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地回声 > 章节

第56章:云南纪行(2)

作者:六盘山上高峰

2012年4月6号晚上十点半,我和老婆在家门口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宝鸡火车站。


站台上冷冷清清,显然,我们来得早了。可在我们站脚刚稳,便有驴友相继赶来,我很感触:驴友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次出行纪律不愁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50岁以上的人大都经历过**时代,组织纪律观念都比较强。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松松垮垮,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不可一世。这样说年轻人可能接受不了,但眼下的社会就是这样。年轻人抱怨老一辈把社会搞乱了,真是这样吗?近日看一个年轻作家写的书,觉得这家伙有点变味;可细细一想他的话还真有点道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能耐;老年人人有老年人的经验,不要把村长不当干部的年月早就一去不复返。


实践证明,我的判断是准确的,接下来的行程中,无论坐车、住店、吃饭、旅游、购物,这些老人们没有一个落下。


我们从宝鸡上火车的十五人中,除过我和铁塔厂的老许外,十三个人是女同胞,而且都是六七十岁的的老女人,年龄最长者已经75岁。


75还长途旅行,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我在心中嘀咕。可一想75是了却自己心中的一个愿望,也就随即而安了。


曹孟德的《龟虽寿》这样写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孟德写《龟虽寿》时53岁,75老比曹操健在22年。孟德作《龟虽寿》一定很无奈,可他故去1792年后,华夏大地上七八十岁的老人照样灵猴似的四处游逛,孟德倘若看见不知何样心情?


说了曹孟德,还得谈谈杨慎。杨慎是明朝难得的才子,号升庵,祖籍四川新都,他父亲叫杨廷和。明朝武宗、世宗时父子俩都做过首辅(宰相)。可杨升庵由于性格耿直,在“大礼仪”中矜持己见遭受廷杖,发配云南,以囚徒身份在边陲生活多年,留下2300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词篇。著名的《临江仙》就是其中一首。


《临江仙》被毛宗岗父子批刻《三国演义》时放在卷首,好多人以为是罗贯中之作,其实张冠李戴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用杨升庵《临江仙》中的诗句形容我们这支驴友队,那才是真正的几度夕阳红喽!


站在宝鸡火车站不算繁华的广场上,不禁百感交集;一座不算起眼的城市到今日终于有了起色。夜晚的灯光尽管没有北京上海大城市那样的气势磅礡,但也有其小家碧玉的神态。郭沫若写过一首诗叫《天上的街市》:


宝鸡夜景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宝鸡的夜灯是郭沫若笔下的《天上街市》?望着宝鸡的夜灯,看看天上的星星,心中不禁泛起激荡的涟漪。正在默默独语,导游在那边呼喊进站,只好应声而去。


宝鸡火车站称其量是个三等站,可对旅客的检查十分苛刻,一把水果刀也是不能带的。


我们神情庄重的向候车室运动,身着黑色保安服的男人女人站成两行虎视眈眈。这种气氛很能使人想起谍战影视剧中兵警林立的场面。真是倒霉,我们所带的一把水果刀被截。


我和人家理论,人家说:“倘若去西安,水果刀是可以带的,可去云南就不行,云南是长途!”


混淆逻辑的回答不能使我满意,好在山水旅行社有导游跟着,车站保安说把水果刀放旅行社,等回来后去拿。我摊摊手无可奈何,只能有人家处置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的车站码头都是草木皆兵,以维持稳定为大局,对来往旅客进行严格检查。倘若检查出劫匪、小偷什么的那要谢天谢地,可我们是良民,带把水果刀就能危害社会?


关口气口气死霸王,一切还是和为贵最好。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那样:“柔能克刚,绵可缠足!”


历史上大凡中庸、柔绵的领导都能成就一番事业,比如刘邦、刘备、宋江。我们小老百姓不能和大人物相提并论,可话说穰赞,事做扎实却绝对是真理。


刘邦好逸恶劳,上学逃课,不下地干活,不会经商,他父亲说他将一事无成,可后来却做了皇帝。最大的优点是豪爽,能团结人,他在沛县做亭长时,常和县里的官吏一起吃酒、游玩,无论请谁吃饭喝酒,出手都很大方,人们都愿意和他来往。反秦时刘邦大手一挥,响应者上万。张良、萧何、陈平、周勃、灌婴、樊哙、韩信一帮文武双全的能士全聚集在他周围,使他创立了汉朝400年江山。


