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清:造反,从当官开始 > 章节

第四十一章 暴怒的康熙【求支持】

作者:镇东将军

不一会,刑部勘查现场的几位经验丰富官员,也送来了奏报,三爷是死于弩箭穿喉,参加酒宴的宾客侍者大部分死于弩箭。


刺客划小船靠近,凶器是四把军中制式弩弓,四把弯刀。一人死在湖里,三人中枪,现场遗留炸膛手铳一把。


这两方面的证据都证实了霍镇西所说的真实性。也让霍镇西长出了一口气,这一天过的太吓人了,惊魂雨夜啊!


康熙站了起来:“下旨,刑部,大内侍卫,顺天府联合办案,清查刺客接触过的人,是否有同党。凡有嫌疑的一律先行拘押。”


众大臣纷退下,霍镇西却被留了下来。康熙沉默了半天,问了一句:“说说你的判断,不需要顾虑,只要你怀疑的事都可以说。”


霍镇西的脑子急剧思考着:“这是臣第二次被刺,上次也是查不出幕后主使。臣觉得从军用制式弩箭来源,还有提供臣赴宴行踪查起,一定会有收获。”


康熙缓缓点头表示认可,对于一位骄傲的帝王而言,杀子之仇无异于强烈的羞辱。


“准噶尔这个部族狼子野心,朕上次宽恕了他们,这次一定会派遣大军将其灭族。”


霍镇西连忙表示忠心:“臣愿为先锋,踏平准噶尔。”


心里却腹诽道,上次我就知道放过那个什么阿拉布坦是个错误。


鬼知道康熙你老小子怎么想的,要换了霍爷为帅,早就让这个部落消失在历史中了。


李德全悄悄地端过来一碗银子莲子羹,放在康熙案头,又给霍镇西使了个眼色,霍镇西心里明了,立刻悄悄的退出了养心殿。


“霍大人真是福大命大,外面摆了一溜死人,就你霍大人死里逃生,还杀了三个刺客。”出了大殿,李德全阴阳怪气的说道。


霍镇西装疯卖傻:“李公公说的是,当时那弩箭像下雨一样,有一根弩箭嗖的一下,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李德全脑子有点跟不上来了。


“嗖的一下,就钉在我两条腿中间了,我一摸,还好东西都在,差点啊,就来你李公公手底下当差了。”霍镇西一本正经的说着。


“你,你竟敢羞辱我……”李德全气抖冷。


“李公公多心了,我霍某人今天九死一生,太紧张了和你开个玩笑的。”霍镇西突然表情严肃,“四个准噶尔刺客追着我砍!四个!一个头被我打烂了,两个肚子被我剖开了。”


霍镇西眼神如狼般的盯着李德全,竖起四个指头。


李德全突然想到了值班房里的那些残缺不全的尸体,不由得身体一抖,有些后背发凉。


一个没憋住,竟然不争气的尿了。李德全的腿微微发抖。


霍镇西一拱手,也是步履蹒跚的走出了紫禁城,夜色渐渐褪去,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


这一夜,京城没人能够安然入睡。街道上不时有巡逻马队跑过,顺天府的差役们挨家挨户砸门,入户搜查,鸡犬不宁。所有人都知道,京城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了。


霍镇西回到家中时候,已经是清晨时分。府中管家,瑶瑶,水烟都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看到自己一刹那,两个女人竟然跑过来扑进自己怀里。


这让霍镇西很是感动,搂着两个女人进了府中。这一天惊心动魄生死线上走了一遭,身心疲惫,还有微小众多伤口。


看着女人温柔的给自己清理伤口,上药包扎,霍镇西默默无言。躺下立刻就沉睡过去了。


二女守候了一会也各自回到房中休息,只有水烟的手有些微微颤抖,在盆中洗了一遍又一遍。


两日后,紫禁城传出消息,在京官员五品以上,以及在京的督抚将军们,全部入宫,参加大朝议。这将是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朝堂议事。


天蒙蒙亮,宫外就已经聚集了大批官员,黑压压一片,静悄悄的。有人闭目养神,有人唉声叹气,霍镇西很平静。因为他知道,这次朝议的内容只可能有一个,征讨准噶尔部!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这话绝对不是虚言,霍镇西心想,户部和内阁又要头疼了,国库里已经能跑老鼠了。


当,当,几声钟响,宫门缓缓打开,众臣鱼贯而入,按照品级资历,进入太和殿。不够的就在殿外列队站着。


康熙高高在,接受完群臣的跪拜后,缓缓开口:


“准噶尔刺客之事,影响恶劣,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清三代帝王开创的和平盛世,不能就这么让人撕开。


刺客幕后之事,朕会派人继续追查,绝不能容忍有人背后挑战大清的威严。


今天,朝议只议一件事,征讨准噶尔!如何征讨,何时征讨,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


大学士李光地第一个发言:“臣支持征讨准噶尔,大军出动,先要尽快准备好粮草军饷,还有统兵大将。”


皇十四子:“儿臣愿为父皇分忧,统兵踏平准噶尔,犁庭扫穴。”


户部尚书:“臣也赞同征讨,可是这钱粮…户部目前存银已经不足80万两。”


兵部尚书:“臣也赞同,就是目前南方漕运不畅,漕运输缓慢,太平仓存粮,除去京师所需,可拨的军粮不足10万石。”


……


康熙的手紧紧的握住龙椅的扶手,听完一圈重臣的发言,问道:


“朝廷有困难,难道就不要脸面了吗,没粮没钱,就不征讨准噶尔了?”


愤怒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众臣纷纷低头,不敢再出声。


死一般的沉寂片刻后,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皇四子胤禛:“儿臣愿再次主持国库追讨欠款,只要能为大清分忧,臣不怕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嗡的一下霍镇西感觉身边许多大臣都呼吸急促了,如果不是在朝堂上,估计就有人要骂街了。该死的四爷,你老是盯着京官们的钱袋子干嘛。


欠国库些银子怎么了,咱们都是朝廷的命官,一家人的银子,放谁兜里不是放。大字不识的老农都明白,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子,老计较这点鸡毛蒜皮。真是不识大体,唯恐天下不乱。


康熙倒是有些动容:“国难见忠臣,板荡识英雄。皇四子胤禛识大体,其志可嘉。赏金50两,国库亏欠之事等征讨之后另行商议。”


阶下的众臣长出了一口气,还是皇上英明啊。其实康熙心里也是明镜一样,追讨国库欠款,只会让百官更加离心离德。


【继续更新,谢谢支持】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清:造反,从当官开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