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侠捕诗剑录 > 章节

第346章 白衣斗笠

作者:天可汗在梦中6

——萧半千向血魔王出手,待一掌击到血魔王头顶时,血魔王忽然抬头一笑。


——血魔王一笑之时,萧半千心一沉,待要收手退后,已是不及。


——萧半千看到的是,满天的月光里盛开着白莲!


——由血魔王身上放出的白莲!


——血魔王身上所中的飞环刀全然迸飞,化作一朵朵怒放的白莲花瓣,向萧半千激射而至!


——萧半千大叫一声,把毕身功力所凝的一掌劈出。


——一声晴天霹雳般的雷炸,萧半千与血魔王在空中各自冲天而起,身形狂舞,三分三合,最后一合一分,落地上时,萧半千已一切都成其半:


半个脑袋,半个身子,独手,独脚!


——萧半千被血魔王一种超乎人力的巨劲魔力,分劈为二,奇的竟是血都是凝固成干的血粉,并无一滴血洒飞出来!


——萧半千竟如千年古棺里挖掘出的干尸,血竭而亡,脸如灰纸!


那么其他人呢?李白问。


——回大师九死一生,成了双腿被废的残疾。“神拿捕王”郭鹰白苦修数十年的真力内劲全失,成了废人。突骑施大将鹰都身受重伤,铩羽西归。


血魔王本人呢?李白问。


血魔王掌败“铁伞捕神”凌北斗,向北扬长而去。凌北斗与随后赶来的“西域武尊”金刚伏烈,去追血魔王,两人都没回来。


三天后,有人在大唐边境见过“西域武尊”金刚伏烈的师弟扶着金刚伏烈过境回西域,金刚伏烈似是身负重伤。但那血魔王却踪影全无,如凭空从空气中消失了!


好!好一个血魔王!——李白叫道。


————


李白不由回忆起那天在“风满楼”上与血魔王相见的情景——


一楼,一席。


西风送爽,翠云拥匝。白云堆积在天边山顶处,一支金菊傲放在案头。


在“风满楼”当风把盏,赏菊饮酒,眺望远天,目送归鸿,也算是赏心乐事。


但想到剑阁论剑在即,各路势力龙腾虎跃盘根错节纷纠复杂的局面,李白只觉有种翻覆风雨变数无穷一时难以推算清楚的烦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李白遣走吴指南与三尺后,借箸代筹,以竹筒中竹箸代为筹牌,谋划半日,长叹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喃喃自语道,“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在李白面前,竹箸纵横,代表着各派势力,相争不下,他举一箸在手,一时不知如何措置才好。


吐蕃,绿毛老祖,西域,突骑施,大食,回纥,崆峒,昆仑,西域武尊。南诏。东瀛日本。李白望着案上代表着各种势力的竹箸,在心中的大唐边境图上,纵横捭阖。在心中的剑阁论剑大局中,设想种种变化。


这时,随着木屐声声,一个戴斗笠的白衣人,登楼而来。


这白衣人的脸在斗笠的阴影里,只让人感觉到他有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那双眼睛见楼上有人,微觉意外,向李白打量片刻,踌蹰着,似要离去,但又觉周遭没有好去处,沉吟着,有所犹豫。


李白感到有人到来,抬头望了一眼,却见是一个白衣如雪的斗笠客,在楼口犹豫着是否进来。


李白不由微笑,道:“相逢何必曾相识?你我各饮其酒,相处一席,又有何妨?”


斗笠白衣人见状,大步踏进,摘下斗笠,向后面跟来的店伙叫道:“酒。”


李白见这人戴着斗笠,有着十足的江湖客气派,摘下斗笠,却是一个异常俊俏童山濯濯的白面僧人,显得儒雅风流。想来,该是这顶斗笠令人改观。不由赞道:“好一顶斗笠!”


这白衣人向李白看了一眼,道:“公子喜欢,便送你。”说罢,真的把斗笠推了过来。


李白不意如此,心下想不收,但又觉别人一番诚意,却之不恭,便道声多谢,收了下来,放在一边。


那随着上来的店伙,向白衣僧人道:“客官不要什么菜吗?本店……”


白衣僧人指着李白面前:“与他一样,只要酒。”


店伙还想再说,李白微笑道:“在这楼上,有满目青山,半天白云,黄菊在案,归鸿娱目,何必再以那些肉食大煞风景?糟蹋我们心境?”李白说毕,手一扬,一块银子向店伙飞来,“这一大块银两,足抵你半日酒菜之利了!”


