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93 梁孝王太嚣张

作者:叶还生

这文帝呀,一屁股坐在龙椅上就是整整二十三年呐!


这期间哈,你看那宫殿、园林、豪车、仪仗队,还有那些个华丽丽的服饰器具,愣是啥新鲜玩意儿都没添上。


反倒是啊,那些让老百姓头疼的禁令,他大手一挥就给整没了,老百姓们可乐开了花!


有一次哈,文帝大佬突发奇想,想修个露台来耍耍,就把工匠们叫来问问价钱。


工匠们一合计,说得要一百斤黄金呐!


文帝一听,哎哟妈呀,这一百斤黄金,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收入,才这么点儿。


他想呀,我这住着先帝的宫殿,心里本来就挺过意不去的,再修个露台,那岂不是让人家戳我脊梁骨啊!


算了算了,不修了不修了,咱得低调点儿。


再说说文帝的穿着哈,他可真是个节俭的典范呐!


自己穿着粗布黑衣裳,就连他宠爱的慎夫人呐,穿的衣服也是短到连地板都亲不着;


那帷帐呐,也是素得跟白纸似的,连个花纹儿都没有。


他这么做呐,就是为了给天下人树立个榜样,让大家伙儿都知道节俭的好处,别整天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修建霸陵那会儿,文帝大佬发话了:“都他喵的用陶器啊,金银铜锡那些个花里胡哨的,装饰都别来!


给我顺着山势建,别堆个老大的坟头,弄得跟个坟头蹦迪场似的!”


王公大臣们听了这话,内心独白都是:“这皇帝咋这么接地气呢?难道不怕被吐槽是土味皇帝吗?”


不过,大家都是在心里狂刷666!


还有更逗的事儿呢!


吴王刘濞这货,居然装病不来朝见。


文帝大佬知道了,不但不生气,还派人给他送去了慰问品——几案手杖啥的。


你说这文帝是不是皇帝界的“送温暖”专业户啊?


简直就是暖男皇帝一枚!


那些大臣们也是挺逗的。


袁盎等人进谏的时候,言辞犀利得跟刀子似的,可文帝大佬呢,总是笑眯眯地听着,然后还给他们点个赞:“说得好,就这么办!”


还有那个张武等人,收了人家的贿赂被发现了,文帝大佬也不生气,反而给他们发奖金,让他们自己去忏悔去。


这操作简直了,就是以德服人啊!


估计那些大臣们心里都在想:“这皇帝是不是吃错药了?咋这么好呢?”


其实文帝大佬就是想让他们知道,做错事儿不仅要挨打,还得自己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儿!


这才是真正的惩罚呢!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来说说新皇帝吧。


话说九月初九那天,太子刘启就乐哈哈地登上了皇位,成了新的一国之君。


这一下子啊,皇太后薄氏,就被尊成了太皇太后,那皇后呢,也就自然而然地升级成了皇太后。


这刘启啊,一即位就给家里的长辈们大派送,这升级的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可真是孝顺得不要不要的!


就在这年的九月啊,西边儿的天上突然冒出一颗异星,把大伙儿吓得一愣一愣的。


那时候的人啊,都迷信得很,一看天上有异象,就以为世界末日要来了。


不过啊,这异星到底是啥意思,咱们现在也说不清了,估计就是天上的神仙们闲着没事,搞个恶作剧吓吓咱们凡人吧。


这一年呢,长沙王吴著也去了西天。


这吴著啊,是个没儿子的主儿,所以他一死,封国就被废除了。


说起来啊,这长沙王吴著的祖宗吴芮,那可是高祖皇帝眼中的大红人啊。


想当年,高祖皇帝还特地给御史下令:“长沙王吴芮对朝廷忠心耿耿,应该写入令中,特封为王。”


这可是多大的荣耀啊!


可惜啊,到了孝惠帝和高后统治时期,吴芮的两个庶子就被封为列侯了。


这两个庶子啊,传了几代之后就没了踪影,估计是被哪个山沟沟里的妖怪给抓去当压寨相公了吧。


再到了汉景皇帝前元年。


就是公元前156年的冬天,十月份的时候,丞相申屠嘉等大臣们就联名上书了:


“咱们汉朝啊,最牛的要数高皇帝了,圣德最高的要数孝文皇帝了。


所以啊,高皇帝的庙应该做为本朝皇帝宗庙中的太祖庙;


孝文皇帝的庙呢,应该做为本朝皇帝宗庙中的太宗庙。


以后的天子啊,都应该世世代代供奉太祖、太宗庙。


而且啊,各郡和各国的诸侯,也都应该在当地,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


这建议一提出来啊,景帝就立马批复了:“妥妥的!”


