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84 贾谊的大道理

作者:叶还生

贾谊说,哈哈,咱们来聊点“陈年老酒”,说的都是那些昔日牛气冲天的诸侯王们,整的幺蛾子。


瞅瞅那长沙国,人口薄薄的二万五千户,想当初高祖封王时,长沙王吴芮的功劳,简直就像萤火虫屁股上的那点亮光,微弱到不行。


可现在您瞅瞅,他这封国还不是稳如老狗,跟朝廷的关系虽说像远房亲戚,但忠诚度绝对杠杠的。


您说这是咋整的?


还不是因为吴芮这哥们,跟其他诸侯王比起来,简直就是股清流,再加上他那小国就像个弱鸡,不乖乖听话还能咋地?


想象一下啊,如果当初给樊哙、郦商、周勃、灌婴这几位大哥,一人划拉几十座城池,让他们也过把王瘾,哎哟妈呀,现在恐怕连渣都不剩了。


再比如说,像韩信、彭越这种猛人,就给他们个彻侯的帽子戴戴,让他们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说不定现在还能在某个犄角旮旯里蹦跶呢。


说到这里啊,咱们就明白了,治理天下这活儿,说白了就是玩心理战:


想让诸侯王们像哈巴狗一样忠心,您就得让他们都跟长沙王似的,国力弱得跟小鸡仔似的,这样就翻不起啥大风浪;


想让臣子们不遭砍头之祸,那就得跟樊哙、郦商他们学学,知道啥时候该怂退;


想让这天下长长久久,和和美美,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封几个诸侯国,然后把他们的实力,都削得像萝卜头一样小。


这样一来,诸侯国弱了,就好比一群小绵羊,赶哪儿去哪儿,让他们遵守礼义还不是小菜一碟;


封地小了,心也就没那么野了,跟个宅男似的,宅在家里哪儿也不想去。


这么一来啊,全国的形势就变成了:


身子指挥胳膊、胳膊指挥手指,一层管一层,诸侯王们一个个都变成了乖宝宝,老老实实听天子的话。


再把那些大的诸侯国,像齐、赵、楚这种大块头,都拆分成一群小矮人,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按个头大小排队继承。


分到最后,土地都分完了,也就没啥好争的了,大家一人一个小板凳,坐那儿数星星玩吧。


可有些诸侯国呢,分是分了,国王的子孙却少得可怜,这咋办呢?


嘿,别急,先把小国架子搭起来,封君的位置留着空缺,等他们生了孩子再往上填。


至于那些原本属于诸侯国的土地和百姓嘛,天子大人可是一个都不抢哦,就为了让这天下太太平平的。


要是真能做到这一步啊,哪怕让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当皇帝,这天下也能稳稳当当地转。


哪怕皇帝翘辫子了,留个遗腹子在肚子里蹦跶呢,群臣们朝着先帝的衣物拜拜三下,这天下也就不会乱成一锅粥了。


这样一来啊,皇帝在世时,能把国家治理得服服帖帖的,后世人也得竖起大拇指夸他一句:“这哥们,真圣明!”


可话说回来啊,您说陛下他怕啥嘞?


咋就迟迟不肯动手这么干呢?真是让人琢磨不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这天下大势啊,简直就像个人得了大象腿病似的。


您瞧瞧,那小腿啊,肿得跟腰似的粗,活脱脱一个行走的火腿肠;


那脚趾头呢,跟大腿比都不带怕的,简直要逆天了!


平日里想屈个指,伸个腰,那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儿,累得跟狗似的。


要是那一两个脚趾头抽个筋儿,疼个啥的,哎呦妈呀,那全身都得跟着遭罪,简直比“葛优瘫”还瘫!


现在啊,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这病啊,就快要升级成“绝症”了。


到时候啊,就算是华佗再世,扁鹊附体,恐怕也是干瞪眼儿,没辙儿了。


而且啊,这病啊,还不仅仅是浮肿那么简单,它还附赠“脚掌反转”特技,走路都得倒着来,简直比杂技还杂技!


