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第129章 大汉国足

作者:叶还生

任安为人刚正不阿,忠义耿耿!


宁愿守着清贫和原则,也不肯做那等背信弃义,攀附权贵的事儿!


这份气节和坚持,真是难得和可贵啊!


卫青这哥们儿吧,虽然权势不再了,但他毕竟是一代名将,战功赫赫!


他的落寞和失意,也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起落啊!


而霍去病的崛起和尊贵呢,虽然风光无限,但也难免让人担忧他,会不会因此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说说霍去病小哥吧!


这哥们儿啊,平时话不多,可沉稳得跟座山似的,胆子大得能吞天,有担当,绝对是个大任的料子。


汉武帝一看他这么英勇,就琢磨着传授他点孙武和吴起的兵法,可这霍去病却摆摆手说:


“打仗这事儿,靠的就是临场发挥,那些古代的兵法,学了也是白学。”


汉武帝一听,心里那叫一个惊讶啊,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呢,汉武帝又给霍去病盖了一座豪华大宅子,想让他去瞅瞅。


可这霍去病却摇头说:


“匈奴那帮家伙还没搞定呢,我要这大房子有啥用?”


这话一出口,汉武帝更是对他刮目相看,宠爱得不得了。


这就是【匈奴不灭,可以家为】!


这霍去病啊,少年得志,早早就显贵了,这可不是好事。


比如,他对部下呢,就不太够意思了。


每次出征,汉武帝都会派太官给他送上几十车的美食。


可等到打完仗回来,那些车上却装满了吃剩的粮食和肉类,士兵们却饿得咕咕叫。


在塞外的时候,军队有时因为缺粮而士气低落,可这霍去病呢,居然还有心思修个蹋鞠场地,玩得不亦乐乎。


不是有一句诗吗?


飞红舞翠秋千院,击鼓鸣钲蹴鞠场!


蹴鞠是啥?


说白了,就是大汉国足。


我们来科普一下这大汉国足吧,可不象现在,那时可是军事训练课目。


话说,大汉那时候的足球,叫做蹴鞠,用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实心球。


用什么做的呢?


动物毛发搓成团,再裹上皮革,踢起来那叫一个带劲!


比赛场地也是相当有讲究,方形场地叫做鞠城,跟现在的足球场差不多大。


但球门可就有意思了,十二个半月形坑,叫做鞠室,两边各六个。


球员呢?


每边六个守门,六个进攻,场上二十四名壮汉,再加上一个裁判,那场面,大汉世界杯哦!


别以为古人就踢得斯文,虽然不玩假球,不吹黑哨,但对抗起来,比现在还激烈。


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定胜负,简单粗暴,就是干!


那时也有球迷,迷到什么程度呢,可比现在疯狂,大汉球迷,迷到连命都不要。


记得,西汉文帝时期,有位名医叫淳于意。


有次,他给一位名叫项处的疯狂球迷看病,淳于意告诫他:别再剧烈运动了,不然会吐血身亡。


可这位项处老哥,觉得蹴鞠算不上啥剧烈运动,看完病就去踢球了。


结果呢?一番运动后,果然吐血身亡,成了用生命致敬蹴鞠的真球迷!


打仗的时候,蹴鞠也是士兵们的最爱。


霍去病北伐匈奴时,弹尽粮绝,唯一能让士兵们提起精神的,就是军事训练间隙的蹴鞠比赛。


那时候,蹴鞠可是万万不能停的!


大汉有人的地方,就有蹴鞠场。


汉代二十五户为一里,五百户为一党。


凡是里就有人扎堆踢球,凡是党就有大型鞠场。


那普及度,简直比今天的篮球场还要广!


当然了,我们也应该知道,踢球不是男子独有的权处,大汉也有女球迷。


女人们也不甘示弱,在男人权利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乐舞蹴鞠,一边跳舞,一边踢球,那场面简直不要太美!


后来,桥归桥,路归路,俗归俗,就改了。


晋朝人,西晋那个朝代,觉得大汉朝人踢球太凶,于是就改了,不过直到唐朝,蹴鞠稍微温和了点,开始用充气的空心球。


用动物膀胱吹满气,区划一下有用的地方,外面裹上八片皮革,球体更轻盈更圆,踢起来那叫一个飘逸!


还有笑话呢,税点不高,笑点高。说,唐朝有个诗人,叫皮日休,就是因为其姓皮,你说这姓招谁惹谁了,皮日休被人作诗调侃为【毬】。


笑话他皮日休踢的球,务不了实,就像一包闲气,惹拳遭踢,永远停不下来。


哈哈,局呀!皮日休被做局了,踢个球还做局,真是有诗意的文人球迷。


再来说说卫青吧,这位老哥呢,为人仁和,尊重士子,谦虚退让。


他就靠着一副温顺柔和的态度,赢得了汉武帝的喜爱。


跟霍去病比起来啊,两人的志趣节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但话说回来啊,他们俩可都是汉武帝手下的得力干将啊,为汉朝的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啊,这汉朝的江山啊,有他们这么一对牛逼闪闪的活宝守护着,想不强大都难呐!


