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34 给我修一道长长的墙

作者:叶还生

天下终于一统了,叶还生又感叹了。


他说,这历史啊,有时候就像个熊孩子,你刚觉得摸到他的脉,他就换个姿势耍你。


你说历史有套路吧,可他有时候就是那么任性,让人一脸懵逼。


想当年啊,那商朝的纣王兄,那可是个热血青年啊,整天想着开地图,刷个千秋伟业。


他把小弟们都带出去干架了,结果呢?


家里空得跟个鬼城似的。


这周武王一看,哟呵,机会来了,于是偷偷摸摸就把商朝给怼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只顾着装逼不顾家嘛!


周朝的小伙伴们一看纣王这惨样,心里就琢磨了:咱们可不能步他后尘啊!


于是他们决定守家,让小弟们去开地图。


可谁知道呢,这些小弟们翅膀硬了,纷纷自立山头,最后周朝也悲剧了。


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看,前面那两个朝代都玩得太嗨了,没啥好结果。


他就想了:这都是小弟们搞的鬼!


于是他决定换个玩法,不搞分封了,改用郡县制,让那些流浪官员们,去管理地方。


可这些流浪官啊,他们可真的是流浪,又流又浪,流到只想去好地方贪钱,浪到没节操,一看风头不对,立马就跳槽。


项羽、刘邦他们一来,这些流浪官们投降得,比抢红包还快!


结果呢?


秦朝也悲剧了。


汉朝的刘邦一看,前面那几个朝代都玩得太嗨了,没啥好下场。


他就想了个中和的法子:


既分封小弟又搞郡县制。


他觉得这样总该稳了吧?


可没想到啊,那些小弟们还是不安分地开始搞事。


“七国之乱”那么一搞啊,汉朝差点儿就翻车了。


后来汉武帝想了想,还是觉得郡县制靠谱点儿,于是又搞起了秦朝那一套。


结果呢?


官员们确实有归属感了,可没防住家里的贼啊!


这个贼就是王莽那货,他篡了孙女婿的位,西汉就这么挂了。


到了清朝的时候啊,皇帝们可是把前面所有朝代的灭亡经验,都给吸取了。


他们搞得那个效果,简直了,前所未有啊!


连农民起义,都没闹出啥幺蛾子来。


可谁承想呢?这鸦片战争一打,清朝就被洋人的大炮给吓尿了。


你说这历史,它有时候是不是就像个玩笑?


你刚觉得摸到点儿门道,它就给你来个惊喜,让你哭笑不得啊!


好了,就感叹这么多,接着说祖龙大皇帝,他要去全国巡回演出了。


公元前220年,咱们的霸气大佬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后闲得蛋疼,突然想去陇西、北地耍耍,感受下万里江山的霸气。


他翻过鸡头山,绕过回中宫,在渭水南岸建了个长信宫,可刚建好就觉得名字太low,直接改成了极庙宫,这可是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


然后,他又从极庙宫,修了条直通骊山的大路。


还在甘泉宫前,造了个前殿。


又修了条甬道,把咸阳和甘泉宫连在一起,这可把秦朝的交通整得飞起!


他还以咸阳为中心,搞了条驰道通向四面八方,就像现在的八车道高速公路。


让秦朝的交通瞬间变得六六六!


一转眼,公元前219年春天到了,始皇帝又闲不住了,这次他要去东部各郡县逛逛。


他登上邹地的峄山,在山顶上竖了块巨无霸石碑,自吹自擂自己的伟大功绩,


那石碑高得都快突破天际了,就像现在的摩天大楼一样,仿佛要告诉全世界他有多牛逼!


他还召集了鲁地那些信奉儒学的文人,一共七十名,一起去泰山脚下商量封禅大事。


这里边就有一个牛人伏生。


这一年,伏生42岁,秦始皇41岁,赵高40岁,萧何39岁,刘邦卢绾38岁,徐福37岁,田横张良32岁,项羽1岁。


这些儒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车轮要用蒲草包着,生怕伤到山上的一草一木;


还有的说扫地祭祀时,连席子都是用草编的。


始皇帝听得脑袋都快炸了,直接把这些儒生全都给贬退了,这可真是,一言不合就贬退啊!


