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99 汉武帝刘彻刚刚当了皇太子

作者:叶还生

话说那景帝前七年,也就是公元前150年的冬天。


十一月里的某一天,景帝突然脑洞大开,下了一道圣旨:太子刘荣同学,你下岗啦!


现在给你换个新头衔,叫临江王,好好干哈!


这太子太傅窦婴一看,心想:卧槽,这剧情反转得太快了吧!


他赶紧跑上前去劝谏,可景帝这时候就像吃了秤砣一样,铁了心要废太子,谁说都不好使。


窦婴一看没辙了,只好自称有病,请求告老还乡,心想:这朝廷太乱了,我还是回家养老去吧!


栗姬听到这个消息呢,一气之下,就这么愤愤而去,直接见了阎王爷,估计是在地府里继续闹腾呢!


紧接着,庚寅晦的那天,嘿哟,天上出现了日食。


老百姓们都慌了神,纷纷表示这是天象示警,可皇帝宫里的人呢,也没闲着。


二月里,丞相陶青就被炒了鱿鱼,估计是在家里哭晕了吧!


二月十六日哦,太尉周亚夫就接了丞相的班,心想:这回该我牛逼哄哄了吧!


可景帝却特地下了个命令:以后这太尉这官职就甭设了,让你们这些官员都没得玩!


转眼到了夏天,四月十七那天,景帝又立了王氏当皇后。


这王氏啊,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过咱们今儿个就先不说她了,免得她又要来找我们麻烦。


再说那四月二十九,景帝又立了胶东王刘彻当皇太子,心想:这小子看起来比较顺眼,就让他来当太子吧!


这一年里,景帝可没闲着,又任命太仆刘舍为御史大夫,济南郡太守郅都为中尉,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这郅都啊,以前是中郎将的时候,就敢直言进谏,是个有胆有识的主儿。


有一回啊,他跟着景帝进上林苑打猎,结果贾姬内急去上厕所了。


谁知道啊,突然一头野猪就闯进了厕所,估计是想跟贾姬来个亲密接触呢!


景帝一看,急了,赶紧给郅都使眼色,让他去救贾姬。


可这郅都呢,就像个木头桩子一样,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心想:我可是来看打猎的,又不是来救人的!


景帝一看,这不行啊,我得自己去救。


可他刚一动身,郅都就“扑通”一声跪在景帝面前,说:


“陛下啊,您可别为了一个姬妾冒险啊!


天下缺了贾姬这样的人,难道就找不到别的美女了吗?


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对得起宗庙和太后呢!”


景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回来了。


说来也巧,那野猪也自己走了,估计是看没戏了就撤了。


太后听说了这事儿,直夸郅都干得好,还赏了他一百斤黄金呢!


这郅都估计晚上得忙着数钱去了吧!


这郅都啊,为人勇猛有力,公正廉洁得跟个圣人似的。


那些私人信件他从来不拆,心想:这又不是我的快递,我拆它干嘛!


别人送的礼他也不收,估计是想保持身材吧!


更别提那些托人情、拉关系的事儿了,他一律不感冒。


他当了中尉以后啊,更是大力整顿法纪,严格执行法律进行赏罚。


就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心想:你们这些权贵也得给我老实点!


那些列侯和宗室皇族见了他啊,都得侧目而视,背地里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苍鹰”。


这苍鹰啊,就是形容他铁面无私、目光锐利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啊,这郅都虽然严厉了点儿,可也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在啊,那朝廷的法纪,才得以严明不是?


要是都像窦婴那样,只会劝谏不干事的话,那这朝廷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吧!


转眼又是一年,话说公元前149年的夏天啊!


哎呦,那时候可热得跟烤炉似的!


可就在那年四月二十三日,景帝突然下旨大赦天下,给老百姓们送了个超级大礼包!


这感觉就像你老板突然冲进来大喊:“今天提前下班,全员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去!”


哈哈,这一下子全天下的百姓都乐开了花!


不过啊,那时候的日子可真不好过。


地震一个接一个,震得人们怀疑人生,简直比现在的股市还刺激!


特别是衡山国那一带,我的天呐,冰雹砸得跟不要钱似的,直径一尺八寸啊!


想想看,那冰雹比咱们家锅还大,砸头上还了得?


直接送你去见阎王爷了!


人胶在惶恐中日子也过得很愉,马上到了公元前148年的春天。


二月份的时候,匈奴那群野蛮人又开始作妖了,居然敢跑到咱们燕国的地盘上撒野!


这就像你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呢,突然有人冲进来抢你的肉,这能忍吗?


绝对不能忍啊!


紧接着三月份,临江王荣这哥们儿,也是个作死小能手。


居然把太宗庙的围墙给拆了,盖自己的豪宅!


结果被抓去中尉府喝茶了。


你说这哥们儿是不是傻?