这速度啊,简直比现在的快递还快!


哎呀呀,这汉朝的皇帝们啊,一个个都是孝顺的主儿。


不管是给长辈升级,还是给祖宗建庙啊,都是毫不含糊的。


这大概,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不过话说回来啊,这皇帝们孝顺是孝顺了,可也别忘了咱们老百姓啊。


咱们可都等着皇帝老儿发点红包,减点税啥的实惠呢!


转眼又是夏天。


这夏天热得人都快成烤肉了,可咱们的大汉朝皇帝景帝,他老人家可没闲着,忙得不亦乐乎呢!


就在那四月乙卯日,他大手一挥,天下大赦,仿佛给这滚烫的夏天泼了盆凉水,让大家凉快凉快。


不过呢,这景帝可不是只会玩儿的主儿,他还得办正事儿呢,那就是派遣御史大夫陶青,去代国边塞跟匈奴和亲。


你说这和亲就和亲呗,非得搞得跟拍电影似的,跑到边塞去搞个大场面,这不是折腾人嘛!


可人家景帝说了:“这叫礼尚往来,得拿出点诚意来,不能让人家匈奴觉得咱们小气。”


转眼间,五月到了,朝廷又恢复向老百姓征收田税的一半,税率为三十分之一。


这消息一传出来,老百姓们可乐坏了,心想这皇帝老儿总算是良心发现了,知道咱们老百姓赚钱不容易。


可谁曾想,这减税的背后还有个小插曲呢。


原来啊,当初文帝废除肉刑的时候,嘴上说着要减轻刑罚,可实际上呢?刑罚反而更重了!


那些原本判斩右脚的改成了死刑,判斩左脚的改成了笞打五百下,判割鼻子的改成了笞打三百下。


结果呢?这些人被打得死去活来,大多数都没挺过来。


你说这文帝是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儿?


典型的“嘴炮”皇帝啊!


哈哈哈,这一年啊,景帝突然发话了:“这增加笞打数跟直接处死也没啥两样啊,就算小命保住了,人也残废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了,那活着还有啥意思?”


所以呢,他一拍大腿,决定改革:


那原定笞打五百下的罪啊,现在减到三百下;


原定笞打三百下的罪呢,现在减到二百下。


这消息一传出来,老百姓们瞬间感觉天都亮了,心想:


“哎呦,这皇帝老儿终于良心发现了,干了件靠谱的事儿!”


说到这景帝用人嘛,那眼光可不是盖的。


他直接任命太中大夫周仁做郎中令、张欧做廷尉、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做宗正、中大夫晁错做左内史。


这周仁啊,以前就是太子身边的小红人,因为廉洁谨慎,深得皇帝宠爱;


那张欧呢,也曾经在太子宫里混过,虽然是个研究刑名法律的,但为人特别厚道。


景帝一看,这两人不错啊,直接提拔成九卿了。


这张欧做官啊,特别有意思,他从来不会轻易审查别人,总是一副“我是老实人,我不会骗人”的样子。


他的手下们呢,也都觉得他是个厚道的大哥,不敢随便糊弄他。


你看看,这景帝是不是挺会挑人的?


找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人给他干活儿。


这汉朝朝廷啊,简直就像个大家族企业一样,皇帝老儿就像那董事长,得时刻盯着公司的大小事务。


可这景帝呢?


他倒好,一边处理着国家大事,一边还不忘给自己找点乐趣。


这不,他又开始琢磨着怎么给那些大臣们升职加薪,发奖金了。


咱们啊,就坐等看好戏吧!


看看这景帝接下来还能玩出啥新高度来!


咱们来侃侃,那景帝二年的破事儿吧!


公元前155年,那年冬天,冷!


西南方的天空上突然冒出一颗亮晶晶的异星,就像打了个“嗨,我在这儿!”的信号灯一样。


这景帝啊,可真是个能干的主儿,小手一挥,全国二十岁以上的小伙子们,都得去官府报道,登记一下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兵丁,准备随时给国家卖命,什么徭役、兵役啊,统统都得来。


一转眼春天就到了,三月里甲寅这一天,景帝开始给自己的皇子们分蛋糕了,啊不,是分封土地。


刘德成了河间王,刘阏成了临江王,刘馀成了淮阳王,还有那个刘非汝南王,刘彭祖广川王,刘发长沙王,这一下子就把又国家分得跟切小蛋糕似的,一人一块,别抢啊,都有,但都不大大!


夏天也来得挺快的,四月壬午这一天,太皇太后薄氏就驾鹤西去了,估计天上得多了一个保佑大汉的星星,这老太太也算功德圆满了。


六月里,丞相申屠嘉也蹬腿了。


那时候啊,内史晁错总爱找景帝私聊国家大事,景帝也特爱听他扯淡,把他宠得比九卿还得瑟。


晁错这家伙点子多,改了一大堆法令,玩得可嗨了。


丞相申屠嘉就郁闷了,心想这景帝咋就不听自己的呢?


