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从县令到皇帝 > 章节

第四十七章:令人吃惊的来客 【求收藏!】

作者:北乔峰

第四十七章:令人吃惊的来客【求收藏!】


“账上竟然没有钱?他们的钱都去了哪里?”


拿过由税曹审核过的账目,杨逸面色一沉,发现此案的幕后还有一只手。


此人才是真正的凶手!


不但指使人杀人放火,还将两个布庄的钱洗劫一空。


要知道里面有不少钱需要交税,以及偿付给种田的农民,若是这笔钱被人拿走。


阳谷县的税赋收入锐减不说,那些农民该如何生存?


“武松,去县城钱庄调查一下,看看最近谁在使用大笔资金。”


将钱拿走的最快办法,不是用马车将银子运走,而是去钱庄兑换成银票。


有了银票就可以在大宋境内随意取钱。


古代交通不便,那些钱庄之间不好联系,所以银票十分管用。


几张纸往自己身上一揣,拿着就可以骑马跑路,效率极高。


“是!”


得到命令后,武松立即去调查。


只是还没等他离开,押司张安急急忙忙跑进来。


“大人,我看见刘主簿一家雇了几辆马车,正朝着城外而去。”


张安一直跟随杨逸,知道他在追查幕后凶手。


看见刘主簿一家鬼鬼祟祟出门,急忙回到县衙禀告。


“追!”


听见刘福来一家离开,杨逸不用想就知道真正凶手是谁。


刘福来虽一大早就逃走,可在武松等人追击下,最后还是被人带了回来。


面对杨逸的审讯,刘主簿知道自己逃不掉。


和刑通差不多,很快承认了自己贪赃枉法,设计杀人的阴谋。


自此,这桩震惊阳谷县的大案,终于水落石出。


当百姓们听说主使之人是主簿刘福来,纷纷对其破口大骂。


其余商人和士绅们,也在关注此案。


见杨逸明察秋毫,很快将杀人凶手全部抓获,他么们吃惊之余,也十分佩服。


许多士绅开始主动配合杨逸纳税。


能为民除害,一心为民的好官可不多,他们希望杨逸长期留在阳谷县,营造更良好经商氛围。


若是将杨逸逼走,来了一位像刘福来这样的县令,那可真要命。


将此案真相大白后,杨逸在阳谷县威望极盛,一言九鼎!


吓得一些宵小不敢在阳谷县放肆,只能去隔壁县胡作非为。


“常大哥,生意挺好啊!”


武松最近的心情十分不错,立下大功后,位置更加稳固不说,跟着杨逸声名鹊起。


不少人看见他后十分敬重,称他是好官。


闲下来之后,再次来到水晶坊。


“这一切都是公子经营有方!经过一段时间宣传后,有许多外地人渐渐来店里,购买玻璃制品。”


常遇春见武松很羡慕自己,顿时笑着回应道。


“掌柜结账!你们能大量提供吗?我想给你们分销。”


说话间,又有一名财大气粗的财主来结账。


此人操着外地口音,不是本地人,已经来店里两次。


“一共七百两银子!抱歉,这些东西太难生产,暂时不接受大量订购。”


常遇春按照杨逸指示,拒绝所有订购请求。


他现在的官不大,还是饥饿营销比较划算。以免摊子铺太大,被别人觊觎。


这可是古代,有高俅、童贯等臭名昭著的坏人。


暂时猥琐发育比较妥当。


此人第二次被拒绝,只能无奈离去。


“县令大人就是厉害,随便动动脑子就比我干一辈子挣的多。”


见外地客商很不满意,武松羡慕说道。


这种主动送钱上门,却被婉拒的感觉,真是令人羡慕啊。


“闲杂人等闪开点!”


武松和常遇春在聊着天,忽然从门外进来十余人。


这些人大多孔武有力,目露精光,一看就是练家子。


顿时,令武松与常遇春警惕起来。


在这一行人前面,是一名中年。随后是三名文文弱弱的男子。三人中有两人像文士,有一人行为举止很奇怪。


“老爷,就是这间店!”


一名男子像没看见武松二人一般,点头哈腰对为首老者说道。


那样子,有多恭敬要多恭敬。


“嘶~!这些东西的确好看,看来传言没有错,这阳谷县真有好东西。”


为首老者听手下讲完,点点头之后,立刻看向货架上面的东西。


当他看见这些晶光闪闪的东西,令他眼花缭乱之时,顿时发出一声赞叹。


“老爷,您看这个镜子好清晰啊!属下还是第一次看见自己全貌。”


老者赞叹过后,一名文士指着一张脸盆大小的镜子,满脸惊讶说道。


说完便急忙站在一旁,让老者过去体验。


“算一下,店里所有货物价值多少,我们全买了!”


当老者和手下观赏镜子之时,另一名文士立即向常遇春冷声道,一脸不容置疑的表情。


貌似十分有钱,不像一般土财主。


发现一行人气质不凡,且一个个架子很大。


武松不动声色离开水晶坊,立即跑进县衙对杨逸进行汇报。


“大人!水晶坊来了一群很不寻常的客人,您是否要去看一下?”


武松也不耽搁,立即将自己看到的情况,为杨逸讲上一遍。


这个店非常挣钱,他不想杨逸有损失。


“不寻常的客人?我们去看看。”


听见武松来报,杨逸低头沉思片刻,随后带着武松离去。


玻璃这东西确实很稀有,有形形色色之人来买也很正常,只是能让武松来汇报的客人,这还是第一次。


来到门口,杨逸没有立刻进去。


站在门外朝里面一望,顿时吃惊不已。


他发现,为首者竟是自己殿试之时,见过一面的皇帝宋徽宗。


看见宋徽宗竟来阳谷县,对那些玻璃很痴迷,他既惊讶又意外。


在杨逸的记忆中,宋徽宗上位后好大喜功,要搞什么变法。


变法若是改善民生,其实是一件好事。


可宋徽宗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顾众大臣反对,胡作非为。


将整个大宋朝搞得乌烟瘴气。


他的变法不但损害许多势利的利益,对老百姓也同样没好处,弄得民怨四起,天下不稳。


而宋徽宗为了独掌乾坤,将在职大臣几乎全换不说,还换下章惇这位著名宰相。


重用蔡京、童贯、杨戬、高俅等人。


让这些人胡作非为。打击异己,肆意压榨天下百姓。


站在门外确定是宋徽宗没错,杨逸眼珠子一转,决定去会会他。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宋:从县令到皇帝》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