他们就一直打,一直打,这不又打起来了。


汉朝和匈奴,又开始了古代版的吃鸡游戏,双方加起来,死了十几万人,场面相当惨烈。


匈奴被打到沙漠以南的,荒郊野外去了,


汉朝这边的士兵们,也是马不停蹄地,开垦荒地,种田种到匈奴的老家去了,


不过因为马儿不够,汉朝的大军也只能暂时按下暂停键,不再大规模出征。


匈奴那边,赵信这哥们儿出了个馊主意,派使者去汉朝搞和平共处,汉武帝这边的群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说和亲,有的说趁机让匈奴彻底跪下唱征服。


丞相长史任敞这哥们儿,更是直接建议,让匈奴成为汉朝的小弟,汉武帝一听,这主意不错,派任敞去匈奴那边传话。


结果匈奴单于一听,气得差点没把桌子掀了,直接把任敞扣下,不让他回国。


这时候,博士官狄山跳出来说,和亲才是王道,汉武帝就问张汤怎么看,张汤直接来了句:


“这哥们儿啥都不懂。”


狄山不服气,说自己是愚忠,张汤是诈忠。


汉武帝一看这架势,直接问狄山:“你守个要塞行不行?”


狄山一咬牙:“行!”


结果,一个多月后,匈奴直接把狄山的人头当球踢了。


从此,文武百官都吓得腿软,张汤的威慑力直接爆表。


同年,汲黯因为触犯法律被炒了鱿鱼,汉武帝又提拔了义纵和王温舒。


说到义纵,这哥们儿在南阳太守任上,那是手段狠辣,直接把宁成一家给灭了,搞得南阳的官吏百姓都吓得不敢动弹。


后来他调到定襄太守,一上任就搞了个大清洗,把四百多个犯人和探监的家属全给砍了,这手段,比老鹰抓小鸡还狠。


赵禹和张汤虽然也是严苛出名,但至少还讲法律。


当然了,不光朝堂上有这样的,下边的县里,也这样的人。


比如,王温舒。


这位是谁呢,是广平都尉。


这位都尉大人,一上任就挑人,挑的全是十几个胆大包天的官吏,组成了一支铁血敢死队。


这帮人,只要能帮他办事,哪怕是犯了天大的罪,王大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是办事不力,那可就惨了,王大人的刀下可是不留情,连坐,灭族,那是家常便饭。


这招儿还真管用,广平郡的治安好得不得了,连个小偷小摸的都没有,简直就是“夜不闭户”。


后来,王大人调任河内太守,一上任就来了个大动作,五十匹驿马准备就绪,然后一网打尽了郡里的豪勇奸猾之徒,牵连了一千多家。


王大人一纸奏章上去,朝廷那边也是给力,两三天就批了,这下子河内郡血流成河,十里地都闻着血腥味儿。


到了年底,郡里的人晚上都不敢出门,连狗都不敢叫了,王大人的手段,那是让人闻风丧胆。


咱们那位汉武帝,一听说义纵和王温舒的事迹,心里那个美啊,这两货能干,立马把这两位提拔为中二千石官,这可是大官儿!


武帝不但喜欢狠人,还喜欢鬼,当然这鬼是美女。


这得说说齐国的少翁,这位哥们儿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召唤鬼神。


汉武帝的宠妃,王夫人一命呜呼,少翁就在夜里给她招魂,汉武帝远远一瞧,那鬼魂长的呀,跟王夫人长得一模一样,心里那个激动。


立马封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无数。


少翁趁机劝汉武帝建甘泉宫,修高台,画鬼神,搞祭祀,想请天神下凡。


可一年多过去了,神仙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少翁急了,搞了个大忽悠,让牛吞了写有字的绸缎,然后装模作样地说牛肚子里有宝贝。


汉武帝信以为真,结果一查,这不就是少翁的笔迹嘛!


少翁这下露馅儿了,汉武帝一怒之下,直接把他给办了,这事儿也就悄悄的压下去了。


武帝一招鬼,就招上了祖宗的事儿。


话说,这是汉武帝元狩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的春季,那会儿的瓜可真不少。


这丞相李蔡,占了死皇帝汉景帝的地了。


他胆子真大,虽然是陵园外的一小块地儿,也是了不得的事。


他占地干什么呢?给家人埋骨!


结果被人给告了,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李蔡一咬牙,自己了断了。


鬼的事没说完,钱的事儿就来了,钱就是鬼,鬼就是钱,这是相连的事。


当时的钱,是三铢钱,汉武帝一拍脑袋,说:“这玩意儿不好使,咱们换五铢钱!”


结果呢,这民间的小伙伴们可不干了,私底下自己铸钱,尤其是楚地,那叫一个疯狂。


汉武帝一看这不行啊,得找个人管管,就想到了汲黯,这位老兄可是个硬骨头。


汲黯一听,心里那个苦啊,跪地辞谢,死活不接受。


汉武帝可不吃这一套,连下几道诏书,硬塞给汲黯淮阳太守的职位。


汲黯眼泪汪汪的,对汉武帝说:


“陛下,我这把老骨头,原本以为只能在沟里躺着了,没想到您还用我。


我这身体不行,怕是扛不住淮阳的重担,


我还是在宫里给您提个醒儿,补个漏啥的吧。”


汉武帝大手一挥:


“别小看淮阳,我迟早会召你回来的


。你就躺着处理郡事吧,你的威望,足以镇住那些不听话的。”


汲黯上任后,去拜访了大行李息,说:


“我这被发配到地方,朝廷的事儿是管不着了。


那张汤,狡猾得很,专门说些主上爱听的话,搞事、玩法律,心思不正。


您老在高位上,得早点儿揭露他,不然您也得跟着倒霉。”


李息一听,心里那个慌啊,但也不敢得罪张汤,结果张汤一倒台,李息也跟着栽了。


做人得正直呀,不然哪天风向一变,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