贪图一时爽快,连老祖宗的地盘都敢动,这不出事才怪呢!


他想写封检讨书给皇上认个错,可那中尉郅都就是不给他笔和纸。


这跟现在小孩手机,被没收了一样悲催啊!


后来还是魏其侯偷偷派人,给他送了纸笔进去。


可这临江王写完检讨书一想,这事儿也太丢人了,于是一狠心就自杀了。


哎哟喂,你说这是何必呢?多大点事儿啊!


窦太后听说这事儿后气得不行,直接给中尉郅都定了个罪名就给砍了。


这可真是一报还一报啊!


你不给我孙子活路,我也让你活不长!


所以啊,你看那年头,真是啥事儿都有。


皇帝、诸侯、匈奴、冰雹全都搅和在一起了,比现在的八卦新闻还精彩呢!


夏天四月份的时候,西北的天空突然冒出一颗异星,就像是哪个大明星突然闪亮登场,把大家都给震惊了!


与此同时,景帝这边也没闲着,忙着给两个皇子封王,刘越成了广川王,刘寄成了胶东王,这两个皇子乐得合不拢嘴,像是中了大奖似的。


转眼到了秋天,九月三十日那天,突然间天昏地暗,日食出现了!


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不是老天在给谁使眼色呢?难道是在暗示什么大瓜要来了吗?


那时候啊,梁孝王跟景帝可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弟,关系好得不得了!


平定吴、楚叛乱的时候,他立了大功,被赏了天子才能用的族旗,还有成千上万的车马随从,出门那叫一个威风!


清道戒严,排场大得吓人,简直比现在的什么什么出行还要拉风!


这梁孝王啊,特别宠信羊胜和公孙诡这两个小子,还任命公孙诡当中尉。


这俩人啊,一肚子坏水,整天给梁孝王出些奇诡不正的主意,就想着怎么怂恿他争抢景帝的皇位。


那时候栗太子被废了,窦太后就想让梁王来当接班人,还特意在酒桌上跟景帝提这事儿。


她老人家说:“你坐着大驾和安车,让你弟弟梁王坐你旁边咋样?”


景帝一听,心里那个郁闷啊,心想:“这事儿哪能这么办?”


但嘴上还是答应着:“好,好。”


估计心里已经在骂娘了。


等喝完了酒,景帝就去问大臣们的意见。


大臣袁盎等人一听这事儿,都摇头说:“不成,不成!想当初宋宣公不传位给儿子,传给弟弟,结果搞得五代人都乱哄哄的。小处不忍心,会伤了大义啊!”


所以窦太后的意见,就被搁置了,梁王继承帝位这事儿,也就没再提。


估计梁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都碎了吧!


后来梁王还不死心,又上书给景帝说:


“哥啊,你给我条道儿,直通太后住的长乐宫呗,我自己派梁国的士兵修条甬道,这样方便我去看望太后。”


袁盎等大臣一听这事儿,又来了,都纷纷建议景帝别批准。


哎呀呀,这梁王可真是痴心妄想啊!


结果呢,景帝也没答应他的请求。


这可把梁王气得够呛,但也只能干瞪眼了!


估计他心里在想:“这下可咋整啊?皇位没捞到,还被大臣们给鄙视了。”


您瞧瞧这皇室里的事儿啊,真是比咱们平常人家复杂多了!


兄弟之间为了个皇位,争得你死我活的,有啥意思呢?


还不如咱们老百姓过得自在舒坦呢!


看看这些皇子们,为了皇位斗得跟乌眼鸡似的,真是让人同情呀!


人生意义可不是争来斗去。


这梁王啊,真心是个搞事儿小能手!


心里憋着火儿,恨上袁盎和那些碎嘴子大臣,这该咋释放这股劲儿呢?


于是他叫来了两个小跟班儿,羊胜和公孙诡,偷偷摸摸地派出刺客去“解决”袁盎和那些多嘴的家伙们。


结果呢?十几个倒霉鬼就这么匆匆忙忙,去见了阎王爷。


可这刺客啊,简直比幽灵还难捉摸,就是抓不住。


景帝心里那个郁闷啊,心想这事儿肯定和梁王脱不了干系。


于是呢,景帝就派出田叔和吕季主,这对神探搭档,直奔梁国去查案。


他们的任务呢?


就是把公孙诡和羊胜,这两个小捣蛋给揪出来。


可这俩小子贼溜得很,一转眼就躲到梁王的后宫去了,好像在玩捉迷藏似的。


朝廷的使者们,那是一个接一个地,往梁国狂奔啊,催得比送外卖的还急。


那些二千石官员们,被问得头都快炸了,简直就是逼问大会现场版。


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他们带着人马,全国大搜捕,结果忙了个底朝天,连公孙诡和羊胜的影子都没找着,简直比找彩蛋还难!


