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短篇其他 > 大地回声 > 章节

第63章:云南纪行⑼

作者:六盘山上高峰

真是难为大象了,为博游客一笑,训导员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而号称森林之王的大象在人类面前,也只能俯首听命,老老实实。


带着观看野象表演的兴致,我们来到傣家人热情好客的篝火晚会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现场,那里早就拥满游客。


篝火晚会是要自己上场的。我们在骚哆哩的指导下围着篝火拉成一圈,踩着傣家人有节奏的锣鼓点儿跳起舞来。说是跳舞,其实就是左脚和右脚轮换着移动,走了个过场匆匆结束。文艺表演也很单调,形式几乎没有脱离“千手观音”的模子,倒是第二天的泼水节挺有回味。


以前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傣族泼水节,好像是不少人聚集在水源充裕的地方,每人手中拿只盆子互相泼水。就是伟人**也不例外。可我们接触的泼水节是在景洪市的大街上,而且还人泼了水。


泼水节的气氛是热烈的,大街小巷都是人。一些年轻人干脆开着敞篷汽车拉上水在街头泼洒。泼洒的目标一般是青年男女,目标一旦瞅准,就会将水劈头盖脑泼下去,被泼者顿时成了落汤鸡,但却不能发火,因为这是泼水节。


傣族青年通过泼水节张扬青春的朝气,通过泼水节抒发内心的感情,泼水节过后,便有男女结成连理。


我们是六七十岁的老伯头、老眉头,也中了一个小孩的坏招。小孩是个男的,十二三岁大小,他似乎追不上脚腿便捷的青年人,只能对我们“下手”!


泼水节的气氛是欢快的,探访傣家村寨更有不同凡响的风趣。


我们进的那个傣家村寨是旅游局的定点单位,导游是经过培训的傣家女子。女子二十多岁,说他已经老了。我们诧异。她说:西双版纳是亚热带地区,姑娘八九岁就发育成熟,二十多岁还能不老。傣家女的话似乎有点道理,可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人与她相比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傣家女将我们领进她们家的木楼,楼的装饰很具傣家风格。


傣家的木楼也叫吊脚楼,一般都是两层建筑,很宽敞。底楼堆放杂物,二楼居住家人。


与汉族截然不同的是,傣族的婚姻是女娶男。男方要进女方家门,先得在那里干三年苦力。尔后再带着丰厚的嫁妆嫁过去。


傣族家庭是女的当家,家里门户、抽屉上的钥匙都由辈分长的女人掌管。


男人一旦熬过三年苦力期进了女方家,是很少下地干活的,下地干活是女人的事,因之,成了婚的傣家女人很辛苦。可现在这种风俗也在改变,男人下地已经并不稀罕。


傣家人把男孩叫赔钱货,生下男孩,从小要送往寺庙做和尚,做和尚实际上是上学,学习文化知识和佛经知识。傣家人信奉佛教,属小乘教;中原地方信奉的一般是大乘教。


在傣家女家中呆了一个钟头,她的言表、神态显示出傣家人对现在的生活的满足。因为她们每家都有十几亩甚至几十亩橡胶林,平均每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这比中原一般家庭都富有。


傣家女还说:幸福生活要感谢**,是**当初把她们这个村寨从缅甸那边划过来,让她们远离了毒品。**还派人教她们种橡胶。文革时期,不少知识青年在傣家插队,数百人在传播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过程中被毒蛇和野兽夺去生命,傣家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听着傣家女深情感恩的表述,我无言以对,也无话可说,只能用杨升庵的《临江仙》结束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地回声》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