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短篇其他 > 大地回声 > 章节

第二十三章:屈死的魏延,浩气永驻⑵求收藏

作者:六盘山上高峰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刘备攻取长沙,降服黄忠、魏延后,诸葛亮对刘备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此说虽是小说家罗贯中之虚构,但也近乎写实。


诸葛亮对魏延多存疑虑,不予重用,且借机除之,以致最终被杨仪乘机以所谓“叛逆”之罪杀害。


魏延是蜀汉举足轻重的栋梁之才,遭此厄运,实在令人不平和惋惜。


历史是公正的,应当用史实为魏延正名,平反昭雪。


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汉,深得刘备依赖和重用的良臣。


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领部属随刘备入蜀,想为光复汉室建立一番功绩,因而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夺取汉中,封汉中王,迁治成都,需要一位将军镇守汉中。


众将皆以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有心镇守汉中。


哪知刘备却破格启用魏延,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全军为之震惊。对蜀汉来说,汉中和荆州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又居于门户要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魏延镇守汉中,足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刘备委魏延以重任后问他:“现在委卿以重任,卿如何担当?”


魏延慨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之力而来,我为大王拒之;若曹操有偏将十万之众来袭,让我为大王吞之!”


魏延支语片言,便说出固守汉中,对抗强敌的战略战术,令刘备非常高兴。


果不其然,魏延在镇守汉中的6年里,连曹魏一流名将张颌、曹真也不敢正视汉中一眼。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进拜魏延为镇北将军。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7年),更以延为都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延西入羌中,与魏国名将费瑶、郭淮战于阳溪,获全胜。后主即迁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钺,进封南郑侯。


魏延的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受到刘备的赏识,不断地提升他的官阶。


然而签约在诸葛亮那里却总是被质疑和压抑。


毫不夸张地说,魏延的军事谋略,关、张、马、黄、赵都有所不及。


魏延每次出征,都要求自己领兵一万,与诸葛亮分道出击,诸葛亮始终未允许。


更为遗憾的是,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延献“子午奇计”。


三国时期的子午道是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


子午道系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驿道。


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出发,南行而得名。


子午道开辟于秦代,东汉王升《石门颂》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


秦末刘项相争,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所行即子午道。


秦汉魏晋时期,子午道的大致经行路线为:自古长安南下,经今西安南郊杜城村,入今长安县子午镇附近子午谷,溯谷而上至土地梁。


越土地梁,沿沣水支流至喂子坪附近沣水河谷。


溯沣水河谷南行至关石(即子午关,又名石羊关);过关石后南行,越秦岭主脊到宁陕县沙沟街。


从沙沟街循汉江支流旬河而下,经高关场、江口镇、沙坪街、大西沟,翻越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顺腰竹沟行,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沿。


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新矿、龙王街、铁炉镇入石泉县境。


在石泉县境经梧桐寺、迎风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至池河镇。


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九里十三湾至石泉县城。


自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饶峰街至西乡县子午镇。


过子午河入洋县境,复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进入汉江平原。


过洋县、城固县城,最后才能到达军事重镇汉中。


这样七拐十八弯的路径是魏延担当汉中太守时一里一里考察、丈量出来的。


“子午奇计”也不是信口开河,头脑发热胡诌出来的。


而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深思熟虑的制定出来的。


可惜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奇计”错过一次入主中原的良机。


按当时的形势分析,也证明魏延的“子午奇计”是可行的。


刘备去世后,魏国轻视蜀汉,主要对付东吴,关中防御薄弱,镇守关中的是魏文帝之婿,“性无武略,而好治生”的庸才夏侯楙。


魏延综合魏蜀两国的势态,综合分析了敌我形势和有利时机,提出:“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掩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周食也。彼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地回声》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