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49 韩信骂项羽

作者:叶还生

再说说一个牛掰人物,就是淮阴这地儿,出了一个大神,他就是韩信!


这韩信啊,家里穷得啊,连老鼠去了都得哭着出来,更别提啥德行了,做官?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经商赚钱?哈哈,他连自己都养不活,


整天就跟着别人蹭吃蹭喝,跟个“人形吸尘器”似的,人人见了他都烦得直皱眉头。


有一天呢,这韩信饿得实在不行了,就跑到城下去钓鱼,想着钓几条鱼来填填肚子。


这时候,有个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了他,


老太太一看,这小伙饿得跟鬼似的模样,就心生怜悯,赶紧拿饭来给他吃。


韩信一见有吃的,眼睛都绿了,连忙对老太太说:


“老奶奶,您可真是我的大救星啊!


我将来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


老太太听了这话,却翻了个白眼,说:


“你个大男人,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要靠我这老太婆施舍。


我给你饭吃,是看你可怜,可不是图你什么报答!”


说完,老太太就气呼呼地走了,留下韩信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韩信被老太太这么一说,心里那个郁闷啊,就像被人塞了一嘴泥巴似的。


他心想:“唉,想我韩信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落魄到这种地步,连老太太都看不起我,真是可悲可叹啊!”


这时候呢,淮阴县里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看到了韩信的落魄样儿,就故意来羞辱他。


这年轻人一脸挑衅地对韩信说:


“你韩信虽然长得高大威猛,还喜欢带着刀剑装腔作势,但其实你就是个怂包!”


说完这话呢,他还当众挑衅韩信道:


“韩信啊韩信,你要是真的有种的话呢,就来刺我一刀;


要是怕死呢,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听了这话呢,心里那个气啊!


但他转念一想呢,自己现在落魄至此,跟这等人计较什么呢?


犯不着啊!


于是呢,他就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啊,


仔细地打量了那年轻人,一会儿之后呢,


就俯下身子来,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


这一下,可把那些看热闹的人都给惊呆了呀!


他们纷纷嘲笑韩信说:“哈哈!这韩信果然是个怂包啊!”


从此以后啊,“胯下之辱”,就成了韩信人生中,最大的污点和笑柄了啊!


但也正是这件事情,激励着他不断努力,奋发向上啊!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呢,也没有忘记当初那位给他饭吃的老太太,和那位羞辱他的年轻人啊!


他给予了老太太丰厚的报答;


而对于那位年轻人呢,则让他做了自己的中尉。


这就是咱们后人所说的韩信,生死一妇人中,生他的那个妇人。


这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这韩信虽然落魄潦倒,受尽屈辱和嘲笑;


但最后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厚脸皮,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话说这日,项梁带着大军,像逛街一样渡过淮河,一路向北溜达。


这时呢,韩信小伙子出场了,这小子血气方刚,拿着把长剑,活脱脱一个大剑客。


他毅然决然地投奔到项梁的门下。


可惜啊,他在项梁那儿就像个隐形人一样,存在感太低了。


低的就像被埋在地下的珍珠。


没办法,他只好跟着一直混。


没过多久,项梁打了个败仗,一命呜呼,韩信终于熬不住了,又跳槽到了项羽那儿,混了个郎中的职位。


他给项羽献了好多计策,满心以为能得到重用。


结果项羽这货啥也不当回事。


韩信的话就像耳旁风,项羽啥也没听进去。


那时候,汉王刘邦已经在蜀中安家落户了。


韩信心里琢磨着,这儿没前途啊,得换个老板。


于是他就决定离开楚军,去投奔刘邦。


他还以为,自己能在刘邦那儿大展拳脚,结果还是个无名小卒,干起的是接待宾客的杂活。


韩信心里那个屈呀!


这真特喵的不给我条活路吗?


真是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韩信天天打酱油混日子,一不小心犯了法,被判了斩刑。


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像砍瓜切菜一样被砍了头,轮到韩信时,韩信脑子一激灵,不作妖就要死了。


他抬头一看,哎呦喂,那要杀他的人不就是滕公夏侯婴吗?


他赶紧向苍天大喊一声:


“汉王啊,你难道不想得天下吗?为啥要砍我这个有用的人呢?”


夏侯婴一听这话,觉得这小伙子不简单啊,再一看他长得还挺帅,就把他给放了,还跟他聊了起来。


这一聊可不得了,夏侯婴像捡到了宝一样,赶紧把韩信的情况告诉了刘邦。


刘邦听了夏侯婴的报告,就给韩信封了个治粟都尉的官儿,但还是没把他当回事儿。


韩信心里那个郁闷啊,他想和人说说,套套近乎没准能升官,但跟谁说呢?


他瞄准了萧何。


萧何跟他聊了几次,发现这小伙子果然不一般。


后来刘邦带着大军到了南郑,那些将领和士兵,都因为想家唱起了悲伤的歌谣,好多人都开小差跑了。


韩信想大家都跑,我也跑吧,这里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得邦推荐过自己了,但刘邦还是不重用他。


还这样呆着也挺没意思的,于是也选择了跑路。


萧何听说韩信跑了,吓得脸都白了,也来不及跟刘邦打招呼,就骑着马去追了。


有人告诉刘邦说:“丞相萧何跑了!”


刘邦一听这话气得差点儿没跳起来:“啥?萧何跑了?这不是让我断了左右手吗?”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又惊又喜地问:“你咋回来了?”


