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有春秋一杯酒 > 章节

第四回 飞雪阁上听飞雪

作者:读书种子

一主一仆卖了西域大马,身无分文,又经历了刚刚的险情,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苏北亭决定搞点营生,养活自己。苏北亭想来想去,也就给青楼女子写写诗词,比较符合他“才子”口味。


相比于苏厉在庙堂上令人闻风丧胆,苏北亭这位将门之后在文坛上的名声可比他老子要好很多。他年少时便因一篇《宴中吊古人赋》成名,此赋对仗工整,辞藻华丽,颇有些暗喻极为巧妙,即赞扬先人之卓越,又把现今的读书人狠狠地挖苦了一遍,其中的“人心不古,大道何存?”更是入木三分,令整个文坛耳目一新。文坛泰斗孔唯圣孔老夫子也曾在月旦评中评价此文章:此文笔法精湛,构思奇妙,独树一帜,颇有轻视天下的意思。不过,终是不谙世事,过于天真,可评为上中等。


此评一出,天下哗然,因为那时的苏北亭只有15岁。月旦评能评为中中等便可成为一地县令;评为中上等,便可成为一方郡守;评为上下等,便可入国子监,进京讲学;评为上中等,便能是成为未来文坛执牛耳者。至于上上等,还未有人能够获此殊荣。能被孔家圣人点评为上中等已经是令苏北亭名声大噪了。苏厉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甚至还要给孔唯圣接到漠北款待几日,吓得孔老夫子称病数月,甚至放弃做月旦评。


从那以后,漠北的文武百官,以及平民老百姓都称苏公子为“漠北第一才子”。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总有些文人骚客不屑于苏北亭的一鸣惊人,加之他是“臭名昭著”的大将军的儿子,整个文坛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苏北亭也是知道这一点,偶有诗词歌赋流入街巷,因此已经十九岁的苏北亭,除了当年的惊艳文章外,并没有什么传世佳作。也正是这几年在文坛上的步步高升,使很多人忘记了他的将门之后的身份。


连皇帝陛下都对左右近臣说,若是此子志在翰林,可以封他做个大学士,让他研究古文典籍,皓首穷经也是极好的。苏北亭深知这位睥睨天下的男人疑心颇重,不怕你是巨奸巨恶之人,只怕你不争不抢,到头来什么都能得到。苏北亭这层文人身份确实让他最近几年好过一些,所以这次他干脆决定摆出“漠北第一才子”的噱头,让京城那边知道他已入了关内,若是有什么差池,他们也不好交差。总好过偷偷摸摸,最后为父辈的恩怨还债要强得多。这赔本买卖,做不得!


二人来到上蓟城最负盛名的飞雪阁门口停驻不前。一直贵为公子的苏北亭喝些花酒倒是正常,可这次竟是要给这里的艺伎写诗作赋,这传出去丢不丢人,一想到这儿他脸上竟有些泛红。


这一切都被老鸨看在眼里,心里也默默赞叹这后生实在俊俏,她只当这是外地来的公子哥,甚至还是个雏嘞,这银子可好挣,便不敢怠慢,一个劲儿的挽着苏北亭的胳膊往院子里拽。这一边拽,老鸨的嘴里也不闲着,说道:“公子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吧,咱这飞雪阁可是蓟州第一青楼,您这趟可没白来!”


“停停停,打住,我说姨啊,我不是来喝花酒的。”这兜里没揣银子,底气不足,连声音都比平日里小了些。


老鸨不以为意,给苏北亭抛了个媚眼,“公子我懂,一看您就是第一次来,给您叫个会手谈懂音律的清倌如何?”