气得直接辞职了,心里那个恨晁错啊,估计晚上睡觉都得咬牙切齿的。


晁错这货当了内史后,觉得内史府的门朝东开不太方便,就搞了个南门。


你猜这南门开在哪儿了?


居然开在太上皇庙外边的空地的围墙上!


申屠嘉一听说这事儿,差点没气死,心想这晁错胆子也太肥了,连宗庙的墙都敢打通,马上就上奏景帝要弄死他。


有人赶紧给晁错通风报信,晁错吓得晚上连觉都不敢睡,直接跑去找景帝求保护。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申屠嘉就一脸正气地奏请诛杀内史晁错。


结果景帝一听这事儿,直接笑场了,说:“这晁错打通的墙,又不是真的庙墙,就是宗庙外边儿的围墙而已,以前那些散官住的地方;再说这事儿也是我让晁错干的,他可没罪。”


丞相申屠嘉听了这话直接无语了,只好忍气吞声地认错。


下了朝之后申屠嘉就跟长史抱怨:“唉呀妈呀,我后悔了啊!咋就没先把晁错给斩了,再去跟皇上说呢?这下好了被晁错给整了。”


说完这话,回到府里申屠嘉就气得吐血而亡了。


这事儿之后,晁错的地位,可就越发稳固了,像个不倒翁似的。


你说这景帝二年,是不是特别热闹啊?


跟演大戏似的!


下面咱们聊聊汉朝和匈奴的“和亲大戏”,还有那位受宠到上天的梁孝王小朋友的嚣张史!


话说啊,这秋天一到,汉朝和匈奴就开始搞起了和亲活动,就像现在咱们说的联姻一样,不过啊,那时候可是政治婚姻,大家都懂的哈!


八月里,景帝这哥们可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一边把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提拔成丞相,一边又把内史晁错给弄成了御史大夫,这官场啊,就像个旋转木马,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来凑热闹!


这时候啊,东北天空上突然冒出个彗星,就像个扫把星一样,老百姓们都嚷嚷着说天象有异,要变天了!


哎呀,这难道是预示着什么大事儿要发生吗?


衡山国那边也不甘示弱啊,紧跟着下了一场大冰雹,直径有五寸那么大呢!


堆积起来最厚的地方达到了二尺!


哇塞,这简直是天降奇观啊!大家都跑出来看热闹,纷纷表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冰雹!


火星逆行靠近了北极星,月亮也反常地经过了北极星的天区,木星在太微星座逆行,这些天文现象让当时的人们都惊呆了!难道真的有什么大事儿要发生吗?


大家都开始猜测起来。


说到大事儿啊,就不得不提这梁孝王了。


这小子可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哦!


从小就受宠得不得了!


封国内有四十多座城呢!


封地还是全国最肥沃富饶的土地!


给他的赏赐多得数不清啊!


府库里的金钱接近了一百万万!


珠玉宝器比京城还要多!


这梁孝王可真是个人生赢家啊!


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他修建了方圆三百余里的东苑,把都城睢阳城扩大得周长七十里!


大规模兴建宫室!


还修建了架于空中的通道!


从宫室连接到平台达三十余里!


这排场简直比皇帝还皇帝啊!


大家都说他嚣张得没边儿了!


他还招揽延聘四方豪杰呢!


像吴地人枚乘、严忌啊,齐地人羊胜、公孙诡、邹阳啊,蜀地人司马相如之流啊都跟随他交游!


每当梁王入朝时啊,景帝都派出使者。持皇帝符节。用四匹马拉着皇帝专用的车辆。到函谷关前迎接他!


这待遇还真是皇帝的亲兄弟啊!


大家都说他受宠得要上天了!


梁王到达长安之后。所受的宠幸无人可比!


进入皇宫,就陪侍景帝乘坐同一辇车,外出就与景帝乘坐同一御车,在上林苑中射猎!


这梁王可真是胆大妄为啊!


借着受宠的机会,向景帝上书,要求留居长安,一住就是将近半年!


他的侍中、郎官、谒者,都在名册上登记,可以出入天子的殿门,与朝廷的宦官没有区别!


这梁孝王可真是个人物!


在汉朝那会儿,可是风头无两!


不过话说回来,这受宠也得有个度,过了头儿可就容易出事儿了。


这不,后来,这梁孝王就因为太过嚣张,被景帝给收拾了。


所以,做人还是得低调点儿好!


别像这梁孝王一样,得瑟过了头,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