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地回声 > 章节

第118章:靖康之乱(2)

作者:六盘山上高峰

靖康之乱(2)


这样黑暗的统治,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于是,南方的方腊起义了,北方的宋江起义了,从南向北,自东到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党项人建立的夏国、还有土蕃、大理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番国,都持虎视眈眈之态,伺机抢占中原的膏腴之地。捷足先登者是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他们还处在奴隶制时代,但扫荡比他们文明、先进的大宋,却是势如破竹。那马队,使北宋的军队望风披靡;那弓箭,让北宋的将官,抱头鼠窜……尽管有李纲、宗泽一些忠义之士英勇抗击,但积尘难返的败政,最终倒置了国家的灭亡。


徽、钦二帝和他们的3000子孙、大臣,做了金人的俘虏。他们再也不能享受花天酒地的生活了,再也不能观赏“万岁山”的美景了,寄人篱下,当牛做马,是自己造的罪,自己作的孽……落到这等地步,徽宗似乎方才醒悟。他望眼欲穿地希望第九个儿子赵构能将他弄回去,就是不做皇帝,落个有国、有家也成。但苟安一隅的赵构,也是个无能之辈,他根本就没有恢复中原的雄才大略,恐怕还有一些私心杂念。那就是:如果真要将二圣迎接回来,他这个皇帝可就做不成了。因此,口头上雄心勃勃,北地里却釜底抽薪——十二道金牌催回抗金英雄岳飞,将他杀害,一心只想跟金人媾和。徽宗到死也没有看到宋军北伐的胜利。愁苦熬煎中死在异国他乡。赵构只弄回装载徽宗尸体的棺材。


徽宗没有葬入祖宗的寝陵——宋北陵(河南巩县北宋八陵),赵构将他埋在绍兴。绍兴是南宋的阴都,却被后来的蒙古僧人扬琏真伽翻了个底儿朝天,还要将徽宗和子孙的骨骸,加以牛马的枯骨,做成“镇本塔”,若不是一个叫唐珏的义士从中盗换,徽宗和子孙的尸骨早已化作粉齑,砸入塔中。但理宗的头颅过大,唐珏无法盗换,扬琏真伽复取,截为饮器。


徽宗败政亡国,南宋诸帝苟且偷安,落得国破陵毁的悲惨下场,成为后代文人闻之痛心的历史教训。南宋杂事诗云:“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这确实是一出历史的悲剧,然,历史的悲剧却是人造成的。如今惯用的一句话是:“落后就要挨打?”可仅仅一句落后了得!北宋该比金国先进多了吧?但他们偏偏被落后于自己的金国灭亡了。灭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腐败。腐败的徽宗政权,倘若不被金人打败,也要被人民推翻……


历史毕竟是一面镜子,它警示着后来的人们。


北宋的灭亡很大程度是由蔡京等“六贼”造成的。


“六贼”之名最早出于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於后,李彦结怨於西北,朱勔结怨於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於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北宋末年的“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都是宋徽宗的朋友[1]。


蔡京与童贯是北宋末年响当当的“六贼”领头人物,腐败得一塌糊涂,搜刮来的银子拿部分办办公开赛供皇族高官“花差花差”根本无所谓。六人互相勾结,排斥异己,民间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六贼”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他派朱勔在江南一带搜刮珍奇异宝、名花古木,朱勔及其爪牙们仗着皇帝的势力在江南横行霸道,他们拆墙破屋、敲诈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歙州、睦州一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也成了朱勔等人骚扰、搜刮的主要地区。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穷苦农民方腊的领导下举行起义。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李彦遭赐死。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其馀五人先後伏诛:王黼安置永州(今湖南零陵),途中秘密处死;蔡京贬於儋州(今海南儋县),途中病死;梁师成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赐死;童贯贬於吉阳军(今海南崖县),途中赐死;朱勔贬於循州(今广东龙川),不久斩首处死。


六贼令北宋渐渐没落,不久即发生靖康之变。


世界形势风起云涌,各国都在尝试着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执政为民”,并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要扎扎实实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行……否则,就是赵佶身陷五国城的结局……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地回声》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