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90 文帝的大慈悲心

作者:叶还生

不过,说来说去,得提提那秦朝的时候,有个叫祝官的部门,里面养着一群神秘的秘祝。


这帮人啊,天上一掉个砖头瓦片,他们就忙不迭地,把锅甩给那些臣子们,说是他们把老天爷给惹毛了。


可到了夏天,文帝这老爷子又一拍脑袋,下了另一道诏书:


“朕听说啊,这天道也是个有脾气的,灾啊祸的都是由怨恨闹出来的,福气那可都是德行攒出来的。


话说啊,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的那个春天。


二月十六,皇历上可是个好日子!


文帝这老爷子突然心血来潮,下了一纸诏书:


“朕啊,打算领着全天下的哥们儿姐妹们去种种地,给宗庙里的祖宗们贡献点口粮;


所以啊,百官们犯了错,那其实都得算朕的错。


现在这些秘祝们,天天把锅甩给臣子,这不明摆着说,朕是个缺德鬼吗?


这哪行啊,得把这些秘祝们给废了!”


这文帝老爷子可真是有担当啊!


不过呢,就在这时候,齐国太仓令淳于意这哥们儿,不知咋的就犯了事,被抓去长安的大牢里蹲着了,等着挨板子呢,等着不对肉刑呢。


淳于意这哥们儿,有个孝顺的小女儿叫缇萦,这姑娘可真是拼了啊!


她直接给文帝上书:“我父亲当官那阵儿,齐国人都夸他清廉得像朵白莲花;


现在他犯了事,按法律得肉刑。


可是啊,人一死那可就回不来了,肉刑那胳膊腿儿也接不上了。


就算他以后想重新做人,那也没戏了。


所以啊,我愿意进宫去当个丫鬟,给我父亲赎罪,让他有机会重新做人。”


那什么是肉刑呢!


肉刑,其狭义上指括黥、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


黥就是脸上刺个字,象林冲宋江一样;劓就是割鼻子,刖就是斩掉脚,宫就是噶了成太监,大辟就是死刑。


有时肉刑也指死刑以外的其他刑罚。这种刑罚的特点是刺字,割零件,残害人体。


咱们接着说淳于意的女儿。


这缇萦姑娘可真是有魄力啊!


她这一上书,不仅把她父亲给捞了出来,还让文帝老爷子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从此以后啊,文帝就开始对那刑罚制度,进行了大改革,废除了那些残酷的肉刑,提倡大家都来做个有德行的好人。


这可真是皆大欢喜、普天同庆啊!


贪官们要感谢缇萦姑娘!


这是因为,文帝老爷子是一位心慈手软的大佬啊!


他瞅见了那缇萦小姑娘的孝心,内心犹如被一群小猫狂抓乱挠,简直是蓝瘦香菇啊!


五月的某天,文帝突然一拍那圆润的大腿,豪情万丈地下了一道诏书。诏书上洋洋洒洒写道:


“《诗经》里可有说过啊,‘那些开明的君主,把百姓当成亲爹妈一样疼。’


可现如今呐,人们稍不留神犯了点儿小错,


咱们的官府啊,还没来得及给人讲道理呢,


就急着把人往死里整,弄得那些真心想改过自新的人都无处安身。


朕看得都快心疼死了!


特别是那肉刑,艾玛,太吓人了,直接就把人手脚给剁了、皮肤给毁了,一不小心还可能让人家断子绝孙!


这得是多么丧心病狂、多么丧尽天良啊!


难道这就是咱们当父母官,应该干的事儿?


绝对不行,咱们得废除这缺德的肉刑,换个温柔点儿的惩罚方式。


还有啊,以后谁再犯罪,咱们得根据他们的罪行轻重,


只要他们不撒丫子跑路,蹲个大牢几年,就给他们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让他们回家种地去。


赶紧麻溜地,把这条法令给朕制定出来!”


这文帝老爷子一番话下来,虽然带着点东北大碴子味儿,但意思可是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


就是要废除那丧心病狂的肉刑,给犯罪的人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


不得不说,这文帝老爷子可真是位宅心仁厚,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啊!


咱们得给他点个赞!


比起那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的“整人”新法,文帝老爷子也只能笑哭了!


我们来说一说这两货。


说起那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这二位可是狠人,专门负责整人玩!


在朝廷里,他们可是大佬级别的存在,跺跺脚,朝廷都得抖三抖!


