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第148章 张汤的儿子张安世出山

作者:叶还生

再说说上官桀这帮人,哎呀妈呀,真是太狡猾了。


他们密谋着让长公主摆个酒席,把霍光给骗过来,然后埋伏武士一刀把他给咔嚓了。


接着呢,他们还想趁机把汉昭帝给废了,把燕王刘旦给扶上皇位。


这刘旦啊,也不是个善茬儿,他设置驿马传书,四处拉关系,还许诺事成之后封上官桀为王。


甚至啊,他还联系了成千上万的各郡、国的英雄豪杰。


他把这计划告诉了燕国丞相,这位丞相可是个聪明人,跟刘旦说:


“大王啊,你以前和刘泽合伙儿,事情还没成,消息就泄露出去了。


这是因为刘泽那人性情浮夸,老是欺负手下人。


我听说左将军办事不靠谱,车骑将军又年轻气盛,我担心他们跟刘泽一样,事儿办不成,还可能会反水。”


可刘旦听了,却不以为意:“前些日子,有个男的跑到皇宫门口,自称是前太子,长安城的百姓都围了上去,闹得热火朝天。


大将军霍光都怕了,派军队保护自己。


我可是先帝的长子,天下人都信任我,我怕谁来反对我?”


他还跟手下说:“长公主告诉我,现在就怕大将军霍光和右将军王莽。


可现在右将军死了,丞相又病了,咱们的大事肯定能成,不久你们就看到了。”


于是啊,他就命令手下人都准备好包裹,随时准备出发。


这上官安啊,他还有更狠的招儿。


他想把燕王刘旦给骗来宰了,然后再废掉汉昭帝,把他老爹上官桀给扶上皇位。


有人就问他了:“那你对皇后咋办?”


上官安说:“你追大鹿的时候,还会去管兔子吗?再说了,皇后她是因为我们才得到这地位的,要是皇上变了心,她想当个普通老百姓都难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哎,说来也巧,长公主的一个舍人的老爹,叫啥来着?


对,叫燕仓!


他知道了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大司农杨敞。


这杨敞啊,他平时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哪敢去告诉朝廷啊?


于是他就假装生病,躺家里装病去了。


不过他还是把这事儿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一听这事儿,赶紧去告诉了朝廷。


九月里,汉昭帝就下命令了,命丞相带着一群大臣去抓孙纵之、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他们,还有他们的家族,全都给抓了。


长公主一听这事儿,吓得自杀了。


那燕王刘旦得到消息后,把燕国丞相平叫来商量:“事儿都败露了,咱们是不是应该立马发兵造反啊?”


平说:“左将军都被抓起来了,老百姓都知道了,现在发兵可不是时候!”


刘旦一听,又急又气,就摆了个酒席,跟臣子和妻妾们告别。


正好汉昭帝的命令也来了,责问他,刘旦就用王印的绶带把自己给绞死了。


他的王后、夫人等二十多人也跟着他一起自杀了。


汉昭帝还算大方,放过了燕王太子刘建的死罪,把他废为平民,还给刘旦赐了个谥号叫“刺王”。


至于上官皇后嘛,她因为年纪小,没参与这政变阴谋。


再说了,她可是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有霍家的面子在,皇后就依然是皇后了。


话说啊,在那庚午年的大年初二,朝廷里头可是闹了个大新闻,就像咱们现在热搜榜的头条一样。


右扶风的王大人啊,一下子就从个小官儿,蹦跶到了御史大夫的位子上,这可真是“一飞冲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啊!


然后呢,转眼就到了冷飕飕的十月,汉昭帝这哥们儿也没闲着,开始疯狂地发红包,啊不,是封赏。


看得人眼睛都闪瞎了!


杜延年这小伙子,被封为了建平侯,就像是现在突然中了彩票。


那个燕仓呢,也捡了个宜城侯的封号,这俩人儿可真是乐得合不拢嘴啊。


还有个人物得提提,就是原先的丞相征事任宫,这哥们儿可是因为抓住了逆贼上官桀,一下子就成了弋阳侯,这可真是“时来运转,气吞山河”啊!


另外还有个丞相少史王山寿,这小伙子也挺有心眼儿的,把上官安给骗进了丞相府,于是也捞了个商利侯的封号。


过了些日子呢,济阴来了个文人叫魏相,这哥们儿在回答昭帝的问题时,提到了一个已经去世的英雄韩义。


这韩义啊,虽然没啥皇亲国戚的背景,但他那份忠诚啊,可真是让人竖大拇指。


魏相就说啦,咱们得好好表彰一下韩义的儿子,让大家都知道啥是做臣子的大义。


昭帝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就把韩义的儿子韩延寿提拔为了谏大夫。


再说说那位大将军霍光吧,他觉得朝廷里旧臣太少,想找个得力的小弟。


他看上了张安世这哥们儿,这人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是尚书令了,人品也没得说。


于是霍光就跟昭帝推荐了一下,让张安世兼任了右将军和光禄勋,从此就成了他的心腹大将。


说起这张安世啊,还是前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呢,这也算是名门之后了吧!