然后,祖龙下令开通车道,从泰山南麓一直修到山顶,又在山顶上竖了块石碑,继续自吹自擂。


接着,他又从泰山北面顺道而下,来到梁父山搞了个祭地的仪式。


这祭祀的形式,跟秦国古时在雍城祭祀上帝有点像,至于封土埋藏的细节嘛,他可是秘而不宣哦!


这可是问了七十二博士,才知道的秘密。


祭祀完了后,始皇帝又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东游之旅,沿着海岸线一路前行,祭拜了那些名山大川。


当然了,每到一处都要祭祀天、地、兵、阴、阳、月、日、四时八神。


然后,他又南登琅邪山,在那里一待,就是三个月之久,建了个琅邪台,又立了块石碑,自夸一番。


这分明是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得天下的意志和决心,走到哪里吹到哪里!


这个时候,祖龙发现人生的美好,就想长生不老了。


这得从头说,战国那时候,燕国有个叫宋毋忌的人,还有羡门子高一类的人,都声称自己掌握了成仙之道,和死后升天的法术。


燕国齐国的迂腐怪异之士,都争相传授和学习这些法术。


从齐威王、宣王到燕昭王都深信不疑。


他们派人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说,这三座神山就在渤海之中,离人间并不远,只是凡人想要到达那里,却总是被大风吹得无法靠近。


不过也有人说,自己曾经到过那三座神山,还见到了那里的神仙,和长生不死的药,这可真是吹牛不上税啊!


始皇帝听了这些传言后,心里也痒痒的。


当他出游到海滨时,那些通晓神仙方术的人,就纷纷上书谈论这些事情,请求允许他们斋戒清心洁身素食后,率领童男童女往海上寻找神山。


始皇帝一听就来劲了,直接派遣了徐福等人,带领数千名童男女入海求仙。


然而,船行海上后,却因风势不顺而无法前行,最后只得无功而返!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向始皇帝报告说:


“我们虽然没能到达仙山,但已经望见了它们的踪迹。”


始皇帝听了,虽然有些失望,但心中的求仙之梦,却并未破灭。


这大佬也是挺有追求的。


哈哈!求仙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始皇帝可是上下而求索啊!


那祖龙老哥,一统六国之后,威风得不得了,他就在想长生的基础上又搞事了。


他想:我现在可是天下的大佬了,得找点牛逼的宝贝,来装点一下朝廷啊!


于是,他就想起了传说中的周鼎,说是在泗水里泡澡呢。


这秦始皇啊,就带着一群小弟,浩浩荡荡地往彭城杀过去了。


到了彭城,他又是斋戒又是沐浴,跟神明拜把子,然后派了一千名壮士,潜入泗水去找那周鼎。


可这一千人,找啊找,眼睛都快找瞎了,就是连个鼎影子都没捞到。


秦始皇心里那个急啊,可又没啥办法,只好悻悻而归。


于是,他又带着人马往西南溜达,过了淮水,来到了衡山和南郡。


然后他乘船在长江上飘啊飘,一路游山玩水,最后来到了湘山。


他心想:这湘山神仙多,我得拜拜,祈求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于是他就派人去祭祀湘君。


可就在祭祀的时候,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得江水波涛汹涌,船都差点给掀翻了。


秦始皇吓得脸都绿了,连忙问身边的博士:


“这湘君是哪路神仙啊?怎么这么不给面子?”


博士回答说:


“皇上啊,听说这湘君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老婆,死后就葬在这湘山上。”


秦始皇一听这话,火冒三丈:


“我这堂堂始皇帝来祭拜你,你居然给我弄这出!看我不把你的山头给削平了!”


于是他下令,让三千名罪犯上山去砍树。


那些罪犯啊,他们哪敢违抗皇命啊?


只好硬着头皮上山去砍。


结果砍得湘山上光秃秃的,跟个和尚头似的,可是他时候可没和尚,和尚们全在恒河边呢。


秦始皇解了气之后,就从南郡经过武关回到了咸阳。


这一路上啊,他可是折腾得够呛。


心里还在琢磨着,怎么才能把那周鼎给找出来呢。


秦始皇啊,他这人心高气傲得跟个公鸡似的,谁让他不顺心,他就得找谁麻烦。


这里边就有一个叫张良的愤青。


张良是韩国人,他家族五代都做过韩国的相国,对韩国那是忠心耿耿。


韩国被灭后呢,张良就散尽家财,想要为韩国报仇。


他瞅准了秦始皇出巡的机会,准备在博浪沙这个地方,给秦始皇来个惊喜。


公元前218年的那个春天,咱们的大佬秦始皇,又带着他那帮小弟们出门溜达了。


这次的目的地呢,是阳武县的博浪沙,听着就挺有搞头的吧?


