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 章节

第126章 汉武帝做事全是六六六啊!

作者:叶还生

汉武帝做事全是六六六啊!


做事儿就是不带拖泥带水的,直接把归降的浑邪王部属,给整到沿边五郡的旧要塞外去了,这简直就是大手笔啊!


这些部属被安排到了黄河以南,过上了他们原来的小日子,汉武帝这人也挺讲究,没让他们改掉自己的习俗,可以说是相当人性化了。


不仅如此,他还特地设了五个【属国】,来管理这些归降的小伙伴。


从此以后,金城河西岸、南山一直到盐泽那一带,匈奴人连个影子都没了!


偶尔有一两个匈奴探马跑过来瞅瞅,但那都是打酱油的,掀不起什么风浪。


汉武帝这一番神操作,直接把边疆治理得服服帖帖。


那些归降的浑邪王部属,也在新地盘安了家,扎了根,沿边五郡的旧要塞外因为这些新居民的加入,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这汉武帝可真是个人才啊!


一招就让匈奴人没了立足之地,还顺便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力量。


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稳赚不赔的买卖!


从此以后,汉朝的边疆就稳如泰山了,那些匈奴人想再来搞事情?门儿都没有!


话说有那么个倒霉王子,名叫金日磾,跟他妈阏氏、他弟伦一起,被官府抓去当奴隶了。


整天就在黄门里给少府大人养马、打杂,那日子,简直比黄连还苦啊!


就这么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一天,汉武帝心血来潮,想带着后宫佳丽们去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一番,顺便瞅瞅那些马儿长得咋样。


于是呢,金日磾就跟一群奴隶们,牵着马从殿下走过,给皇上展示展示。


那些后宫的美女们啊,一个个眼睛贼亮,盯着这些牵马的奴隶们猛瞅,想看看有没有啥帅哥可以养养眼。


可是啊,等到金日磾出场的时候,他却像个木头人一样,连看都不敢看那些美女一眼,搞得美女们都怀疑他是不是个瞎子。


汉武帝一看这小伙子,哎呦喂,这身高,这长相,这气质,简直就是个人才啊!


再瞅瞅他养的那些马儿,一个个膘肥体壮、精神抖擞的!


汉武帝当场就惊呆了,觉得这小伙子肯定不是个凡人。


于是呢,汉武帝就把金日磾叫过来问话。


金日磾也是个聪明人,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汉武帝。


汉武帝一听啊,更觉得这小伙子是个人才了,立马就对他刮目相看。


当天就让他洗澡,换衣服,戴帽子,还给他封了个官儿叫马监;


后来又一路提拔他当侍中,驸马都尉啥的,最后还混到了个光禄大夫的高位。


这金日磾啊,自从跟了汉武帝之后,简直就是人生开了挂一样!


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从来没出过啥差错。


汉武帝对他,也是越来越喜欢,越来越信任;赏赐的黄金,都够他开个金矿了!


出门的时候呢,让金日磾陪着坐车;回宫之后呢,金日磾就在旁边侍候着。


这待遇啊,简直比那些皇亲国戚还要好啊!


那些皇亲国戚们呢,看到金日磾这么受宠,一个个都嫉妒得要命;私下里都抱怨说:


“皇上不知道从哪儿找来这么个【胡儿】竟然当成宝贝一样宠着!”


这话呢,很快就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


汉武帝一听,不但没生气,反而更加厚待金日磾了!


估计他心里在想:“你们这群废物点心懂个屁啊!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而且,因为休屠王曾经制造过金人,用来祭祀天神;所以汉武帝就特意赐金日磾姓【金】——从此以后,


金日磾这个名字,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吧!


话说那汉武帝在位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这一年可不平凡啊。


春季里,东方天空突然出现了异星,那是天降异象,让人琢磨不透。


夏季呢,武帝来了个大赦天下,五湖四海都是喜气洋洋。


我们来说说皇帝的家里事,很久没说家里的事了。


说谁呢。胶东王刘寄吧。


想当初,淮南王刘安密谋反叛,想搞点事情出来。


胶东王刘寄啊,他耳根子也不清净,听到了风声,就暗地里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心里想着万一有事儿也能应对。