霍光还觉得杜延年这人不赖啊,有忠诚有节气,就特意提拔他做了太仆、右曹、给事中。


霍光这哥们儿办事儿可严厉了,但杜延年呢,却是个和蔼可亲的大叔。


他们俩一刚一柔,搭配得还挺默契的。


每当有官吏或百姓给朝廷出谋划策时啊,都得先交给杜延年瞅瞅,再上报给昭帝。


那些通过朝廷考试的人才们啊,表现好的就被派到地方去当个小官儿啥的,最高能做个县令哦!


或者呢就交给丞相、御史去任用他们。


一年后呢,还得向朝廷汇报他们的工作情况哈,有罪的还得依法惩办呢!


这么一来啊,朝廷上下都忙得团团转,但也算是井然有序、各得其所啦!


这一年呐,匈奴那帮子可真是不安分啊!


他们直接派了两万骑兵,就像两万头饿狼一样,嗷嗷叫着扑向了咱们汉朝的边境。


可咱们汉朝的将士们呢,嘿嘿,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迎头给了他们一击。


一场激战过后,咱们斩了九千匈奴兵,还活捉了他们的瓯脱王,咱们这边儿几乎没什么损失。


匈奴人一看,哎呀妈呀,咱们的瓯脱王都被汉军给擒了,吓得他们像兔子一样往西北方向逃窜,再也不敢南下找水草了。


汉朝这边儿呢,也顺便征发了一些老百姓去屯戍瓯脱地区,加强边防。


转眼啊,就到了汉昭帝元凤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9年。


那时候啊,夏天四月份,汉昭帝换了个新环境,从建章宫搬到了未央宫。


到了六月份呢,皇帝还搞了个大赦天下,就像是给全民发了个大红包,真是皇恩浩荡啊!


这一年呢,匈奴那边儿还是闲不住,又派了九千骑兵驻扎在受降城,一副防备咱们汉朝偷袭的样子。


他们还在受降城以北的余吾水上搭了座桥,随时准备跑路。


其实啊,匈奴单于心里是想跟咱们汉朝和亲的,但是又怕咱们不答应,所以一直憋着不说。


他们就常常暗示咱们汉朝派去的使节,想摸摸咱们的底。


不过啊,匈奴对咱们汉朝的侵扰是越来越少了,对咱们汉朝使节也是越来越客气。


看来啊,他们是真的想和咱们和亲呢。


咱们汉朝这边儿呢,也是顺水推舟,想跟匈奴搞好关系。


时间一晃就到了汉昭帝元凤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8年的春天。


你猜怎么着?


正月里啊,泰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突然就自己站了起来,像个人儿似的!


还有啊,上林苑里有一棵枯死倒地的柳树,也自己立起来复活了,树叶上还被虫子咬出了“公孙病已立”的字样。


我的天呐,这真是见鬼了!


有个叫眭弘的符节令,他上书给皇帝说:“这大石自己站立,枯树复活,都是预示着将有一位平民百姓成为天子。


而且啊,‘公孙病已立’这几个字,说不定就是预示着以前被废黜的公孙氏家族要复兴了呢。


咱们汉天子是帝尧的后代,有着将国家传给别人的命运。


所以啊,皇帝您应该访求贤明的人,把帝位禅让给他,然后自己退下来做个列侯,这也算是顺应天命了。”


结果呢,这眭弘因为胡说八道、蛊惑人心,被处死了。


哎,这说话要小心啊,一不小心就脑袋搬家了!


这回咱们说到匈奴那边儿,匈奴单于可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派了个叫犁污王的去探探汉朝的边防虚实。


这犁污王啊,回来后跟单于说,酒泉、张掖那边的汉朝兵力啊,就像秋天的树叶,一天比一天少,咱们要是派兵去试试水深水浅,说不定啊,旧地都能像捡破烂儿一样轻松收回来呢。


可这小心思,咱们汉朝早就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了,汉昭帝一听,赶紧下诏让边塞地区加强戒备,可别让匈奴这帮小偷得逞了。