这韩安国也是不能人儿,他打探到公孙诡和羊胜,就藏在梁王宫里。


于是,他一脚就踹进了梁王的宫殿大门,跟个泪眼汪汪的小媳妇似的哭诉起来:


“大王啊,您这脸上无光,咱们做臣子的心里能舒坦吗?


臣子可是要替您分担这份丢人的啊!


现在抓不到那俩小兔崽子,我干脆跟您来个告别仪式,您赐我一死得了!”


梁王一听这话,差点儿没从龙椅上摔下来,连忙摆手说:“哎呀妈呀,韩爱卿啊,不至于不至于!”


韩安国一听这话,更是哭得像个泪人儿了:“大王啊,您好好掂量掂量,您跟皇上的关系,比起皇上和临江王来,哪个更亲密呢?”


梁王挠挠头,想了想说:“那肯定是,我跟皇上,不如临江王亲啊。”


韩安国继续哭诉:“临江王那可是皇上的心头肉啊,还做过太子呢!


结果就因为一句话说得不对头,就被废为临江王;


后来又因为,修个宫殿占了块地儿,被逼得在中尉府抹了脖子。


您说这是为啥呢?


还不是因为皇上治理天下,得公平公正,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坏了公事儿嘛!


现在您这个大诸侯啊,被那些奸臣给蛊惑了心智,居然敢违抗皇上的禁令,扰乱国家的法律秩序。


皇上看着太后的面子,才没忍心办您;


可太后她老人家,天天以泪洗面啊,就盼着您能回心转意呢!


您要是再这么执迷不悟下去啊,万一太后有个好歹的,您还能靠谁呢?”


话还没说完呢,梁王已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了。


他一边擦着大鼻涕,一边跟韩安国赔罪说:“韩爱卿啊,你说得对!我这就把那俩小子交出来给你处置。”


说完,就下令让羊胜和公孙诡自杀谢罪了。


然后把尸体往朝廷一送:嘿您瞧好儿了吧!


这事儿传到景帝耳朵里之后啊?


景帝那个气啊!心想这梁王咋就这么能作妖呢?


以后可得吸取教训,好好管教管教,这熊孩子!


话说那梁王啊,心里慌得,跟只掉进热锅的蚂蚁似的,为啥呢?


这货派人去刺杀了袁盎和其他大臣,结果这事儿闹得比网红还红,整个朝廷都知道了。


他琢磨着,这事儿要是被揭了老底,自己那脑袋,可就得像切瓜一样搬家了。


于是啊,他就把邹阳这个嘴炮达人派出去,一路小跑直奔长安,找皇后的哥哥王信求救,邹阳那得赶紧跑呀,不然中间就出差子了,怎么办。


于是一路上,他比跑男还拼。


邹阳一瞅见王信,立马开启了他的演说家模式。他一脸焦急地说:


“哎呀,王大人啊,您得救救梁王啊!


您妹妹在后宫里,那可是红得发紫,比流量小生还火。


可是您呢,行为上却有点放飞自我,这要是被太后知道了,她老人家一生气,那可就麻烦了。


现在袁盎被杀这事儿,要是被深挖下去,梁王肯定得玩完。


到时候太后怒火中烧,那您可就成了靶子了。


我私下里可是为您捏了把汗啊!”


王信一听这话,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跟触了电似的。


他赶紧问:“那该怎么办才好啊?”


邹阳一看有戏,立马趁热打铁说:


“您要是能好好劝劝皇上,让他别再深究梁王的事儿,那您可就是立了大功了。


太后肯定会感激您的,您妹妹在后宫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直接晋升为后宫一姐。


这样一来,你们家的荣宠就像开了挂一样,稳如金城了。”


王信听了这话,心里头那个美啊,简直就像喝了一大堆蜜糖,甜得都要腻了。


他赶紧问:“那我该怎么劝皇上呢?”


邹阳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您就跟皇上说,当初舜的弟弟象整天想着要杀死舜,但是舜做了天子之后,却没有计较过去的恩怨,反而把象封到了有卑。


这就是仁义的表现啊!


皇上要是也能像舜一样对待梁王,那可就是天下人的楷模了,直接可以登上感动大汉年度人物了。”


王信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跟打了鸡血似的。


他找了个机会,就入宫去跟景帝说了这番道理。


景帝听了之后,心里头的恼怒也稍微化解了一些,毕竟嘛,这梁王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弟弟,要是真的把他给办了,那也太不近人情了,说不定还会被太后老妈子,给骂个狗血淋头。


于是啊,这事儿就这么暂时搁置了下来,没有再深究下去。


这邹阳啊,也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家伙,一张嘴就把王信给忽悠瘸了,让他去劝皇上,别再追究梁王的事儿。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