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侠捕诗剑录 > 章节

第54章 海上钓鳌客

作者:天可汗在梦中6

洛阳明教坊是定鼎门街东最南面的一个坊,南靠郭城南城墙,西临定鼎门大街,北为宜人坊,东为乐和坊。四面坊墙中部开有4个坊门,东接坊东大街,西接定鼎门大街,南接南郭顺城街,北接永通门大街。坊内有龙兴观,唐尚书右丞宋璟、国子司业崔融、河南府士曹参军崔同等曾在此居住。


人们不知道的是,十多年后大名鼎鼎的宰相李林甫此时尚未发达,此时正低调居住在坊内一个院子里。


这天,一个白衣书生来到院门口,叩动门环后,对门子递上一张名刺,请门子向主人进行通报。


这个书生三天前曾来过,在确定今天主人来府上后,今天第二次前来拜会。


门子接过名刺后,好奇地看了一眼书生,随即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门子出来,向白衣书生点了一下头,道:“请郎君随我来。”


白衣书生随着门子进了院门,却见院门后是两个挎着刀的卫士,两双锐利的目光在白衣书生身上扫了一下,随即闪在一旁,让门子带着白衣书生通过龟背甬道,穿过一个月门,进入内院。


进入内院,引向一个厅堂。


一个微笑的官员穿着常服,站在厅前台阶上。


见白衣书生进来,一双眼睛注向白衣书生,道:“海上钓鳌客?”


白衣书生立定,仰望向官员,抱拳:“海上钓鳌客陇西李十二李白,前来拜见太子谕德大人。”


那官员穿着四品官员的服色,他的官职负责掌谕皇太子以道德,随事讽赞。皇太子朝宫臣,则列侍左階,出入骑从。


这个官职属于东宫太子府的官员。


李隆基居洛阳时,太子也会随行洛阳,其属官也随太子而居东都,各自在洛阳有其居所。


那官员年在三十五六左右,脸上虽维持着笑意,一双眼睛却幽静如深渊,见李白参拜行礼,淡淡道:“你我素不相识,又无隶属职分,拜见大人,从何说起?”


李白趋前一步,声音稍低:“在下来自蜀中陇西院。前来拜见族祖大人。”


那官员神色看不见变化,淡淡地看着李白。


李白也平静地望着那官员。


那官员:“你父就是如此教子礼节的吗?见老前辈而直身揖礼而已?”


李白诚恳说明:“白也自知无礼,但奈天生傲骨,无法折腰作礼,尚祈从祖大人海涵!”


“海涵?”那官员一笑,“不知你这海上钓鳌客,临沧海而钓巨鳌,却不知以何物为钓线呢?”


李白朗声道:“风波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线,明?为钩。”


官员问:“何物为饵”


李白亢声道:“以天下?义?丈夫为饵。”


那官员至此,神情始耸然而动,双目为之一凛,注定李白眉目。


李白夷然自若,全无畏色。


那官员点头,转身入厅,温声道:“请进,用茶。”


李白从容入内,在那官员示意下,落座,有美婢奉茶,看了李白一下,退出。


那官员从案上取茶,呡了一口茶。


李白自报名字:“第一房,十二郎李白,表字太白,由蜀中入洛,拜谒族祖大人。”


那官员捧茶向李白道:“若论来,你父算我族侄。二十年前,你们在西域,祖父提及你们这一支,嘘唏感叹,仁太子当年不幸蒙尘罹难,幸而因承宗从叔人虽早逝,却留下独苗,因未及上报册封,得以在东宫忠心部属拥护之下,西逸而去,得脱樊笼。唉,同室操戈,终是惨祸。”


李白肃容,避席再次行礼,恭声道:“白在幼时得闻祖父言及长平王一脉历代对我长房子孙之悬挂关怀,族曾祖思海公更是与我长房孤悬西域子孙,远加接济,予以大援。隆恩大德,白等没齿不忘。”


那官员说:“你我两房两支,这份关系,各自记在心里即可。神龙年间,眼看两脉欲绝,先祖亦是忧心如捣。恐李唐江山不永。现在已是定局,天下大安。你们,但得安定即好。未知太白此来中州,有何打算?”