没过多久啊,匈奴的右贤王、犁污王领着四千骑兵,分成三队,朝着日勒、屋兰、番和三县就杀了过去。


可他们哪儿知道,张掖太守和属国都尉早就准备好了,一反击,匈奴军就像被砍瓜切菜一样,只剩下几百人哭爹喊娘地逃跑了。


属国的义渠部落王还一箭射死了匈奴的犁污王,汉朝皇帝一高兴,就赏了他二百斤黄金,二百匹马,还封他为新犁污王。


从此以后啊,匈奴可就不敢再侵犯张掖了,这就像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


咱们再说说汉朝内部的一出好戏吧。


那时候啊,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等人想搞个小动作,桑弘羊的儿子桑迁也掺和了一脚,可后来事情败露,桑迁就跑了,投靠了他爹以前的部下侯史吴。


但后来桑迁还是被抓了,给处“死”了。


那时候正好大赦天下,侯史吴就自首去了,被囚禁在监狱里,这可真是自己送上门来啊。


廷尉王平、少府徐仁负责审理这个案子,他们都认为桑迁是受到他父亲的牵连,侯史吴只是窝藏了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谋反,所以就按照大赦令把侯史吴给放了。


可后来侍御史重新查这个案子,觉得桑迁明知道他爹背叛朝廷,还不劝阻,这跟谋反没啥两样。


而侯史吴原来是个三百石的官吏,他窝藏桑迁,这跟一般百姓窝藏连坐者不一样,侯史吴可不能就这么轻松地放了。


于是啊,侍御史就请朝廷重新治侯史吴的罪,还弹劾了廷尉和少府,这可真是翻旧账啊。


这少府徐仁啊,是丞相田千秋的女婿,田千秋为了救侯史吴,就召集了一群官员和博士来商量这事儿。


参与商议的人都知道大将军霍光的意思,所以就一致指责侯史吴是大逆不道。


第二天,田千秋就把大家的意见上奏给了朝廷。


霍光一听这事儿,觉得田千秋擅自召集官员,内外言论不一,就把王平、徐仁给抓了起来,这可真是偷鸡不成反被人给捉了。


朝廷上下都怕丞相会受到牵连,太仆杜延年就给霍光写信说:“官吏放纵罪人,有通常的处罚方法。


但现在把侯史吴说成是大逆不道,从法律上来说就过了。


丞相平时也没啥成见,就是喜欢为下面的人说情。


擅自召集官员是不对的,但我觉得丞相在位这么久,又是先帝任用的人,没啥大错就不能轻易废弃。


现在百姓们都说刑罚太重了,官吏们执法苛刻得要命。


如果因为这个案子连累了丞相,只怕会跟民心相背啊。”


哎呀,这话说得多委婉啊,实际上就是给丞相求情嘛。


霍光听了这话,觉得廷尉、少府玩弄法律,最后还是把他们给治罪了。


到了四月啊,徐仁在监狱里自杀了,估计是觉得没脸见人了;


王平和另一个官员都被腰斩了,哎呀,这真是惨不忍睹啊。


丞相田千秋就没受到牵连,继续跟霍光共事,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这杜延年议论公平,让朝廷和睦相处,他做的事情啊,都是这种和稀泥的好事儿。


冬天里,辽东的乌桓部落可是掀起了反叛的浪潮,这事儿啊,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记得那个匈奴的冒顿单于,把东胡族给痛扁了一顿,东胡的那些残兵败将啊,就慌不择路地跑到了乌桓和鲜卑山。


时间久了,嘿,这两个地方就分别形成了乌桓和鲜卑两个部族。


他们呢,一直对匈奴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的。


后来咱们威武霸气的大汉武帝一挥手,就把匈奴的左翼给打破了,然后把乌桓这帮人给迁到了上谷、渔阳、右北平和辽东的塞外地区,让他们给咱们汉朝当间谍,紧盯着匈奴的一举一动。


汉朝啊,为了看好这群小家伙,还特地设置了个护乌桓校尉的官职,就是专门盯着他们,别让他们和匈奴勾结在一起。


这乌桓啊,翅膀硬了,就想着反叛咱们大汉了,真是白眼狼!


之前呢,匈奴的三千骑兵闯进了五原,就像是恶狼闯入了羊群,一顿操作猛如虎,杀了好几千人;


然后,他们又派了好几万骑兵南下,沿着咱们汉朝的边塞一路打过去,抢了不少边塞的官员和百姓。


就像是土匪进村一样,好在咱们汉朝边疆各郡的烽火报警系统做得挺好,匈奴来骚扰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就像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所以他们后来也不怎么敢来了。


再后来,咱们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乌桓这帮人啊,竟然挖了单于祖先的坟墓,这可把匈奴给惹毛了。


匈奴一怒之下就派了两万骑兵去打他们,真是偷鸡不成反被人给捉了现行。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