结果啊,这事儿被司法官员给查出来了,刘安谋叛的事儿败露了,连带着刘寄的一些小动作也被抖搂出来了。


刘寄他妈妈啊,是王夫人,那可是皇太后的亲妹妹,跟汉武帝关系可近得很。


刘寄知道事儿败露了,也不敢吱声,只能自怨自艾,最后竟然得病死了,连继承人都没敢指定。


汉武帝听了这事儿,心里也怪难受的,觉得刘寄这孩子也是被牵连的,就可怜他,把他大儿子刘贤立为胶东王,又把刘寄生前最宠爱的小儿子刘庆封为六安王,把原来衡山王的地盘儿都给了六安王。


这样一来啊,刘家的事儿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家里的事搞定了,家外边又乱了。


秋季一来啊,匈奴那边又不安分了。


数万骑兵,像蝗虫一样,涌入右北平和定襄地区,见人就杀啊,见东西就抢啊,那一千多人就这样被他们屠杀,掳走了。


这匈奴啊,真是像秋天的蚂蚱一样蹦跶得厉害,让人防不胜防啊!


而且不光北方乱,大地上的水也乱流。


崤山以东的地界儿上,突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


哎呀妈呀,那水势可真猛啊,跟开了锅的饺子汤似的,哗哗地往上涨。


无数百姓瞬间就成了水饺,被泡在了苦难和饥饿的汤里。


汉武帝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那个急啊,他立马就派出了一帮使臣,火急火燎地赶往灾区去救援。


那些使臣们一到灾区,二话不说,就把当地各郡县封国仓库里的粮食,全给搬了出来。


心想。这下子应该能喂饱。那些可怜的灾民了吧?


可谁曾想,灾情实在太严重,粮食根本就不够分。


这就尴尬了呀,咋整呢?


那些使臣们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求助于当地的土豪、官吏和百姓们。


他们挨家挨户地敲门,跟乞丐似的乞讨钱粮。


凡是能借钱粮给贫苦灾民的,都把他们的名字一一记在小本本上,准备上报给朝廷。


然而啊,即便如此折腾,粮食还是远远不够。


汉武帝得知后,心里那个愁啊,比吃了十斤苦瓜还要苦。


他想啊想,头发都想白了,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绝招:把那些贫苦灾民,全部迁徙到函谷关以西,及朔方郡以南的,新秦中地区去。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混日子】了。


于是啊,一支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就这样踏上了征程。


总共七十多万人啊,那场面!


所需的衣服、食物全部由官府提供,数年之中,官府还借给他们生产资料,朝廷也派出使者分区进行管理。


那些使者的车辆一辆接一辆,连绵不绝,费用更是以亿计,多得数都数不清。


就这样啊,汉武帝用他的仁爱和大智慧,带领着百姓们渡过了这场大灾难。


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


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的过光景了!


话说啊,自从汉朝收拾了匈奴浑邪王,陇西、北地、上郡这三个地方,外族骚扰就像断网的WIFI一样,信号全无了!


老百姓们可乐坏了,终于不用每天担心被砸窗户,被偷菜了。


汉武帝一瞅,哎呦喂,这治安效果不错啊!


大手一挥,下诏说:“咱们裁军一半,给老百姓减减负!”


这消息一出,全民狂欢,大家纷纷表示:“皇上,您真是太给力了!”


汉武帝这人,典型的开疆拓土狂魔。


听说昆明那边有个滇池,方圆三百里呢!


立马就摩拳擦掌,准备搞个大新闻。


于是呢,特地修了个昆明池,练习水战。


这可把官员们累得够呛,整天忙得团团转,征调民夫,筹备物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汉武帝还越玩越High,法令越来越狠,官员们稍不注意,就得下岗再就业。


官场上人人自危,大家都觉得,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随时可能飞走。


那时候啊,战争跟吃饭一样频繁。


老百姓们为了免除劳役,纷纷买爵到五大夫。


这样一来呢,官府能征调的人,越来越少。


朝廷一看,这哪行啊?


得想办法啊!于是呢,就让那些有千夫、五大夫爵位的人,去当小官。


你要是不想当官呢,也行,交点马匹当保护费呗。


这可把那些靠玩弄法令过日子的官吏,给坑惨了。


他们现在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那些被发配到上林御苑,去砍伐荆棘,挖昆明池的官吏们啊,一个个哭得比孟姜女还惨。


他们平时娇生惯养的,哪受过这种苦啊?


可是呢,皇命难违啊,他们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这一来二去的呢,昆明池也就挖成了。


汉武帝看着这个浩大的工程啊,心里美得跟开了花似的。


他想啊:“这下我可有水战的本钱了,看那些外族还敢不敢来挑衅我!”


从此以后啊,汉朝的国势就一路飙升,跟坐火箭似的。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