您看那楚元王的儿子,跟皇帝陛下称兄道弟的;


可现在的楚王呢,却成了陛下堂兄弟的“孙砸”了。


这关系啊,比远房亲戚还远房。


再说那齐悼惠王的儿子,跟陛下亲得跟啥似的;


可现在的齐王呢,却成了陛下侄子的“曾孙砸”了。


这血缘关系啊,比水还淡,都快成“陌生人”了!


您说这陛下亲近的人吧,有的还在打酱油呢,这天下啊,就还没稳固下来。


可那些跟陛下血缘疏远的人呢,有的却已经手握大权,位高权重了,开始对天子的宝座垂涎三尺,图谋不轨了。


所以啊,我才说这国家形势之险恶啊,简直比人得了浮肿病,还惨;还得忍受脚掌反转的特技折磨呢!


我所说的这些话,应该为之泪奔的啊,无语凝噎,天下大病啊!、


这天下大势,活脱脱一个“倒栽葱”!


这天子呢,就好比是这天下的“大脑袋”,您想想,那得有多尊贵啊!为啥这么说呢?


天子啊,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大老板”,得时刻保持威严,不能丢面子啊!


再说那四方部族,被称为蛮夷的那些家伙,简直就是天下的“脚丫子”嘛!


您可别觉得我瞎扯,这都是有原因的。


您看他们那卑贱的样儿,跟臣属一个德行,整天就知道抢地盘,劫掠老百姓,无恶不作!


最让人气愤的是,他们还对咱们汉朝廷那么不敬,可咱们呢,还得年年给他们送黄金、丝绵和那些好东西。


您说这气不气人?


这简直就是“脚丫子”踩在“大脑袋”上了嘛!


这样倒吊着,谁看了都得“捂脸”啊,更别说解救了。


国家沦落到这地步,您还能说咱国家有贤人吗?


唉,想想都让人“泪奔”啊!


再说说咱陛下吧,现在可真是个奇葩的时代。


您看他不去打那些强敌,反倒跑去猎野猪;


不去抓那些造反的盗贼,反倒去抓兔子。


整天就知道沉湎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娱乐里,根本不想着怎么去消除大患。


您说这威德声望,本来可以远播四方的,可是现在呢?


距离长安,就那么几百里远的地方,朝廷的威望和政令,就完全没效力了。


这简直就是让人看了想吐血啊!


这样的国家,您说值不值得为之流涕悲伤呢?


现在这年头啊,老百姓的房子可真是逆天了!


您看那墙壁,居然能用皇帝的龙袍料子来装潢,这不是活脱脱一个微缩版皇宫吗?


哈哈,笑死人了!


再瞅瞅那些唱戏的,做那行的,一个个打扮得跟皇后似的,头顶凤冠霞帔,就差没在脸上写“我是后宫娘娘”了。


这世界是不是疯了啊?


更逗的是,那皇帝老儿居然穿着粗布黑衣,倒像是去体验民间生活了。


可那些富民呢?家里摆得比皇宫还奢华,墙壁上挂满了锦绣图案,这是要跟皇室比阔气吗?


啧啧,真是“土豪金”无处不在啊!


天子的皇后那点儿小边饰,现在居然被平民百姓的小妾,拿去装饰鞋子了,这不是摆明了跟皇室叫板吗?


说到实际问题嘛,这一百个人,累死累活织出来的绸缎,还不够一个土豪穿在身上的呢!


想让所有人,都穿上暖和的衣服?


别开玩笑了,这比让猪上天还难!


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啊,一个农夫种一年的地,结果十个人来抢食吃。


想让所有人都不挨饿?


嘿嘿,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这老百姓们啊,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


这种情况下,您还想让他们规规矩矩,不做坏事?


告诉您吧,那比登天还难!


我们拿前朝来比个例子。


聊聊这商鞅兄弟啊,这货可真是把仁义礼智信,全都当球踢了,满脑子都是咋搞大事情,往前冲啊!


瞧瞧他那新法,才在秦国折腾两年,就把那儿的风俗,搅得比鸡蛋汤还乱,真是能闹腾,跟个猴子大赛似的!


秦国那旮旯,家里有点儿银子的,儿子一长大,便忙不迭地跟爹妈分家,那速度比抢红包还快,生怕多待一秒钟,就要交税似的。


穷的呢,儿子一成年,就得出去,给人倒插门当赘婿,唉呀妈呀,这都是啥操作啊!


