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030 吕不韦终于扛不住了

作者:叶还生

可他心里有个小九九,总是惦记着春申君。


他怕呀,怕春申君会出卖他,把他以前让妹妹说的,那些悄悄话给漏出去。


于是呢,他在暗地里,培养了一帮不要命的武士,准备必要的时候让他们去照顾一下春申君,直接送他上西天!


这事儿在楚国都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嘴上不说而已。


没过多久,楚王就病得跟个鬼似的,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这时候,有个叫朱英的家伙跑来,对春申君说:


“哎呀,春申君啊,这世上的事儿啊,有飞来横福,也有天降横祸。


您现在给这喜怒无常的君王打工,身边怎么能没有个未预料到的帮手呢?”


春申君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趣:“啥叫‘飞来横福’啊?”


朱英一脸坏笑地说:“您这楚国的相国当了二十多年了,名义上是相国,可实际上呢?嘿嘿,跟国君也差不了多少了!


现在楚王病得这么重,随时都可能去见祖宗。


一旦他两腿一蹬,您就可以顺手牵羊,辅助幼主,掌握国家大权。


等幼主长大了,您再把权力还给他;


或者干脆您就一步到位,直接坐北朝南当个国君得了!


这不就是‘飞来横福’吗?”


春申君听得心花怒放,可又有点担心地问:“那‘天降横祸’又是咋回事儿呢?”


朱英说:“李园这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啊!


他一直在暗中培养武士,就等着楚王一命呜呼的时候,抢先入宫夺权呢!


到时候他肯定会把您给灭了口。


这就是‘天降横祸’啊!”


春申君一听这话,更担心了:“那你说的‘未预料到的帮手’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英回答:“您要是把我安排在郎中的职位上。


等楚王一死,李园抢先入宫的时候,我就帮您把他给做了!


这不就是‘未预料到的帮手’吗?”


可春申君听了这话却摇头说:“李园那个怂货,我对他那么好,他怎么可能这么对我呢?”


朱英一看,春申君不听他的,就知道这家伙是死到临头,还不自知呢!


于是,他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结果,过了十七天,楚王果然一命呜呼了!


李园呢,就抢先进了宫,把他那帮武士埋伏在棘门里面。


春申君一进来,这帮武士就两面夹击,把他给刺杀了。


还把他的头颅扔到宫门外面去了!


接着李园又派出官吏,把春申君的家人全都给抓了杀了!


然后太子芈悍就继位了,这就是幽王!


后来啊,有个叫扬雄的人写了本书叫《法言》。


他在书里就说了:“有人问,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这四个人对国家有没有用。


他回答说:‘国君不理政事,奸臣窃取了国家权力,他们对国家有个屁用啊!’”


这话,说得就是春申君。


他们这些当权的人,要是不干正事儿,只想着自己的私利的话,那对国家可就真的没啥好处了!


一堆渣渣,瞧他们干的那些个事,我听着听着就背过脸去了。


话说那秦王嬴政,可谓是一代牛逼哄哄的君主,心里跟明镜似的,对江山社稷的重要性了如指掌。


这吕不韦老兄呢,之前侍奉先王的时候,功劳简直堆得跟山一样高,嬴政瞅着这情况,手里的杀剑硬是举不起来,估计内心戏是:


“哎呀,这剑咋这么重呢,算了算了,放他一马。”


公元前237年,冬天里的十月,天气冷得跟冰箱似的。


吕不韦这哥们儿突然被罢免了相国之位,就像被秋风扫落叶一样,从京城给扫到了他的封地河南洛阳。


秦国上下听到这消息,一片哗然,估计都在想:“卧槽,这剧情反转得太快了吧!”


这时候,王族大臣们开始趁机打小报告:“大王啊,那些诸侯国来我们秦国混饭吃的官员们,大多数都是心怀不轨,替他们主子来搞事情的。


咱们得把他们统统赶走才行!”


嬴政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下令全国范围内大搜索,驱逐外来人口。


这其中呢,有个楚国的哥们儿叫李斯,他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上。


这李斯可不是吃素的,脑子灵光得很。他知道自己要被赶走了,就赶紧给秦王写了封信:“大王啊,您回忆一下,以前穆公多牛逼啊,到处招贤纳士。


西边找了个叫由余的,东边挖了个叫百里奚的,宋国还娶了个叫蹇叔的媳妇儿,晋国也搞来了丕豹和公孙支这两个猛男。


这些人一来,秦国就强得不要不要的,吞并了二十多个小国家,称霸西戎。


后来的孝公、惠王、昭王也都是靠了外来人才才把秦国治理得风生水起。


您现在咋就反其道而行之了呢?


