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63 冒顿单于会射箭

作者:叶还生

话说那冒顿单于,这哥们儿可狡猾,象狐狸一样,又是匈奴猛男,还会射狂拽酷炫的响箭!


这响箭不但是武力,也是计策,一射出去就嗖嗖作响,比摇滚演唱会还要嗨!


他就靠这响箭,来调教手下那帮骑兵小弟,让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听话的乖宝宝。


他射谁,小弟就得射谁,不听话的,直接嘎了。


有一天,他故技重演。


单于哥们儿说:“都给我听好了,看到我这响箭一出手,你们就得跟着一起放箭,谁特么敢犹豫,我就送他上西天!”


说完,他拿起响箭,嗖地一下,就把自己的宝贝马儿给射中了。


那马儿痛得直接跳起了街舞,可冒顿单于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接着,他又嗖地一下,把自己的心爱妻子也给射中了。


那妻子惨叫一声,直接上演了一出倒地不起的大戏。


周围那些骑兵小弟们看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哪个还敢不跟着放箭?


那些不放箭的,直接被冒顿单于送去了见阎王。


这下子,冒顿单于可就得瑟了,又拿起响箭,嗖地一下射中了头曼单于的宝贝马儿。


那些骑兵小弟们见状,也都纷纷跟着放箭,把那马儿射得像个刺猬一样。


冒顿单于一看,哈哈大笑:“这帮小弟,现在总算是懂事儿了!”


于是,他就趁着和头曼单于一起出去打猎的机会,拿起响箭,嗖地一下就把头曼单于给射了。


那些骑兵小弟们见状,也都纷纷跟着放箭,把头曼单于给射成了个马蜂窝。


就这样,冒顿单于干掉了头曼单于,还顺便把他的后母、弟弟和那些不听话的大臣们,也都给收拾了。


然后,他就自立为单于,成了匈奴的扛把子。


这冒顿单于真是牛人啊!


他用这响箭训练骑兵,不仅让那帮小弟们服服帖帖,还顺便干掉了自己的对手。


话说那冒顿单于,自从干掉了自己的老爹,自立为王,那可是声名鹊起,但也因此惹上了一堆麻烦。


东胡王这货听说了这事儿,就想着趁机来敲诈一笔。


他派出使者,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大摇大摆地走到匈奴营地,对冒顿说:


“喂,你们单于以前不是有匹千里马吗?我们大王想要,给不给?”


冒顿一听,心里那个气啊,心想:“这东胡王也太嚣张了吧,当我是开马场的啊!”


但他表面上还是装得很淡定,问手下大臣们怎么办。


大臣们纷纷表示:“那可是我们的镇国之宝,怎么能轻易给人?”


冒顿却摇头说:“哎呀,为了和邻国友好相处,一匹马而已,送了就送了呗。”


于是大手一挥,就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


东胡王拿到宝马,那个得意啊,简直就像捡到了金元宝。


没过多久,他又派使者前来,这次竟然向冒顿索要他的宠妃!


冒顿再次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愤怒不已:


“这东胡太过分了!单于,咱们发兵干他们!”


冒顿却微微一笑:“哎呀,一个女人而已,为了和平,送了就送了呗。”


于是,他硬是忍着心痛,把宠妃也送给了东胡王。


东胡王拿到美女,那更是得瑟得不行。


他见匈奴这么好欺负,就得寸进尺,


再次派使者前来,索要匈奴和东胡之间,一块无人居住的荒地。


冒顿再次召集群臣商议,有的大臣说:“那块地反正也没人住,给他们就给他们呗。”


冒顿一听这话,突然大发雷霆:“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轻易给人?”


他下令,将那些说可以给予的大臣,全部拉出去砍了。


接着,冒顿一跃上马,下令全军出击:“谁敢晚出发一步,我就砍了他的脑袋!”


他亲自率领大军去偷袭东胡。


东胡王本来以为冒顿就是个软柿子,毫无防备之心,结果被冒顿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喊娘。


最终东胡被冒顿灭国,家破人亡。


这冒顿单于,先是忍辱负重满足东胡王的无理要求;


然后又出其不意给东胡来了个致命一击。


叶还生说,这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做人做事要有远见和决断力;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大计;更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失去警惕之心啊!


这冒顿单于啊,可真不是盖的!


搞定东胡后,心情就像开了挂,立马就想往西边去刷存在感。


结果呢,一把就把月氏给怼飞了,简直比赶羊还轻松。


然后,他南边逛了一圈,顺手就把黄河以南的娄烦、白羊两位大爷的地盘给收了。


这还没完呢,他又盯上了燕、代那旮沓,一口气就把被蒙恬抢走的匈奴地盘,给夺回来了。


讲真,这冒顿单于的胃口,简直比吃货还大。


收复失地?


