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神级发明家 > 章节

第44章 制冰抗暑【五更,求票票花花!】

作者:大秦文若公

除了芝麻油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植物油拿来炒菜。


“要是在现代社会,你问这个问题,我都懒得回答你。”


李无峰在心里感叹古今之差别,笑道:“难道我会骗你们?刘掌柜,以后就不用担心了油不够的问题。”


刘掌柜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一个劲地说:“真是太好了,东家,这回我不担心了。”


这豆子价格低,而且数量多,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瞧他那副高兴劲,好象大过年似的。


随着着轱辘的转动,圆石越陷越深,豆油越来越多,流进木桶里,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


这声音对于刘掌柜来说,那是美妙的乐章,是他这辈子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直到不再出油才把轱辘松掉,已经有大半桶了。


第一次榨油,就有如此之多,对自己的成就李无峰还是很满意的。


李无峰把上面的泡沫去掉,等沉降好了,把澄清的部分分装到另一个木桶里,剩下的油角子还可以用来喂猪了。


“夫君,你这油是有了,但现在已经六月,天气炎热,恐怕食客会少不少。”


刘思颖皱眉道。


六月的长安可是很闷热的。


不过上层贵族会在冬天储存冰块,以留到夏天炎热的时候使用。


但这个时候,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冰块融化掉。


所以即便是贵族,也只有家主和重要成员才能享受着冰块的凉快。


红拂女虽然现在不在长安,听李靖说起,在李无峰成亲后,她返回了师门,听说为李无峰祈福去了。


让李无峰不禁感动,这亲老娘就是不一样。


李靖这些天也让国公府的管家给李无峰送来了一些冰块。


但并不是太多,老李为人清高,只是靠着朝廷的俸禄生存,虽然也有不少佃租,但他对往日伤残的老兄弟非常照顾,经常拿出家中的钱财救济他们。


所以卫国公府并不是太阔绰,就连秦琼这位胡国公也是一样。


小翠对李无峰说:“三郎,现在六月还没过去一半,这地窖中的冰块已经不多了。恐怕后面的日子,我们就得慢慢熬这夏日了。”


刘掌柜无奈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东家!每年这个夏日,整个长安城的酒楼都会少很多生意,这是所有人都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什么大不了?


李无峰差点想将刘掌柜一脚踹出去,现在是日进斗金,少了百分之一都会让他心疼。


不过听了刘思颖的话,李无峰突然觉得。


制冰,或许又是一个赚钱的大计。


制冰需要用到的东西自然就是硝石了,现在还是唐初,还没有人发现这硝石可以制冰的原理。


可以赚钱!


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热,温度降低,所以水就会结成冰。


历史上有关硝石制冰的记录,最早是从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算起。


开采出硝石后,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的程度。


自此,便有了夏天的制冰之法。


到了后面,便有买卖人逐渐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


不过,直到了宋代,市场上的冷食的花样才日益繁多。


商家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


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十分相似,换言之,也就是当代冰淇淋、哈根达斯的鼻祖。


其实勤劳智慧的汉族人民,早在商代就有冬天藏纳冰块于冰窖之中夏天取用的风俗。


到了周朝时,官府还设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称为“凌人”,并建有窖冰的“冰井”。


关于此,《诗经》、《魏志》、《宋朝会要》中皆有记载。


北方地区,冬令藏冰,次年夏令取出,由官府颁赐臣下,称为“颁冰”,“赐冰”。


此俗还是古代政令中重要的一项。


民间亦有市卖,有聪明者用刨子把冰创成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是很受欢迎的消暑食品。


当然现在还是没有的。


真正实现人工制冰始于唐朝末年。


当时长安街头已有出售冰制冷饮和冷食的商贩。


南宋时,制冰技术日益成熟,汉族人民已经掌握用硝石放入冰水作为致冷剂。


然后以奶为原料,边搅拌边冷凝,而后加入各种不同口味的果浆和水果,制作出美味可口的“冰酪”。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神级发明家》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