美色、音乐、宝珠、美玉这些好东西您一样都不缺,可是对于人才您咋就这么抠门儿呢?


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外来人就一律不要。


这样下去秦国可咋整啊?”


嬴政看了李斯的信后,如梦初醒:“哎呀妈呀,说得对啊!”


于是急忙把李斯召回来,恢复了他的官职,并且撤销了逐客令。


这时候李斯已经走到了骊邑,听到召回令立马掉头往回跑,估计内心戏是:“哈哈,终于不用吃土了!”


最后,嬴政采纳了李斯的计策,暗地里派了一堆能说会道的家伙,带着金珠宝玉去游说各国国君。


对于那些有名望、有势力的人。能用钱砸的就砸。不能砸的就直接暗杀。


这样一来。各国国君和臣民之间的关系。就被搅得一团糟纷纷扬扬,离离散散。


然后,秦国再派出猛将,带着大军去攻打各国,没几年就把天下给兼并了。


说起来啊,这天下大事,还真是得靠人才和计谋才能搞定啊!


话说公元前236年,赵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股脑儿地狂怼燕国,把阳城都抢到手了。


结果战事还没停呢,秦国那帮兄弟也坐不住了,大将王翦、桓带着一票人马就杀向赵国。


他们攻打邺地的那股狠劲儿,简直就像饿虎看见了肉,一口气儿就吞了九个城邑。


王翦这哥们儿更是猛如虎,带着兵就去攻打阏与、阳地。


桓也不甘示弱,直接就抢了邺和安阳。


赵国这边呢,国君悼襄王一脚蹬了西天,他儿子赵迁就顺利接了班,当上了幽缪王。


这赵迁的老妈啊,原来是个妓女,把悼襄王迷得神魂颠倒,连正妻生的长子赵嘉都不要了,硬是把赵迁立为太子。


这赵迁啊,出了名的品行不端,全国都知道他是个荒唐货!


再说说秦国那边儿,文信侯吕不韦回封国,晃悠了一年多。


这期间啊,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都争着抢着去请他,车马多得跟蚂蚁搬家似的,在道上排成了长龙。


嬴政一看这架势,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吕不韦,别再给我搞出啥幺蛾子来!


于是呢,就给吕不韦发了条微信,大概意思就是:


“您老给秦国立了啥功啊?


在河南享受着十万户封地的收入,您跟秦国到底啥关系啊?还叫您‘仲父’?


您老还是带着家人去蜀地度度假吧!”


吕不韦一看这信息,就知道自己快被逼上绝路了,心里那个怕怕啊!


公元前235年,秦国的吕不韦终于扛不住了,喝了杯毒酒就见了阎王。


他家人呢,也不敢声张,偷偷摸摸就把他给埋了。


嬴政听说这事儿后,立马下令:


凡是参加了吕不韦葬礼的舍人,一律驱逐出境;


还说:“以后啊,谁要是像吕不韦那样乱搞,就把他家族的财产全充公!”


这么一来啊,秦国上下都吓得跟个鹌鹑似的。


吕不韦他聪明吗?拿人当货物交易。


谁说吕不韦聪明啊!


用封国换来了整个吕氏宗族的灭亡。


这货简直就是个穿墙行窃的大盗啊!


穿墙行窃的我见过多了,可没见过偷整个洛阳的!


这话啊,也算是给吕不韦定了个性吧!


那时的秦国,简直就像老天爷的失宠儿,从六月到八月,连一滴雨水的影子都没见着。


可秦国这群硬汉,干旱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别说挡不住他们征战的步伐,他们简直比打了鸡血还要勇猛!


这不,一口气就调动了四个郡的小弟,浩浩荡荡地,跑去给魏国当打手,痛扁楚国。


公元前234年,秦国的桓大将军带着一群古惑仔,就跑去赵国串门了。


在平阳这块地盘上,把赵国的扈辄大军,虐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啊!


听说啊,斩杀了整整十万人,连扈辄这位大佬都挂了!


赵国国君一看这架势,立马任命李牧为扛把子,带着小弟们去宜安、肥下跟秦军火拼。


结果呢?