那哪够啊!


他还看上了汉朝边关河套以南,那一大片土地,直接一路抢到了朝那县、肤施县。


这时候,汉军跟项羽打得正欢,中原地区被战争搞得一脸懵逼,可冒顿单于却趁火打劫,


势力壮大得不要不要的,手下有三十多万弓箭小哥,整个一霸气侧漏啊!


到了秋天,匈奴兵又跑到马邑,去围韩王信了。


这韩王信呢,也算个聪明人,知道硬拼没戏,就派使者跟匈奴求和。


可汉朝这边也不傻啊,一边发兵救援,一边派人去diss韩王信跟匈奴勾结。


韩王信一听这罪名,吓得脸都绿了,心想:“卧槽,这锅我可背不起!”


于是,一咬牙一狠心,直接带着马邑城投靠了匈奴。


冒顿单于一看这情况,简直乐开了花,立马带着小弟们往南越过句注山,直奔太原。


这群匈奴兵啊,一路烧杀抢掠,简直比土匪还土匪,最后直接干到了晋阳城下。


妈呀,这场面简直了!


冒顿单于这一路打来,简直跟秋风扫落叶一样,挡都挡不住。


可汉朝这边呢?


哎,简直惨不忍睹!


被匈奴欺负得,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这冒顿单于啊,真是个能搞事情的主儿,把四邻搅得鸡犬不宁,天下大乱!


不过话说回来哈,要是没有这些历史上的大佬们出来搞事情,那我们的历史书得多无聊啊!


是不是啊?


且说那高帝,把秦朝的那些烦得要死的繁文缛节,像倒垃圾一样全给扫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他就求一个事儿,规矩得简单,得像按个按钮,就能搞定那种。


可他那帮朝里的大臣们啊,一有空就喝酒比功,


喝得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都嗨得不行,


有的人就开始耍酒疯,胡说八道,


甚至拔出剑来在金銮殿上乱砍柱子。


看得高帝心里头那个郁闷啊,眉头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这时候,叔孙通这老小子就蹦出来了,跟高帝说:


“陛下啊,那些儒生们,虽然打架不行,但玩起治理国家,维护秩序这套可是溜得飞起。


我给您跑一趟鲁地,把那些儒生们全给您招来,跟我的弟子们一起给您整一套大臣们朝见您的新礼仪。”


高帝一听,摸了摸下巴,一脸疑惑地问:“这礼仪制定起来,不会又跟秦朝那样搞得我头疼吧?”


叔孙通赶紧摇头说:“哎哟,五帝的规矩和礼制,都是各玩各的,和三王的礼制也不一样。


这礼啊,就是根据时代和人情的变化,来给大家定个规矩。


我打算借鉴一下古礼,再结合秦朝的仪法,给您量身定做一套新礼仪,保证您穿上去合身又舒服。”


高帝听了,觉得似乎有点靠谱,便点头说:


“那你们就试试看吧,但记住啊,一定要简单易懂,别整得太复杂了。得让我一看就会,一用就灵才行。”


叔孙通一听这话,心里就乐开了花,连忙答应下来。


这叔孙通啊,还真是个能整事儿的主儿,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就忙着招人,定礼仪。


一场既搞笑,又曲折的礼仪制定大戏,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演了!


话说那叔孙通啊,一接到高帝的大单,就马不停蹄地奔向了鲁地,准备开启抓儒生模式。


你还别说,这老头子运气不错,一下子就逮到了三十多个儒生。


但是呢,鲁地总有那么两个刺头儒生,就是不买他的账。


这两个哥们儿直接开怼:


“哎哟喂,您这跳槽小王子,换老板的速度比翻书还快,每次都靠一张嘴皮子,哄得老板团团转。


现在天下才刚稳定下来,到处都是没埋的兄弟,和缺胳膊少腿的战友,您就想来秀礼乐?


这可是,要国家积累几百年德政,才能玩的啊!


我们可不想跟您一起耍,您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别把我们拖下水!”


叔孙通听了这话,也不生气,反而笑得一脸狡黠:


“你们两个啊,真是读书读成呆子了,不懂现在这世界变化快,快得跟坐火箭似的!


实话告诉你们吧,现在这年头,得会变通,得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说完,他就带着那三十多个,愿意跟他混的儒生,一路向西,浩浩荡荡地入了关。


到了关中之后啊,叔孙通又拉上了高帝身边,那些有文化,有内涵的近臣,和自己的弟子们,一合计,哈哈,人数直接破百!


