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圣太子 > 章节

第二章 讲经

作者:狠拽的吻

早课正式开始,系统提示:“日常任务已刷新,任务目标完成本日学业,达成奖励经学+1,治国+0.5。”


任务面板于李承乾的脑海中突然显示。于此同时,李承乾注意到,在日常任务下方,还有一个任务。


李承乾一边取书,一边询问系统:“‘成为太子’,这也是任务?”


系统:“是的,这是宿主本阶段的史诗任务,成为太子将获得海量奖励。”


李承乾脑海中也找到了关于“太子”一事的记忆,不知是历史记载的问题,还是这个世界的差异,在这里,贞观元年的李承乾还不是太子。


像史书一般,往年十月,李世民确实有意立李承乾为太子,但是却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加之李承乾的确年幼,此事便暂且压下。


李承乾笑了笑,收起心绪,回身道:“今日可是还讲《论语》?”


长孙尚名为侍读,实则李承乾的开蒙导师,所授为《孝经》、《论语》。这二科也是唐代皇子的必修课。


长孙尚也取过《论语》一卷,点点头道:“不错。殿下经圣人点化,可对《论语》有甚新的感悟?”


李承乾微一思索,想起曾经在学校学习的经历,道:“我以为,《论语》二十,便在一个‘仁’字。”


长孙尚微微侧目,九岁孩童有此见解已是难能可贵,不过毕竟是孔圣点化,也当有此境界。


他进而问道:“何为‘仁’?”


李承乾翻开书,道:“爱人而已。”


长孙尚点点头,赞赏道:“殿下进境可喜。论语通篇已为殿下讲过,今日便从其中思想路线着手,谈其中‘仁’之道。”


长孙尚从孔子的经历开始,逐步讲解。


李承乾的心神渐渐沉浸其中,才意识到,这位两千年的圣贤,岂是凡俗。后世多有人往孔子身上泼脏水,这实是天大的曲解。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的思想路线是上升的。


其时人多信天,以天意定人心,而孔子在这方面的路线是唯物的。他也讲天,却是自然之天,价值之天。


孔子不信天命,而是由自然之天,笃信时命,但是他强调“知其不可为而为”,就算时命不济,也要努力践行仁道。


孔子把仁与命分离,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通往道德学说,最后发展出自己的治国理想。


命—仁—德—治,乃是孔子的思想路线,是一种上升的伟大思想进路。


像很多人一样,李承乾上学时对儒家的许多观点不以为然,但是此时听长孙尚一一讲来,他才能结合到时代背景、思想境界,顿时有了不同的感悟。


儒学强调仁心善念,修身以德,持之以恒,将自己的善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向外投射,是一种勇猛精进、积极进取的伟大学说。


李承乾心醉其中,长孙尚也说的兴起。


长孙尚自幼精研儒学,其中也颇有造诣,远不是后世寻常语文老师能比的,出浅入深,让人心醉神驰。


长孙尚先是欣慰,喜见皇子终于转性,肯下功夫用功,而非以前那般敷衍。


到了后来他甚至忘了眼前这是个九岁孩童,说的兴起,见李承乾能领会,一时旁征博引,所讲内容渐渐深奥。


中间曾有内侍进来,话都未说,就被两人撵了出去。


期间谈到孟子所言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两人忍不住拍案叫好,只觉热血沸腾。


长孙尚心喜,便问道:“以殿下看来,这舍生取义,不愚蠢吗?”


李承乾正色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者,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岂可潜身缩首,苟图性命。”


李承乾虽然未研读过孟子,但是“杀身成仁”和“仰不愧于天”二句,乃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话,他一时觉得合题便讲了出来。


长孙尚却是大惊,因为这两句是孟子所言。他只是讲孔子“克己求仁”之时旁征孟子,并未曾讲过《孟子》。


长孙尚惊异道:“殿下这两言从何而知?”


李承乾还真不知道这两句话是孟子说的,实说道:“不知在哪见过,一时觉得合意,便用了。”


长孙尚感叹:“殿下经圣贤点化,学已在心,活用自如,令人敬服啊。”


李承乾道:“西席何出此言,我仍是后学,还当刻苦。”


西席指的是宾师之位,也是对老师的称呼。


长孙尚道:“难得,真是难得……咦,谁把窗蒙上了,不对,天怎么黑了?”


门边内侍战战兢兢的,看样子都要急哭了,道:“大人,已是酉时了,再讲下去,殿下连晚膳都要误了。”


长孙尚愣了半晌,这才想到先前内侍进来似乎是说午膳的事。


长孙尚一脸尴尬的向李承乾行礼:“误了殿下用膳,臣罪该万死。”


李承乾浑不在意,道:“切莫如此,适才所教曾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一餐怎比得上圣人之学。”


长孙尚松了口气,道:“殿下不罪,臣甚感之,不敢再误殿下时间,便请殿下去往用膳。”


李承乾点点头,行礼道:“既是如此,明日还劳烦西席了。”


李承乾回宫用晚膳,早有宫人接到通禀,把为皇子留的晚膳做好送来。


他的心思也不在此处,而是在查看系统的结算。


完成这一日学业后,系统奖励结算,他的经学和治国也从0变成了1和0.5。


结算时,仿佛一股暖流从百会穴充斥脑海,曾经懵懂的许多事,顿时豁然开朗。


李承乾有种感觉,自己对儒经的了解,更上了一个层次,于治国方面,也小有所得。


当李承乾在感悟所得时,长孙尚回到家中,坐立难安,最后命家仆备车,连夜拜访长孙无忌。


他还没有随时面圣的资格,李承乾今日的表现又太神异,若是不告诉长孙无忌,他觉得自己今晚都难以就寝。


长孙无忌接到家仆禀报,说是长孙尚求见,顿时一阵头大。


他是李承乾的舅舅,那感觉就是老师来家访,不是孩子惹事了,就是孩子很优秀。


至于说自己那大外甥优秀好学什么的,长孙无忌是不信的。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唐圣太子》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