秦军被打得灰头土脸,桓将军只好夹着尾巴逃回秦国。


赵王一看这战绩,乐得合不拢嘴,直接封李牧为武安君,这简直就是赵国的战神啊!


到了公元前233年,桓将军这位不死小强,又重出江湖了!


这次他瞄准了赵国的宜安、平阳、武城,一口气全给抢了过来。


这秦国啊,简直就是“霸霸”级别的存在,挡都挡不住啊!


看来他们扩张的瘾还没过够呢!


这时候,韩国的国君韩安一看,秦国这么牛逼哄哄的,心里就开始打小九九了。


他琢磨着,还是跟秦国套近乎比较靠谱,于是大方地把土地割让给秦国,还献上了国君的大印,低声下气地,请求成为秦国的小弟。


为了表示诚意呢,他还特地派遣韩非这位文化人,去秦国拜见秦王,这就是抱大腿的经典操作啊!


这韩非啊,可是韩国的一位大才子哦!


他精通各种法术学说,眼看着韩国国力一天天衰弱下去,心里那个急啊!


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他多次给韩王写信求取录用,可惜啊,韩王就是眼瞎,不识货!


韩非心里那个气啊,觉得韩国在治理国家上,就是不懂得珍惜人才,选拔贤能;


反而把那些虚浮无能,只会拍马屁的人捧得高高的。


国势宽松的时候,就宠着那些名不副实的砖家;


国势紧急的时候,就随便抓些“打酱油”的武士来充数。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简直就是废柴;


能用的人,却又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韩非为那些被奸邪权臣排挤的人,廉洁正直的人,感到悲哀啊!


于是呢,韩非就把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对历史的考察都写进了文章里。


《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等等啊,一共五十六篇文章,十多万字呢!


他的这些文章啊,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指韩国政治的弊端和社会的黑暗;


也像一盏盏明灯啊,为后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这韩非可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啊!


可惜啊,韩国就是不珍惜这样的大才子、大忠臣!


哎呀呀,看这段历史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呐!


秦国那么强大、那么不可一世;可韩国呢?


虽然有韩非这样的大才子、大忠臣,却还是免不了衰亡的命运啊!


话说那秦王嬴政,自从统一六国之后,自信心爆棚,听说韩国那边有个哥们儿叫韩非,才华横溢,简直就是行走的“德才兼备”四个大字。


秦王心里那个痒痒啊,就像猫见了鱼,心想:“艾玛,这机会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啊!”


巧了,韩非正好作为韩国使者,在秦国地盘上瞎溜达。


秦王一听这消息,立马就乐开了花,琢磨着:“哈哈,这不是天赐的撩汉良机嘛!”


韩非这哥们儿也不是吃素的,趁机就写了封“情书”——哦不,是建议书,亲自递给了秦王嬴政。


信里那话儿说得恳切得不行,大概意思就是:“秦王老大,您现在这秦国,地盘大得吓人,军队多得跟蚂蚁似的,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赏罚公正得就像天平一样。


我韩非冒着生命危险求见您,给您献个计,保证让那烦人的合纵联盟散伙,让您的霸业更上一层楼。”


他还豪气冲天地表示,秦王采纳了他的计策,却不能一举登上霸业的巅峰,他愿意以身试法,让天下人都瞅瞅,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忠诚的下场,是咋样的。


秦王读了韩非的信,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觉得这哥们儿果然不是盖的。


然而呢,他并没有立马重用韩非,而是把他晾在了一边。


这一下可把秦国的丞相李斯给急坏了。


李斯心想:“艾玛,这韩非可是韩国的公子哥儿,才华横溢得让人眼馋。


要是让他在秦国待久了,万一被秦王重用,我这丞相的地位岂不是要保不住了?”


于是呢,他就开始在秦王耳边吹风了,说:“大王啊,韩非那小子毕竟是韩国人,他心里肯定还是向着韩国的。


您现在不用他,留他在秦国久了,恐怕会生出啥幺蛾子啊。”


秦王政听了李斯的话,觉得有理有据,便下令把韩非交给司法官吏去治罪。


李斯一看这情况,又暗地里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杀。


韩非身处异国他乡,无依无靠的,哪里斗得过这些秦国的权臣啊?


他试图向秦王述说冤情,可惜连秦王的面都见不着。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