这不,他们觉得法律条文有点儿无聊,于是联手整了个新法奏折,想给文帝老爷子找点乐子。


奏折上写的那叫一个精彩,我给大家翻译翻译啊:


以前那些犯了小错,被判髡刑的家伙们,现在别想着剃个头就完事了,得换个新工作——去干城旦和城旦舂的苦力活!


那些被判了黥髡刑的,也别想闲着,给他们钳上个大铁环,照样去干苦力!


哈哈,这下子可有得玩了!


还有那些被判劓刑的,咱们给他们来点儿刺激的,改为抽三百下鞭子!


左脚不保的,那就得抽五百下了,让你们尝尝什么叫痛不欲生!


右脚不保的,还有那些杀了人之后,先去官府自首的,以及那些贪官污吏,监守自盗的小子们,


要是再敢犯点儿小事儿,那就别客气了,直接拉到大街上斩首示众!


让百姓们看看,这就是犯罪的下场!


不过啊,那些已经被判为城旦,城旦舂的罪犯们也别太绝望了,


只要你们老老实实服刑,到了一定年数,咱们还是会赦免你们的。


毕竟啊,咱们新法也是有人情味的嘛!哈哈!


文帝老爷子看了这奏折啊,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心说这俩大臣也太会整人了,这新法既严厉又搞笑,简直就是朝廷的一大乐事啊!


于是大手一挥,就批了个“同意”!


从此以后啊,这新法就在大汉朝廷,上上下下开始实施了。


那些罪犯们听了这新法啊,有的哭爹喊娘,求放过啊;


有的却是暗自庆幸,觉得捡了条命。


而那些百姓们呢,则是议论纷纷啊:有的说这新法好,让罪犯们罪有应得;有的说这新法狠,让罪犯们生不如死。不过话说回来,这新法到底是好是坏,那还得看以后的效果如何了。


总之,这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提出的这新法,可真是给大汉朝廷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啊!


也让咱们普通百姓,看到了朝廷整治罪犯的决心和手段!


以后可得小心点儿别犯法了哦!


不然啊,下一个被整的可能就是你呢!


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整,下一年竟然是个“无刑之年”,还唱了一曲“农田免税”大狂欢!


怎么回事呢!


文帝老爷子其实也有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面,这哥从小就谦逊,老了还像个刚出道的小鲜肉。


所以边上的将相大臣呢,都是跟着文帝一路打拼,披荆斩棘的老江湖了,虽然文采谈不上啥,但个个都是实打实的老实人。


这君臣一伙儿,天天就盯着那让秦亡国的破政,当成反面教材猛啃,研究着,咋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得,既宽松又有爱。


一提到过错,这群人都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觉得这简直有伤风化。


这风气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席卷全国,那些互相揭发,攻讦的破事儿,瞬间就成了过眼云烟。


官员们都安安心心地,蹲在自己的小位子上,仿佛屁股上粘了胶水;


老百姓也乐呵乐呵地,过着小日子,仿佛天天都是过年。


国库里的存粮和钱财,就像雨后春笋般,蹭蹭蹭地往上涨,人口也跟着一路飙升。


社会风气变得淳朴厚道得,让人怀疑人生,法律宽松得,就像穿了个大号的裤子。


有犯罪嫌疑的,基本都从宽处理了,仿佛法官们都变成了观音菩萨。


所以啊,那时候刑罚用得特别少,


这一年竟然全国才审了四百个案子,简直就是“无刑之年”嘛!


估计狱卒们都得闲得蛋疼。


六月里的一天,文帝突然发了个大招——诏书!


诏书上说:“这农业呀,就是咱们天下的根基,没啥比这个更重要了。


可现在那些辛辛苦苦种地的农民,还得交租税,这简直没天理啊!


这跟他们去做工、经商有啥区别?


这鼓励农业的政策明显不够给力啊!


咱们得免除农田的租税,让那些农民兄弟们,也能过上几天舒心日子!”


这诏书一发,全国上下真正的炸锅了!


农民兄弟们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捡了个大元宝,直夸文帝老爷子是他们的贴心人呐!


估计那时候的文帝老爷子,心里也美得跟朵花儿似的,暗想:“这回可算是做了件大好事儿,农民兄弟们,终于能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了!”


于是乎,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仿佛过年一样热闹。


这就是文帝老爷子的“无刑之年”与“农田免税”大狂欢!