萧何说:“我没跑啊,我是去追人了。”


刘邦问:“你追谁?”


萧何说:“韩信。”


刘邦一听更生气了:“将领们跑的都够多了,你都不去追,却说追韩信,你骗谁呢?”


萧何赶紧解释说:“那些将领容易找,但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却是天下无双。


老大,您要是只想在汉中混混日子,那当然用不着韩信;


但您要是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谁还能帮您呢?


这得看您怎么想了。”


刘邦听了萧何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也想东进,争夺天下啊,哪能老呆在这儿呢?”


萧何见刘邦有些心动了,就进一步劝说:


“如果您真的想东进,那就必须重用韩信。否则他还是会跑的。”


刘邦无奈地说:“那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当个将军吧。”


萧何摇头说:“当将军留不住他。”


刘邦一咬牙说:“那就让他当大将军!”


萧何一听,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太好了!”


于是,刘邦就想立刻召见韩信,给他授职。


但萧何又拦住了他说:“大王您平时挺傲慢的,现在拜大将军,却这么随便这,正是韩信要跑的原因啊。


如果您真心想拜他为大将军,那就得选个黄道吉日,洗个澡换个衣服,设个坛场,摆摆仪式,这样才行啊。”


刘邦答应了萧何的要求。


那些将领们听说要拜大将军了,都高兴得不得了,人人都觉得自己有希望了。


然而当任命书下来时,全军都惊呆了。


原来这大将军的职位,竟然是韩信,是一个无名小卒!


大家都蒙了。


不知这是什么梗。


话说这日,拜大将的仪式一结束,汉王就坐下来,直接开门见山:


“丞相啊,老夸你,那你说说,你到底有啥绝招,还能来给我搭把手?”


韩信先谦虚了几句,然后逮住机会就问:“大王啊,您现在要去东边抢地盘,最大的绊脚石,是不是就是项羽那家伙?”


汉王点了点头,表示没错。


韩信又问:“大王,您自己说说看,在勇猛、霸气、仁慈、刚强这些方面,您跟项羽比起来咋样?”


汉王琢磨了好一会儿,才实话实说:“我比不上他。”


韩信听了,立马拜了两下,称赞道:“韩信也觉得大王在这些方面,确实不如项羽。


不过啊,我以前跟过项羽,对他那套儿可清楚了,让我来揭揭他的短儿吧。”


接着,韩信就开始一一数落项羽的几大硬伤:


项羽这哥们啊,看起来一副“别惹我,我超凶”的样子,吓得周围的小伙伴们腿都软了。


但实际上呢?你给他个真才实学的将领,他估计都得问人家:“哎,兄弟,这剑咋耍来着?”


简直就是“装逼遭雷劈”的典型啊!


平时呢,项羽看起来还挺人模狗样的,对人客客气气,说话轻声细语。


有人生病了他还假装关心,给人送点吃的啥的。


但等到要赏赐部下的时候,哎呦喂,那抠门劲儿就上来了!


官印捏在手里,就像个汤圆一样搓啊搓,搓到棱角都没了还不肯放手。


这不就是大家口中的“铁公鸡”吗?


项羽这货虽然称霸天下,让诸侯们都像小弟一样跟着他混,但眼光实在不行。


放着关中这块大肥肉不要,非得跑去彭城那个小地方建都。


还跟义帝玩起了过河拆桥,把自己亲信的人都封成诸侯王。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来来来,一起不爽我啊!”


项羽把旧王踢到一边,立将相为王,还把义帝发配到江南去种田。


他军队过的地方,简直比蝗虫过境还干净!


老百姓们心里都把他当瘟神,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所以啊,他这强大其实就是个纸糊的老虎,随时都可能被戳破。


韩信一看这形势,赶紧给汉王灌了碗心灵鸡汤:


“大王啊,您要是想逆袭项羽这货,可得换换脑子了。


把那些能打的猛将都重用起来,让敌人哭都哭不出来!


把天下的好位置都留给有功的臣子,让他们爽翻天!


到时候人心自然就到您这边了。


再带着您的正义大军,去干一架,


顺着那些想回家的士兵的心意走,敌军还不手到擒来?


您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吧!”


刘邦问,关中项羽新封的那三个王怎么样?


韩信这回可逮着能说话的机会了,说的唾沫横飞,他歇了口气接着说:


“说到关中那三个王,哎哟妈呀,就是章邯、司马欣、董翳那三个坑货啊!


在新安一口气坑杀了二十万降兵,才换来今天的地位。


秦地的老百姓提起他们,牙都恨得痒痒的,可项羽那货色却把他们当宝,硬要封他们为王。


“大王您进关的时候,可是个乖乖仔啊,啥坏事都没干,还废了秦朝的苛法,跟老百姓约法三章。


他们可都眼巴巴地盼着您,在关中称王呢!


结果,现在您被赶到汉中,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秦地的老百姓都快要气死了。


只要您振臂一呼,起兵向东,那三秦之地,还不是手到擒来?发个通告就搞定了!”


汉王听完之后,简直要乐开了花,心里暗爽:“哇塞,遇到韩信这货,真是太幸运了!”


他立马就采纳了韩信的计策,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将领们的任务。


还让萧何去巴、蜀两郡收税,给军队筹备口粮。


从此以后,汉王对韩信那是言听计从,就像捡到了个宝贝疙瘩一样供着。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