还有更绝的,儿子给老爸递个锄头,那脸上的表情,活像欠了他个几百万似的;


老妈想拿个扫把簸箕,儿子立马翻脸,比翻书还快,开口就骂,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妈是他前世仇人。


这儿媳妇也是了不得,抱着吃奶的娃,就跟公爹平起平坐,那婆婆要敢跟她掐一架,她估计能把房顶都给掀了。


这秦人呐,现在就剩下疼儿子和捞钱,这两件事了,你说这跟禽兽还有啥两样呢?


您瞅瞅现在,秦人那些个臭毛病,还愈演愈烈了呢,一个个都不要脸,不顾臊地瞎闹腾。


做事儿也不想想,合不合适,应不应该,就只惦记着,能不能有好处捞。


现在这世道啊,甚至连亲儿子,都敢对老爹老妈动刀子了,简直是丧尽天良啊!


那些个朝廷大臣呢?


嘿,别提了,整天就盯着那点儿破文书报表,对这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象,连个正眼都不带瞅的,好像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似的。


要我说呀,这整治风俗,引导百姓向善的事儿啊,可不是那些酒囊饭袋的官吏能干的。


他们啊,就会干点儿,抄抄写写的,琐碎事儿,真正的治国理政,他们可是一窍不通。


我说陛下您呀,咋就不着急上火呢?


我可是真心为您捏把汗啊!


咱们得火速确立个像样的制度啊,让君主有君主样儿,臣子有臣子样儿,大家都各就各位,秩序井然。


这样啊,才能让那些父子六亲,都回到他们该待的位置上嘛!


这制度一旦确立了呀,后世子孙就高枕无忧了,君主们也有现成的套路可循了。


要是不搞定这根本制度啊,那就跟蹦极不带绳似的。


这是玩儿命呐!


贾谊说:话说啊,那夏、商、周三朝的天子们,皇位一传就是几十代,简直就像王者荣耀里的,永恒钻石一样,坚不可摧。


可是啊,到了秦朝,那天子之位传到二世就OVER了,快得就像“闪现”技能一样,一溜烟儿就没了。


你说这人性啊,其实跟吃鸡游戏里的玩家差不多,为啥那夏、商、周的天子们能吃鸡成功,稳坐皇位长久长久,


秦朝的天子就落地成盒了呢?这里面的原因啊,得好好琢磨下,简直比解谜游戏还难。


这些道理,得从古代那些英明的君主说起。


说,太子刚一出生啊,就得按照“王者操作”来对待。


那些官员们啊,一个个穿得比皮肤还华丽,庄重得不得了,跑到南郊去举行个开黑大礼。


经过宫门的时候呢,得恭恭敬敬地下车,就像下车打卡一样;


经过宗庙的时候呢,得小步快走,表示参团积极。


所以啊,这太子从小儿开始,就已经在接受道德礼义的“训练营”了。


等到太子长大一点儿,开始懂点事儿了,那些三公、三少等官员们啊,就开始用“孝、仁、礼、义”这些“大招”去教育他。


把那些奸邪小人全都赶走,就像“清理挂机”一样,让太子连看都看不到罪恶的行为。


这时候呢,天子还得从全天下的臣民里面,挑选那些为人正直、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博学多识,而且还通晓治国之术的人,让他们去辅佐太子,跟太子一起“开黑”,一起“上分”。


所以啊,这太子从一生下来开始,看到的都是“正事儿”,听到的都是“正言”,做的也都是“正道”。


他身边围着的呢,全都是“正人君子”,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


整天跟这些人混在一起啊,他的思想言行还能不正吗?


那可就难了!


这就像是生长在齐国的人,不可能不会说齐国话一样;


如果经常跟不正的人,在一起呢,就会变成不正的人,就像是生长在楚地的人,不会说楚地方言一样,这是给“带偏”了。


孔子老先生曾经说过啊:“从小养成的性子,就如同天性一样,自然而然;习惯了,就如同本来如此一样,理所当然。”


所以,这学习礼义,跟开发智力,得同步进行才行啊;


接受教化,跟思想见解,得一起形成才行啊。


这样一来呢,道德礼义观念,就如同“天赋技能”一样,自然而然地,深入骨髓了。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