他们找了个大空地儿,用绳子一围,就成了个DIY演练场,再用茅草往地上一插,就搞定了尊卑位次。


然后啊,这群人就在野外,开始了他们的礼仪大狂欢。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练啊,叔孙通觉得妥了,就兴冲冲地跑去跟高帝说:


“陛下啊,现在可以来验收我们的成果了!”


高帝一听就来精神了,让他们来了一次完整的礼仪演练。


看完之后啊,高帝直接点赞:“六六六!这套礼仪简单又实用,我爱了!”


于是,就下令让群臣们,开始练习这套新礼仪。


从此以后啊,这朝廷之上就有了规矩,有了章法。


那些喝醉了酒的大臣们,也不敢再撒酒疯,乱砍柱子了。


这一切啊,都得归功于叔孙通这位老顽童!


他这一套新礼仪啊,虽然简单易上手,但又不失庄重威严。


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和智慧啊!


这老头儿,真是个会玩的主儿,堪称古代的礼仪之王!


公元前200年冬天,十月的风儿嗖嗖的,长乐宫终于在这时候落成了!


诸侯们和群臣们,纷纷赶来参加朝贺典礼,那场面,堪比现在的春晚!


天还没亮,谒者就开始忙活了,把大家引导进大殿门,然后让大家按次序排好队。


东边的,西边的,分得清清楚楚,就像现在的地铁排队一样有序。


那些侍卫官员们,有的站在殿下台阶两旁,有的就在廷中挺立,


一个个都拿着兵器,竖着旗帜,那阵势,比阅兵还威严呢!


这时候,皇帝老儿乘坐着辇车,慢悠悠地出场了。


众官员们就开始举旗,传呼警戒,引导着诸侯王以下到六百担级的官员,一个个依次序朝拜皇帝。


那皇帝老儿坐在那儿,看着这一群人,一个个都震恐肃敬的样子,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等到典礼仪式都完毕了,又开始摆上了正式酒宴。


那些侍臣官员们啊,一个个都陪坐在殿上,俯伏垂首,按官位的高低次序,起身给皇上敬酒祝福。


这酒啊,一连敬了九次,谒者才大喊一声:“结束宴饮!”


真是有文化呀!


这时候,御史们就开始亮相了,他们负责执行礼仪规则。


要是谁敢不遵照仪式规则乱来,就直接被拖出去。


所以啊,从朝贺典礼和酒宴开始,直到结束,大家伙儿都规规矩矩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最后啊,高帝一拍大腿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有多爽啊!”


于是呢,就授任叔孙通为太常,还常赐他黄金五百斤呢。


这叔孙通啊,也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就不得不说说秦王朝的礼仪。


话说啊,那个牛逼哄哄的秦王朝,一统天下之后,也干了定规矩这件大事!


怎么定的呢,是什么样的规矩呢?


就是把六国的礼仪,全给撸到一块儿了!


然后啊,秦始皇就开始搞事情,专挑那些尊崇君主,贬低大臣的规矩来玩儿。


秦朝的礼仪啊,简直就是家长作风的代表,给后来的皇帝们,树立了个高大威猛的榜样!


其实,叔孙通这个老头子呢,他一闪亮登场就玩了个花活儿!


他的这一套其实也是秦朝的老套路,只不过稍微玩儿了点儿新花样。


就跟好厨师偷了个新菜一样。


在以前做菜的基础上,加点辣椒,少放点盐,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秦朝的老风味。


从皇帝叫号到小官小吏,再到宫殿、官职名称,这些啊,都没咋变动,简直就是Ctrl+C、Ctrl+V的节奏啊!


这叔孙通可是个大大的实诚人,把这套礼仪规章写得明明白白,条理清晰。


然后呢,就跟法律、政令一起,被收录进司法机关的大档案库里了。


这司法机关啊,就像个超级大的保险柜,把这些规矩都锁得严严实实的,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可惜啊,后来法家那帮人,不再传授这些礼仪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传了。


所以啊,百姓和大臣们也就没啥好谈论的了。


这套礼仪啊,对帝王来说,简直是被埋藏的宝藏,等着后世哪个有缘人去挖掘呢!


每一个朝代,都要装,一个是装模作样的装,一个是庄重的庄,无非是又注入些新元素和活力。


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复古风一样,既古典又时尚。


看看孙叔通,这老头儿啊,简直就是大汉历史界的潮人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