级制,其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赵州更名赵郡,治所迁徙平棘(赵县)。一直到唐武德初,罢赵郡为赵州。入唐为赵州。


……


清河!


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青阳。


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东汉改为清河是我国张姓、贝姓、房姓和崔姓发源地之一。


远在公元前八百多年的周朝,清河这地方名叫甘泉。


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主的齐桓公占领了这一带,把甘泉改名贝丘,为齐国属邑。


战国七雄相争,贝丘地方为赵国所有。


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最后灭齐统一天朝,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将贝丘旧地划出一部,另建了一个厝县,归巨鹿郡管辖,一直到汉朝。


清河之名,因水而得。


据《战国策》说,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贝丘的清水河。


汉朝初年,把原来厝县地从巨鹿郡分出来,以境内清水河为名,建立了清河郡。


国,移治甘陵。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仍为郡。北齐移至武城,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张金称、高金达起义于此。


……


博陵!


概况: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


相当于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


博陵一名的确在诸多人中还是颇有歧义的。历史上究竟有几个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儿,还真是件一时说不清楚。


中学课本中的注解,博陵在今河北定县。


而如今的蠡县、博野、安平、深州、定州等地的街区、店面等,多有冠以“博陵”之名者。是博陵崔氏的发源地。


……


范阳!


范阳是天朝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名。


范阳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


从唐大历四年(769年)起,所谓“范阳”则仅限于涿州范阳县,为涿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


广义上的范阳有时和幽州通用。


范阳一带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的发源地。


两晋时期,北方许多望族南渡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称范阳为祖籍之所在。


其中主要有:


1.卢姓,其中北魏时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即出于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2.邹姓、简姓、燕姓的堂号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3.苑姓、邵姓。


……


荥阳!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


太原!


在今太原一带有秦置晋阳县。


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


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


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