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家境贫寒,后来做了汉昭烈皇帝。成功之处就是以仁慈笼络人,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规则使用人。


刘备在使用魏延的问题上和诸葛亮天壤之别。刘备做了汉中王后用魏延做了汉中太守,连他结义兄弟张飞也没想到。因为魏延当时还很年轻。年轻太守魏延做了汉中太守励精图治,为民生息,兴修水利,使汉中盆地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而且十多年无战事,人民得到休息。足见刘备用人之高深。


刘备对刚愎自用的关羽,烈火一样的张飞,藏而不露的赵云,孔武少谋的马超,老当益壮的黄忠都能准确使用,因之被称为五虎上将的人都愿意给刘备卖命。就连自命不凡的诸葛亮最终也拜倒在刘备的石榴裙下,足见刘备柔能克刚的心略。


还有江南名士庞统字士元,夜郎自大,自命喻清高,谁也看不起。可诸葛亮推荐他去刘备那里做官,庞士元当即允诺。庞士元做了刘备的副军师,为刘备攻占西川出谋划策极尽力量,最终以身家性命作为回报命丧落凤坡。


长坂坡一战刘备溃不成军,妻子糜夫人身受重伤,将儿子阿斗交给赵云后不想拖累投井自尽。赵云怀揣阿斗杀出重围回见刘备,将阿斗交给刘备。刘备见赵云满身血污,知道他是死里逃生,即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折我一员大将!”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之俚语即由此而生。刘备这一手真是太高明了,不仅赵云痛哭流涕愿意肝脑涂地,其他将士都愿意为刘备效犬马之力。后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恐怕也是被刘备摔阿斗的故事所感染吧。


刘邦、刘备都干过皇上,宋江却是一个江湖大盗。然而宋江这个江湖大盗至今在民间还有相当高的人气,究其原因,是他“仗义疏财,礼贤下士”的举作使然。


能将一帮杀人越货的土匪强盗笼络一起,使他们心服口服声声大哥,宋江的软实力不可小觑。


论武功,宋江不如林冲、武松、鲁智深。论兵法,宋江不及吴用、公孙胜。可宋江有声泪俱下的感召力,有用钱、用物笼络人心的手段,一帮强盗、土匪才给他干活。


与以上三位绵柔政治家相对立的便是刚直、霸气。霸气外露的人最终都不会很圆满。魏征刚直却是例外,他是遇上明君李世民,否则怕被杀了一万次。


比干刚直就不那么侥幸,被自己的侄子殷纣王所害。还有明朝的海瑞、杨慎庵,都因为刚直而结局凄惨。


在这里,我们得重点谈谈岳飞。岳飞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民族英雄,他一身正气挽救民族的存亡;灭亡金国几乎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可是最后却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留给历史几声长叹。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北宋宣和中,岳飞以敢战士应募隶属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


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


1141年(绍兴十一年),岳飞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监察御史万俟卨(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


与此同时,宋金朝廷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


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


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


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驰骋沙场的英雄形象和含冤屈死的结局我们每个人都能耳熟能详,由于当时狭隘的民族意识,把金朝当作外族看待,致使岳飞的形象进一步的得到升华。但其忠贞不屈惨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之下,足以让其名垂青史,万世受后人敬仰。秦桧也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之上。


历史的实践证明岳飞太有点钢制,他那里会想到,自己一心抗金;打算水率领岳家军直捣金国首都黄龙府迎接徽钦二帝。


而正是由于迎接徽钦二帝之举太显直露,才遭遇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顽固势力的杀害。


岳飞的血是热的,可是思想企业很幼稚,赵构这个东躲西藏的九皇子曾经上金营做人质;好不容易继承了皇位,要是迎回徽钦二帝;赵构还如何做皇帝?


一不作二不休,赵皇帝干脆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将岳飞“咔嚓”了,自己皇位不就保住了吗?


岳飞是民族英雄,可是他在赵构眼中只能算是个打工仔;老板想收拾一个打工仔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岳飞死了,赵构的皇位延续了好多年;尽管世人众说风云,赵构才不管呢……


刀子事件处理完毕,我们登上西安到昆明的火车。山水旅行社为我们购买了卧铺,我和老婆一下一中。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这支驴友队并非15人而是29人,还有14人从西安上的火车。西安这14人有临潼8人是4对老夫妻;渭南2人是一对夫妻;西安4人,一对夫妻,2个回族妇女;我们的旅游真正开始……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地回声》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