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木匠皇帝开启工业革命 > 章节

第20章:大明到底有没有钱

作者:穿越大明

第20章:大明到底有没有钱


这帮大臣知道了朱由校的雷霆手段之后,一个个都老实了,这一条废除军籍,匠籍,贱籍的议案就这样开始下发了。


朱由校顿了顿开始说第二件事,说之前朱由校拿出了甘薯。


“各位爱卿,有谁知道这是何物?”


大殿之中的所有大臣都仔细打量了一圈,然后异口同声说道


“臣等不识?”


徐光启上前上前对答说道:“陛下,这是甘薯!”


朱由校点了点头,“分发下去让众位爱卿尝一尝!”


“是!”


朱由校身边的几个太监拿着已经蒸熟的甘薯开始分发下去,每个大臣手里都有一个。


这些大臣收到手里面还有余温的甘薯都有些发懵,这怎么还是热的。


朱由校继续说道:“徐光启,你去叫他们怎么吃!”


“是!”徐光启作为新任的工部尚书,好多人都还不认识他。


但是不妨碍这些大臣看着徐光启怎么弄,徐光启作为大明最早总结甘薯种植的人,自然是很是熟练的开始去皮吃了起来。


这些大臣有样学样,去皮之后吃了一口。


“各位爱卿,这个甘薯的味道如何?”朱由校也是吃了起来,早上起得晚还没吃早餐,就来上朝了。


“回陛下,这个甘薯味道香甜可口,吃了减轻饥饿!”


“嗯,确实,这个甘薯味道确实不错,甜的感觉就像是加了糖!”


这些大臣基本上都还是第一次吃到甘薯,都觉得味道很好,但是他们更想知道朱由校为什么让他们品尝这个。


“诸位,爱卿,你们知道这甘薯的亩产多少?”朱由校说完,示意徐光启暂时不要说。


大臣们纷纷一愣,没有想到朱由校会问这个问题。


“黄首辅,你说说?”朱由校看向黄立极问道。


“额……这个甘薯味道这么可口香甜,想来产量应该不会很高!”


毕竟众人的印象当中是越是可口的东西,往往就是越稀少的!


“郭允厚,你作为户部尚书,应该是最清楚这些作物收成的,你来说说!”朱由校看着郭允厚继续问道。


郭允厚思索了一下说道:“当下大明来说亩产最高的就是小麦了越是三百五十斤,其次是水稻,约是三百斤。


臣觉得,这甘薯的味道要比小麦和大米好,所以臣觉得,这甘薯应该少于三百斤!”


“众位爱卿,如果朕说这甘薯亩产最高可达七千斤你们相信吗?”朱由校缓缓的说出来。


七千斤?


二十倍小麦的产量。


这简直就是国之利器啊。


郭允厚,黄立极两人位极人臣,很多数据都只有他们掌握,他们听到这个数字


两人都直接站立不稳,直接瘫倒在地上。


至于其他人都是汗流浃背,眼含恐惧。


魏忠贤更是连手里的拂尘都掉在地上了,都浑然不知。


现在陕北的百姓造反,不就是大旱吃不饱肚子吗?


朱由校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说道


“众位爱卿所想朕已经知道了,所以朕命徐光启为工部尚书,徐尚书著有《甘薯疏》一部,里面有详细的种植要领,可以即刻推广全国!”


黄立极,郭允厚等人看了看徐光启,然后又看了看皇帝,原本以为只是皇帝乱点的一个人,没想到能力这么强。


这皇帝不是一直在做木工嘛,这徐光启是怎么挖出来的?


本来刚才还是朱由校要废除匠籍一事,还觉得朱由校是个昏君,只会乱来。


可是现在一看简直就是一代明君,知人善任啊!


这些大臣心里面现在觉得大明中兴有望。


这些大臣心中一个个对朱由校这个皇帝都佩服起来。


不过这里面有些大臣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又可以斗倒魏忠贤了。


但是此刻都是


“陛下圣明!”


“嗯,好了,那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嘛?没事的那就退朝!”


朱由校说完继续说道:“对了,郭尚书,朕昨天说过要去你们户部看看的,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一问郭允厚难住了,原本想着朱由校只是一个木匠皇帝,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的,就是来也没关系,皇帝不识字,看不懂没关系。


毕竟朱由校没有读过书,对的,朱由校没有读过书,朱由校由于他的父亲朱常洛当了太久的太子,所以一直对朱由校这个儿子没有当成储君培养。


朱由校一直都是在玩,大字不识一个!


不过,那是以前的朱由校,现在嘿嘿,郭允厚有的受了。


郭允厚本来也是不担心的,可是刚才看到朱由校的表现,心里有些嘀咕起来,这个皇帝好像心里敞亮着!


郭允厚突然不想让皇帝去户部了想找个理由推掉,可是昨天皇帝又已经确实通知了。


郭允厚这一犹豫,朱由校就走了!


“退朝!”


各官员各自回衙,该吃早餐吃早餐,该睡回笼觉睡回笼觉。


朱由校自然也是回去洗漱吃早餐。


这些人当中唯独只有郭允厚发愁了起来。


辰时三刻,户部


户部尚书郭允厚,户部侍郎李长庚,出门迎接朱由校,朱由校一进门,东厂的番子立刻便是将户部里里外外围了起来。


这个京城不安全,朱由校清理完国公,又整顿了京营,估计已经有一群人有意见了。


君臣之间问答了几句,朱由校自然是提到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看账本。


“郭尚书,把你们今年的账本拿来给朕看看!”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目的。


“是的,陛下!”


郭允厚在早餐时间又问了一遍其他的大臣,特别打听了一下,知道现在还是太监给皇帝念折子,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大字不识一个,没关系!


郭允厚便是让侍郎李长庚把账本搬了出来。


“陛下,这些就是今年的账本,我们全部都是按照王公公的批红来放款的!”


郭允厚说道。


明朝的制度是其他部门的所有用款都要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王体乾的批红才能放款。


就是魏忠贤这个权倾一时的秉笔太监都要经过王体乾的批红才能到户部要钱。


所以其实说掌印太监其实才是最大的太监,也正因为此,历史上的朱由校也没有将这个掌印太监的位子交给魏忠贤,就是为了制衡魏忠贤。


可惜崇祯看不懂这些。


朱由校没有听郭允厚的话,而是看着眼前的账本翻了起来。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木匠皇帝开启工业革命》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