张良这哥们儿,挺有创意的,找了个肌肉爆棚的大力士,手持大铁锤在路边蹲点,准备给秦始皇的车队来个惊喜。


可谁想到呢,那大力士一看到车队就慌了神,铁锤一举,竟然砸错了车!


把旁边的副车砸成了废铁一堆!


秦始皇听到那“咣当”一声,吓得差点没从车里跳出来!


心里直嘀咕:“这谁啊?这么猛,敢砸我的车?”


于是他下令全国进行地毯式搜捕,非要找出这个胆大包天的刺客。


可搜了个底朝天,连刺客的影子都没见着。


秦始皇气得直瞪眼,可又没办法,只好认栽了。


经过这么一闹,秦始皇哪儿还有心情游山玩水啊。


他匆匆忙忙地登上了之罘山,刻了块石碑自吹自擂了一番,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回咸阳的路上,他还顺路去了一趟琅邪,取了点土特产,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咸阳城。


这趟出门,秦始皇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呢,他也算是长了见识,知道这世上还有人敢跟他叫板呢!


公元前216年,始皇帝大佬像个土豪暴发户一样,突然一拍大腿,就给全国的吃瓜群众下了道命令:


快报报,你们家里有多少地皮!


这一下子,平民百姓们就像被热锅炒的蚂蚁一样,忙得团团转,琢磨着怎么让朝廷大大们满意,简直比现在填个税表还要烧脑啊!


就在全国人民填表报时,始皇帝这个老头子心血来潮,跑去碣石山度假了。


这是公元前215年。


这碣石山啊,简直美得如画一般,始皇帝一看,哇塞,自拍太美了,拍,多拍几张!


他一边打卡,一边又想着长生了。


于是呢,他就找了个叫卢生的网红,去寻访传说中的仙人。


这卢生啊,也算是个奇葩,没找到仙人也不甘心空手回,就在碣石山门上刻了篇彩虹屁碑文,把始皇帝的牛皮吹上了天,简直比现在的马屁精还会拍马屁!


始皇帝一看那碑文,乐得像个二百斤的孩子,估计心里美得都冒泡了。


这始皇帝啊,不仅喜欢拆城郭,还爱通堤防,顺便还去北部边境搞了个大视察,简直比现在的领导还会装叉。


等他老人家从上郡回来的时候,卢生也回来了。


这卢生啊,入海寻仙没找到,却抄了本《录图书》上的小道消息回来。


那小道消息上赫然写着:“让秦朝完蛋的是‘胡’。”


始皇帝一看,这还得了!他认为这个胡,是北方的胡人。


立马就派了大将蒙恬,带着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去北征匈奴了,那架势简直比现在的国庆大阅兵还要拉风!


公元前214年,秦朝廷又搞了个大新闻:


把那些曾经逃亡的人,因贫穷而入赘女家的男子,商贩等都抓去当兵,去攻打南越的陆梁地。


这一打可不得了,直接打下了好大一片地盘,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等一堆郡。


同时呢,还把那些受贬谪的人五十万,都流放到五岭去守边,让他们和南越的本地人混在一起。


这一下子,可把那些南越人给闹腾得够呛,估计当时南越人的内心戏,都够拍一部琼瑶剧了!


再说那蒙恬大将军啊,他带着大军一路狂飙突进,把匈奴人给打得落花流水。


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设置了四十四个县。


然后啊,他就开始搞基建狂魔模式了,那就是修一道长长的墙,当然了这就是长城。


这长城啊,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凭借地形而建的,用来控制那些险关要塞。


这长城啊,长,太长了,从临洮开始一直修到辽东,绵延了一万多里呢!


修完了长城后,蒙恬又带着大军渡过黄河,占据了阳山一路,向北曲折前进。


他们在野外扎营,风餐露宿了十余年之久啊。


那蒙恬大将军呢?他就常驻在上郡,指挥军队威震匈奴。


那些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直哆嗦!


估计当时匈奴人心里都在想:


这蒙恬是不是开了外挂啊?怎么这么猛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