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三天没有召开朝会,第三天只是在文德殿召集了内阁成员商讨国事。
“李纲。”
“臣在!”
“境内匪患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回禀陛下,目前百姓负担很重,匪患较为严重,尤以四大寇为剧。南方方腊势力最大,已经聚众数十万,攻城伐县,声势浩大,而山东水泊梁山聚众数万,兵马强悍,因为距离京城较近,威胁更大。“
”臣以为需要先解除宋江的威胁,对他可以招安,同时调集大军镇压方腊,田虎,王庆三人。“
赵佶手指轻叩龙椅问道:“为何宋江可以招安,其他人不可?“
李纲道:“因为宋江在梁山没有称王称帝,所喊的口号也是替天行道,此人做小吏多年,对朝廷还是很有感情的,关键是他从来不反皇上。“
他说的这些赵佶非常清楚,尽管这里是平行世界,但是基本的人物性格,事迹和自己知道的并无太大差异。他只是想听听李纲的看法。
宋江一心想被招安,就连山上好汉聚会的厅堂也被改名为忠义堂,他手下许多人,比如林冲,呼延灼,秦明等都是朝廷官吏出身,人心思归。
若不是蔡京,高俅等贪官的逼迫,这些人绝不会逼上梁山。
而方腊不同,此人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睦州帮源发动起义。因花石纲酷害百姓,得到了百姓支持。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这是赵佶绝不能原谅的,自古以来皇帝最恨的就是谋反,篡夺皇位。扯大旗自立为皇帝,更加大逆不道。
“爱卿所言极是,朕下诏招安宋江等人,命张叔夜去梁山进行劝降。对方腊之战,你们有什么良策?“
赵佶拥有无敌皇帝系统,满级。当然知道怎么打,但是自己说出来,还要这些大臣做什么?
宗泽刚刚上任枢密使,总管天下兵马,这时候当然要说上两句,被朝廷重用,皇恩浩荡,他心里激动了好几天,以为报效国家的就会到了。
“陛下,臣以为,方腊率领暴民四处掠地,正在士气高涨之时。此时应避其锋芒,驻守城池,坚壁清野,让他们抢不到东西,物资得不到补充,几个月后自然,力量衰竭。到时再一举将其歼灭。”
赵佶看了看种师道问:“种老将军,你作战经验丰富,有何说法?”
种师道此时年龄已经接近七十,但是依然老当益壮,精神气很足。
“回禀陛下,宗大人所言极是,我们调集兵马粮草也需要一些时日,暂时还不能对方腊进行围剿。我看可以把决战地点选在杭州,围点打援,消耗反贼的有生力量。”
“杭州?”
赵佶令张迪取来地图,观察了方腊贼军的势力范围,杭州果然十分重要,距离起义的老巢清溪帮源不足二百里。
杭州是江南重镇,富庶之地,占领此地,既有帝王之资,如此重要的城市绝不能落入方腊手中。
“杭州现在何人防守?”赵佶问道。
“杭州郡守逃亡,现在是制置使陈建组织防守。”李纲对情况非常熟悉。
“需要派一名得力干将加强防御才行。”赵佶显然对杭州的防御不放心,丢了杭州会造成形势的被动。
“陛下,臣推荐都指挥使杨可世,此人勇猛多智,可堪大用。”种师道推举他的老部下。
“杨可世曾经在葫芦河偷袭西夏军队后背,大获全胜。”赵佶脑海中立刻闪现出此人的军功。他这几天做足了功课,将大宋的将领做了详细的了解,所以种师道一说,他就想起来了。
“陛下知道他?”种师道颇感意外,没想到皇上竟然能记得一个只带领几千人马的低阶将领数年前的军功。
“每个为大宋立下军功的武官,朕都记得,钟老将军也一样,你驰骋疆场数十载,立下赫赫战功,朕清楚的很。有你在,大宋就会安享太平!”
赵佶意味深长的说道。
种师道受宠若惊,顿时老泪纵横,激动道:“我种师道何德何能敢令陛下如此看重,我便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陛下的器重。”
赵佶看到老头子激动落泪,心中暗喜,种师道并非惺惺作态,而是有感而发。
因为宋朝是有名的重文抑武,大宋真正的实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张。活在宋朝的将领基本是抑郁的,能达到的高度永远低于文臣。
大名鼎鼎的狄青战功卓著,名动天下,也只是官至枢密副使,干了四年便被赶出京城。
种师道哪里想到自己能够被皇帝提拔为枢密副使,而且进入内阁,这可是中央核心领导机构,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赵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猛将愿意尽忠,甘愿牺牲生命,大宋才能有振兴的希望。
朕的江山才能稳固,朕的强国梦想才能实现。
“种老将军,前任禁军总教头王进在你那里,也一同派往杭州,协助杨可世,这样朕就放心了。”
“是,陛下!”种师道心中一惊,皇上连这事也知道。
王进在林冲之前便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不在林冲之下,因得罪了高俅,才离开京城,投奔老种经略相公门下。
看到种师道吃惊的表情,赵佶微微一笑。
大宋的事,尽在朕的心中。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