苏北亭一时尴尬的说不出话来,只得眨眨眼,随后被老鸨领进天字一号房。十八干脆守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发呆,飞雪阁张灯结彩,青罗帷帐,公子之前赋中的一句“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形容这种场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十八并不关心,他是第一次离开漠北,离开那个奇怪的屋子。他不认得几个字,也不会喝酒,他没有爱好,每天就是练武,练一招一式,他仿佛就是为了武道而生的男人。自有记忆开始便在那个黑暗的地方呆着,有人饲喂,没人告诉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每天只有练武才能有饭吃,他没有名字,只知道每次送饭的人都喊他十八,渐渐的他觉得自己就应该叫十八。


我叫十八,练武十八年。当有人将我从那里领出来之后,外界刺眼的光芒使自己的黑色瞳仁迅速收缩,让我很不适应,眼前站着一个先生模样的人接我,勉强教了自己几个字,和一些地理风貌。一个月后,他玩着铜钱,笑着说:“你这根骨,怕是要再破一境了。”我也不懂啥意思,只是感觉这先生是个好人,不过啥是好人,啥是坏人我也不太懂,反正跟着先生的这几个月我很开心,我还见到了小先生,他也总是冲我笑笑。再之后我被先生领到一个老人面前。那个老人仿佛天生就有一种威严,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头,说道:“此去京城,就劳烦你照顾小儿了。”


也许是十八年从未有过的感觉,那种光亮,那种心里暖暖的感觉,就像是刚吃完热乎乎的大肉包子,有一种满足感。


我也是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人总得有点盼头,我的盼头就是把那个公子送到京城,保护他。再就是,嘿嘿,每天都能吃到包子,最好是牛肉馅的。


门前的十八坐着发呆,门里的苏北亭则和那名颇有姿色的清倌唠起家常。那个名叫顾乡的女人,颇有大家闺秀的清雅气质,眉如黛黛远山,美目含春,如一方镜湖,肤色白皙胜雪。听谈吐也颇为不俗,字字珠玑,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声音柔和而不显娇媚,神态舒缓而不显冷峻。相比于其他的姑娘,顾乡美艳不可方物,很难想象她身处风尘之中,大概是战国时期家道中落的官家子女。


苏北亭与她相谈甚欢,可囊中羞涩,实在是没法打赏,便想题一首诗赠与顾乡姑娘。


顾乡笑了笑,拦住他:“以公子的身份,给小女子写那一首诗词,可比千两黄金,我委实不敢贪图,不过今日公子来的正巧,飞雪阁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以文会友的‘秋毫会’,其中不乏蓟州当地名门望族家的才子参加擂战,就在顶楼,公子要是感兴趣可随我来,要是抢个彩头,也算我服侍公子有功了。”


苏北亭一想,正合自己心意,“那就有劳姑娘带路了。”


二人上了顶楼,发现‘秋毫会’早已开始,此时站在擂台手擂的是个一身紫衣的白面公子,隽秀模样可让女子自叹弗如,手持一把小扇,腰间佩玉来回踱步,等人上台,台下的不少姑娘眼睛都看直了,心想这公子就算是身无分文,也愿和他共度春宵。


苏北亭正欲上台,却被旁边一个彪形大汉拦住,恶狠狠地盯着苏北亭。


“添叔,让这位公子上来。”台上的公子颇有兴趣地打量苏北亭。


当这位白衫公子登台之后,大家才惊讶的发现,二人除了文斗,连样貌也可以比评一番,可惜是两位风华绝代的公子哥,这要是一对神仙眷侣,啧啧啧,也不好说这两个公子的口味嘿嘿,毕竟飞雪阁的小相公也是一绝。


紫衣公子毕恭毕敬的向苏北亭施礼,“鄙人姓秦,有一联还想请教阁下,不知可否?”


“请出题。”


“上联:飞雪阁,阁飞雪,飞雪阁上听飞雪。”秦姓公子颇有些得意,打量着后上台的白衫公子。


此联其实颇为巧妙,飞雪阁,阁中有一名曲《飞雪散》,是蓟州第一花魁飞雪以自己为名所谱,所以此上联一语三关,互相又有紧密联系,令台下看客啧啧称奇。


不过苏北亭略加思索,便对出来下联。


此句一出,不光是台上秦姓公子脸色发白,连台下的众人也一时间噤若寒蝉,那个魁梧大汉更是满脸怒容,气的浑身发颤。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我有春秋一杯酒》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