话说啊,在文帝十四年,也就是那个公元前166年的冬天。


匈奴的老上单于这哥们,哎呦喂,双来闹事了。


他带着十四万小弟,就像狂风扫落叶一样,嗖地一下就攻入了朝那县和萧关。


可怜的北地郡都尉孙啊,不仅丢了性命,连百姓和牲畜财产,都被抢了个底朝天,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匈奴骑兵们,更是一路嚣张得不行,直接杀到了彭阳县,还派了奇兵深入腹地,把回中宫给烧了个精光。


那些侦察骑兵,更是胆大包天,居然跑到了雍地的甘泉宫附近,瞎溜达,这是要搞事情的节奏啊!


这消息传到文帝耳朵里,可把他给惹毛了。


立马就任命了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征发了一千辆战车,十万会骑马的小弟,就在长安附近摆开了架势,准备给匈奴来个迎头痛击。


文帝还分别派了昌侯卢卿、宁侯魏和隆虑侯周灶,这几位老哥们去屯守上郡、北地郡和陇西郡。


这可谓是布下了天罗地网,让匈奴插翅难飞!


文帝这人啊,一下子成了个热血汉子,亲自去慰劳军队,操演军队,颁布军事训令,奖赏将士。


他甚至还打算,亲自提刀上阵,去征伐匈奴,这勇气也是可嘉的。


可群臣们一听这消息,都吓得腿软,纷纷劝阻他。


文帝这倔脾气一上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估计连他妈的话都不想听了。


可是不听不行。


最后还是皇太后出马,坚决阻止了他这危险的念头,毕竟亲儿子不能坑啊!


于是啊,文帝就任命了,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为将军,让他们去迎击匈奴。


匈奴回去了,文帝没事了,就想上街溜达了。


他坐在那辆金光闪闪的辇车里,就像个大老板出巡似的,悠哉游哉地晃荡在,中郎官府的附近。


眼睛一瞥,哟,看到郎署长冯唐老爷子正站在那里呢!


文帝老爷子随口就搭了个讪:“嘿,老哥,你是哪里混的啊?”


冯唐一听,这文帝老爷子挺逗啊,就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慢悠悠地说:


“我祖上可是赵国的大户人家,后来我爹觉得代国风水不错,就搬家了,所以我现在也算是半个代国人啦!”


文帝老爷子一听,乐了:“哎呀,老乡呀,我也是代国出来的人啊!


我在代国那阵子,有个尚食监叫高祛的家伙,天天跟我吹嘘,赵国有个叫李齐的将军,说是牛逼得不行,跟秦兵在钜鹿城下打得火花四溅。


搞得我现在每次吃饭,心里都想着那场大战呢!


老哥,你知道吗?”


冯唐微微一笑:“李齐那小子确实不错,不过要是论打仗,他跟廉颇、李牧那两位比起来,可就有点小儿科了。”


文帝一听,激动地拍起了大腿:“妈的,我就是得不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猛人啊!


有了他们,我特喵还怕什么匈奴入侵啊!”


冯唐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陛下啊,就算你真的得到了廉颇、李牧那样的猛将,恐怕也用不了他们啊。”


文帝老爷子一听这话,差点没从辇车上摔下来,心里嘀咕着:“这老冯头儿几个意思啊?难道我这堂堂文帝还用不了几个人才?”


不过他也知道冯唐这话里有话,于是就开始琢磨起来。


这冯唐可真是个妙人啊,一句话就把文帝给整懵逼了。


不过文帝老爷子也不是吃素的,知道冯唐这话里有玄机,于是就留了个心眼儿。


结果呢?


后来,这冯唐还真给文帝推荐了个牛逼哄哄的人才,帮了他大忙。


所以啊,这识人用人啊,还真是一门技术活呢!


不过现在嘛,这文帝老爷子脾气真爆了!


他一听冯唐那话,当场就炸毛了,起身袖子一甩,气呼呼地回宫去了。


过了好半天,才又想起来召见冯唐,一脸的不爽,就开始责备了:“我说老兄啊,你咋就那么不懂事儿呢?非得让我当众出丑是吧?就不能挑个合适的时机说吗?”


冯唐这老头儿也是挺逗的,听了文帝的责备,也不带怕的,反而笑嘻嘻地回答说:


“嘿嘿,陛下啊,我就是个乡下来的土老帽儿,哪懂得你们那些弯弯绕绕的忌讳啊?”


这话一说出来,文帝也忍不住乐了,心想这老头儿还挺有意思的。


文帝心里还是挂着匈奴那摊事儿,于是又瞅着冯唐问:“我说老兄,那你觉得,我咋就不能用廉颇和李牧那样的大将呢?”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