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从出海归来开始 > 章节

第四十五章 科举制度,人才选拔!(求鲜花)

作者:提刀饮酒

政哥愣了一下,不太清楚赵邺为什么忽然问这个问题。


“如今大秦,采用推举,征辟,纳赀选取人才。”祖龙还没说话,王翦笑着解释到。


推举就是一个人如果有才能,经过别人的推荐和国君的考察,只要国君认为合适就会给予很高的官职,甚至一个平民百姓一下子就可以升迁到丞相的尊位。


当然,这其中需要其他官员或者名士的推举。


至于征辟就是聘用,朝廷通过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那些有名望、有道德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士作为顾问、或委任政事。叔孙通就是通过政哥招聘而成为博士的。


纳赀就是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粮食和钱财可以给以适当的官爵,一般是国家大量需要钱财时才这样做,也是一种买官卖官的行为。在秦朝虽然也用这种制度,但并不常见,而且一般都是一些虚职。


这三种制度,纳赀就不用多说,简单来说就是买官。


这推举和征辟就大有学问。


首先说推举,需要有举荐人。


暂且不提你这个人有没有才华,有没有能力,没有举荐人一般是没有上升途径的。


当然,这个时候的大秦才刚刚建立,而政哥也算雄才大略的君主,所以自荐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算是一种另类的推举,不过推举人是自己罢了。


但是这种制度延续下来会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


新人想要进入官场就必须要有老人推举。


而推举,意味着利益相关的连接。


当然,也意味着家境贫寒的人上升空间被锁死,阶级严重固化,最后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党派。


而至于征辟自然也不用多说,这种选才方式不主流,毕竟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让君王心动的人才而特意征辟?


也就是说,大秦虽然刚刚建国,其实人才选拔当年的问题已经存在了。


而科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上升途径。


无论科举多么的不科学,无论八股文多么的没用。


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科举打破了阶级固化,打破了世家林立的局面。


唐灭世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科举的功劳。


而隋朝覆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科举。


科举,意味着新鲜血液,也意味着新人必然会和把持朝政的世家产生冲突。


“臣有一个提议!”赵邺正了正身子。


“推举制度虽好,但那些怀有大才,却家境贫寒的士子,无人推举,使我大秦有才而不能举,岂不可惜?”


赵邺笑了一下说到:“倒不如陛下定一个考核,考核策论也罢,考核政务也罢,统一考核,通过考核者封官,能者上,庸者下,岂不更好?”


祖龙听到赵邺的话,陷入了沉思。


关于大秦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嬴政早就已经注意到了。


大秦使用军功进爵制度,所以大秦有很多官员都是由武将转过来的。而除了军人转文官,另一个人才输送渠道就是推举。


可是推举的问题也很大。


会不会一个人因为利益来推举一个没有才能得人,来耽误当地的政事呢?


会不会有人以推举为要挟,故意结党营私呢?


这些都是很大的隐患。


只不过政哥手腕强硬,再加上有黑冰台监察群臣,所以还没有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


可这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推举制度的弊端就摆在那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赵邺所说的考核制度,就很有意思了。


公开选取人才,能者上,庸者下,统一选拔,可以很好的避免结党营私,同时也可以避免有人推举庸才祸害百姓。


“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大秦人数也有千万,这考核一出,恐怕人人竞相参与,恐怕咸阳城都得塞满人吧?”政哥笑了一下说到。


他以前也不是没想过类似的办法。


可是考核这种事,参与的人一定多的数不胜数。


一次两次倒也可以,可是若是年年如此,恐怕咸阳城要被挤破。


毕竟大家伙只要没事,都会闲着来试试。


万一他就瞎猫碰见死耗子了不是?


“陛下可以在各郡县统一设置考核啊?由咸阳城统一发卷,派遣官员监考。从各郡县择优十数名,然后再由咸阳城统一考核,咸阳城考核以后,再由陛下亲自考校,如此不就可以了?”


赵邺脸上带着笑容说到。


科举这种事情,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大概制度赵邺还是清楚的,至于细节?赵邺记不清楚,不过这没问题,由大秦官员一一补充就好了。


总不能自己提个科举,连试卷题都给出了吧?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秦:从出海归来开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