店伙收了银两,顿眉开眼笑下楼提酒去了。


李白复取一杯,斟了一杯酒,推在白衣僧人面前:“承大师赠笠,李某谨以杯酒为谢。”


白衣僧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把杯推还,一叹道:“这世中酒,有哪一杯能醉我呢?你的杯子,哪有醉我之酒?你我,还是各饮各酒吧!”


“原来大师竟是求醉之人!”李白一笑,不以为异,自斟自饮,长吟道,“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从师父东严子处曾听过世上不少隐息林泉的高士异人的异行,知方外之人,绝迹红尘,禅心慧觉,自有机触。这白衣僧人既说了“各饮各酒”之语,李白便自斟自饮,又把眼光放在面前陈列案上的竹箸上,边饮,边在心里筹划局中变化。


当李白静神凝思,筹划局中变化时,他便进入忘我之境,入神在局中之变中,对这白衣僧人视若无人了。


那白衣僧人也乐得安静,待店伙酒上来,慢慢地倾杯独饮,目有所注地直直看着窗外,神游万里。


一楼,一席。


两个无言饮酒的人。


两人各自沉默,沉默在自己的心事里,各自长叹短吁,脸上悲欢阴晴不定,陷入自己的局中。


酒,各自慢慢饮下,一口,一口,一杯,一杯。


窗外,光阴暗度,太阳渐渐西移,成了脉脉斜照。风吹动窗外树叶,叶色翻覆不定,发出飒飒秋声。


在白衣僧人的眼里,这叶色翻动不定的背后,是白云一动不动的天。


这白云,宛如一片好大好大的雪。


雪。雪了……白衣僧人低低念着这两个词,脸色,更见阴郁了。


云。风云。风云变幻……李白偶然抬目,看着天上云色,在心里涌起这三个词,一声长长的长叹,从心深处浮起。


但就在这时,心猛地一动——


有人到来!这个讯息,一下子警醒了局中两个人!


当那白衣僧人猛一抬头,那目中射出如电的精芒时,李白心下暗地一凛:原来来人竟是一个绝顶高手!


——这人的目光,乃是内功修为到了绝顶高手之境的眼神!


与此同时,李白心里又一宽。


因为他从收到的信息里,已感到来人是自己人了!


李白没想到来的竟是武婆婆。


李白初识武婆婆,是在小时一次逃学路上。那时的李白,生性好动,不爱读书。觉得那老厚的一大本书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念完,忒也烦人。从书斋逃到山明水秀的外面世界,小李白喜不自胜,对鸟语花香落花流水,处处都感到好奇。但当他某日随着一股溪流转过一个山脚时,便看到奇异的一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正弯腰在溪边,正认认真真地磨着一根铁杵。


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这样经典的对话——


小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磨铁棒干什么呀?”


老婆婆看也不看小李白一眼,还是那样一下一下地磨着,应道:“磨针。”


“磨针?”小李白瞪圆了眼睛,“你要把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针?老婆婆不是说笑吧?”


老婆婆边用力地来回磨着铁棒,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世上,只要下了功夫,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小李白闻言,不由呆在当场。


仿佛有一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自己的心。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世上,只要下了功夫,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天长日久,老婆婆都可以把铁棒磨成针,我读一本书,只要天天读一点,坚持读下去,总有一天可把书读完吧?


一则在外面玩了半天,已尽了兴,为自己逃学感到愧疚,二则感到老婆婆说话,含了很深的道理,似是专门点化自己似的。小李白天性聪明,悟性奇高,在回过神来后,谢过婆婆,回去用功读书去了。


——这就是李白小时遇到婆婆磨针的故事。李白遇到磨针婆婆的地方,后被叫成磨针溪。


这磨针婆婆,就是武婆婆。


——名震武林的“一代针神”武婆婆。


武婆婆是李白家族绵州青莲李家与“天下第一房”的故交。


那天,小李白逃学,正巧武婆婆来访,闻知情况后有意守在李白经过的路上,现身说法,点化这个聪颖过人而生性好动、常常逃学的小李白的。


武婆婆上楼来,见了李白,并没说一句话,只是向李白看了一眼,摇了一摇手中举着的一枝花叶,下楼去了。


李白过了一会,直到把所想的事想通了,才下楼离去。


李白离开时,看了白衣僧人一眼,见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中自斟自饮,便点了一下头,戴上白衣僧人赠的斗笠,下楼而去。


他没想到这无意中得之的斗笠,竟会在盯梢者远远的监视里完成偷龙转凤的功能,使盯梢者把他当成白衣僧人,而把留在楼上饮酒的白衣僧人,当作是他李白!


由此,造成了后来影响如此大的变局!


(求收藏!)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侠捕诗剑录》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