李白道:“晚辈现在身入衙门执役,以追捕段简。此獠杀害陈拾遗陈伯玉,而伯玉公与我陇西院有所关联。情谊所属,义当为伯玉公出头复仇,欲将段简抓捕,绳之以法。”


那官员点头:“陈伯玉死于非命,那段简乱我法纪,诚为可恨。我李林甫平生之志,是希望能为大唐立一部严格的法律,以使国家法纪俨然,建立纲纪。若无法无天,此非国家人民之祸。”


——原来这个官员,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李林甫。这李林甫与李白家族,论起辈份关系,恰是李白之族祖,因为李林甫这一支,出自大唐开国王爷长平王这一脉。长平王李叔良是高祖李渊族弟。长平王子原州长史李孝斌为李林甫之祖,李林甫之父李思海曾是扬州大都督府参军。这李林甫即出生于扬州,后以宗室子入京都。趁开元皇帝李隆基诛太平公主一党,任命姚崇除祛武韦旧弊,广纳贤才之机,李林甫从扬州来到长安,在舅舅楚国公姜皎的推荐下,任职千牛直长。


千牛直长就是御前带刀侍卫,负责皇帝安全。


李林甫后由找关系请人说项,得以任职太子中允,进而升职为太子谕德。而他于大唐法律典籍有着精研,后来制定的《唐六典》成为大唐法律经典。


李林甫看着李白,讲了一番对李白影响深远的话:


“我观郎君眉飞八彩,有神仙气概,若郎君觉事不可为,不能宰执天下,那便作个神仙中人,也是极好的。皇妹玉真公主拜了司马子微仙长为师,成了持盈法师,修真求仙,意在解脱尘世束缚。小女腾空,亦爱修仙,现拜大嵩山焦炼师门下,那也是极好的。十多年前,我在扬州,曾有修仙机会,可惜,我放弃了,现在想来,已悔之晚矣!那位神仙道长说我是天上仙官下凡,若修仙可以重回天庭,若是留恋人间富贵,将来可领二十年宰相。但这二十年宰相之路,可走得异常辛苦,想我现在,官才四品,这一级级上去,要成为中枢人物,还得待时机与机缘才成,机缘不到,只有雌伏。十二郎,纵然你胸有大志,但时机未到,你也只有蛰伏民间,要自全其德能,要养望,要蓄人脉力量。不怕世间不知你,而怕世欲知你,而你德能不修,不足以为时所用。这是我看在同为宗室中人,对你的忠告。一旦踏入官场江湖之中,再全身而退,便不能了,只有拼命向前,全力打倒敌人,无他法可想,亦无他路可走。”


“我既身入这权力漩涡中心,不能宰执天下,就准备为之粉身碎骨的。”李林甫看着李白,神色平静而显得有些阴郁,“他日,若郎君有得力之时,我之身后,儿女必受牵连,还望施以援手。而我在中枢若执宰执之权,其他我不能保证,只能保全郎君一脉,于江湖山川之中,得以平安。”


“我知第一房在野而有大势力潜而不用,请善加慎藏,以为自保。我们两家,一在朝,一在野,互为奥援,郎君以为如何?”


李林甫的目光带着笑意,望着李白,其情殷殷,其意款款,不由人不允。


李白慨然而诺。


李林甫满意而笑,低声道:”我知十二郎君之心志,段简此人,我透一个消息给你,他日,他若露头,必会西奔蜀中的,因为他掌握一笔诸武秘藏蜀中的财富。只是他身边,拥有一股不弱的势力,恐怕不易对付。”


“谢谢族祖。”李白道,这个消息倒还是李白第一次听闻。这是他今天说的是真诚的一句话,谢谢这位第一次相见的族祖。虽然对方仅比自己大上十几岁,但宗室中辈份,对方是与自己祖父同辈,这是无法改变的存在。


而在这京都,自己现在唯一可以联系的朝廷中人,暂时只有这位族祖。其他族人,散处各方,也有官府职位的,也不过是州县令丞尉之类官佐胥吏而已。其他的一切,须待自己着意经营了。


李白从李林甫府上退出时,却听到身后一支箫管吹奏之声,音律精准,腔调有力而高亢,连拔三个高音,节节升高,而又宛转有致,曲折婀娜,如一条灵蛇游行于碧空之中。


李白明白,这是李林甫在弄管调音,李林甫此前告诉李白,这是歧王李范的一管紫箫,似乎音律上有些不协,请他调试箫管音律的。


宗室之中,精于音乐音律者,大有人在。当今开元皇帝,据说是精于羯鼓的。


而当年秦王李世民,是亲加改编歌舞而作《秦王破阵乐》的。


想到秦王,李白的心中感到一阵压抑与愤怒痛苦,因为这是屠杀他祖先满门的大魔头啊!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侠捕诗剑录》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