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登陆倭岛,掐断东瀛国运! > 章节

【22】1895年,魔鬼入东京。

作者:以蛮制夷

1895年1月5日下午。


经过八天八夜的海上颠簸,石平夷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东京港!


这座港口不仅是东瀛与海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更是国家开放与现代化的象征。


空气中弥漫着海盐的味道,还夹杂着木材、布料和鱼货的各种气味。


无数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在栈桥上有序的排开。


有的正在卸货,有的准备启航。


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从丝绸、茶叶到煤炭、钢铁,应有尽有。


工人们或搬运货物,或指挥船只,忙碌的不可开交。


石平夷一行人带着行李,随景阳商会的人一道下船。


踏上地面后,像是触发了某种预兆,一片乌云自天边飘来,遮住了照耀东京港的阳光。


“方掌柜!”


几个西装革履的倭人微笑着迎面走来。


“三浦部长,好久不见!”


方辉什拱手招呼。


“哈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货都在船上,请三浦部长接收。”


“这些事交给下面人就行,方掌柜,请上马车,我为你接风洗尘。”


“不急,三浦部长,为你引荐一位朋友,李平安,李先生!李先生来自湾岛,是我们景阳商会的好朋友,听闻东京繁荣,随我同来游览,顺便看能不能做些生意。”


“在下玄洋社三浦纯夫,欢迎李先生来东京做客!”


【玄洋社?】


听到这个名字,石平夷心中微动。


如果没记错,黑龙会的前身就叫玄洋社。


这是一个拥有东瀛军方背景的商会,一边做生意赚钱,一边从事对华间谍活动。


双方寒暄了一阵,而后出了港口。


车轮滚动,马车沿着宽阔平整的街道前行。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力车、马车、还有新式的轨道电车交织在一起。


交通繁忙而有序。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招牌琳琅满目,从传统的和服店,到洋气的西式餐厅,应有尽有。


一行人目不转睛的看着窗外的盛景。


各种感叹,各种惊讶。


此间繁华,别说小小湾岛,即便去了燕京,也是见不着的。


但在穿越者石平夷眼中,却是有些不伦不类。


此时的东京,还没有完全现代化。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摇摆。


街道两旁是新式的砖瓦高层建筑,但城市的天际线,仍然被古老的寺庙和塔楼所点缀。


玻璃橱窗内陈放着精美的商品,映照着的却是过路的挑担小贩。


街道上能闻到咖啡的芬芳,也能闻到下水道的夜香。


能听到铁轨的钢铁鸣唱,也能听到马匹的清脆蹄响。


能遇见西装革履的绅士,也能看到身穿和服的行人。


“草!”


孔大胜突然惊呼一声,连拍胸口,“吓死俺了!”


“怎么了?”


石平夷转过头。


“一个穿灰裙的娘们,踩着一双很高的靸(sa)鞋,俺觉得稀奇,多看了两眼,被那娘们发现了,咧着嘴朝俺笑。”


孔大胜极其无语的说道。


“怎么,她长得很丑?”


李平安好奇的问。


“还真不叫丑!老李,你是没看到,就那一口牙花子,卧槽!跟特么鬼一样!”


孔大胜脸上带着心有余悸,“俺就没见过,哪个牙长那样。”


“我刚刚也看到一个倭人,满口龅牙,吓人的很。”


布依族的阿郎接话道。


“石少,这些倭寇干嘛穿那么高的靸鞋?”


鲁凯族的阿杰询问石平夷,论见多识广,在座无人能出石平夷之右。


“那不是靸鞋(古时拖鞋),叫木屐!下雨时穿,防滑防水,是我们这边三国时期吴国人的装扮。”


石平夷为众人科普道:“那时候,东吴和倭人常有商贸往来,木屐流传到了东瀛。”


“那些女人身上穿的也不叫裙子,叫和服,从我们唐朝流传过来的。”


“东瀛也好,高丽也罢,他们没有新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别处学的,以前跟着我们学,现在跟着洋人学。”


“少爷,我看这些倭寇全都戴着帽子,各种各样的帽子,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孔大胜又询问石平夷。


“你觉得这边同湾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石平夷反问道。


“区别......”


孔大胜往马车外望去,声音有些火热的道:“这里富有,非常富有!”


几个番民跟着点头,台岽在他们眼中,已经很富裕了,比台湳和台苝都要富裕。


但在东京面前,不值一提!


“最大的区别是冷!”


石平夷有些没好气的道:“这里冷,所以,倭人戴帽子!”


“呃......”


孔大胜尴尬的挠了挠脑袋。


“这些倭人个子好矮啊,我感觉一只手,能打他们三个。”


阿美族的阿强比划着手臂说道。


闻言,李平安和赵乾心中一动,这是决定跟太平军一起出兵了?


“龅牙丑陋,服饰怪异,个子矮小,你们关注倭人的外表。”


石平夷若有所指的道:“可有注意他们脸上的表情?”


“表情?”


孔大胜一愣。


“一眼望去,人人精神焕发,神采飞扬。”


赵乾颇为感触的道:“满清打不过倭人,不是没道理的!”


“俺们台岽不也这样?”


孔大胜反问道。


“你出生于台岽,没在内陆待过,等以后打回内陆,你就知道了。”


赵乾轻声道:“满洲治下,人如虫履,佝偻残喘,根本看不到精气神。”


“台岽只是现在日子好了,生活有盼头,以前可不这样!”


李平安接过话头,道:“我们刚来的时候,莫说田地、楼房、工厂,连条像样的路都见不到,那会儿吃不饱饭,也睡不好觉,人人面带菜色,有气无力。”


“哪像现在,农田一片接着一片,工厂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住新房,不愁吃,不愁穿,要学校有学校,要医院有医院,连电都用上了。”


“我们是特例!”


李平安亲眼见证并经历了台岽的变化,心中感慨万千,“不说内陆,台湳和台苝的老百姓过不上我们的日子,精神面貌跟我们就完全不一样,远不如我们和倭人有精神。”


说到最后,李平安用崇敬的眼神看了石平夷一眼。


别人或许不了解,他却清楚的很。


台岽一切变化,皆源自石平夷。


“即便台岽,比起东京也差远了。”


石平夷嘱咐众人道:“这趟出门,大家好好感受,过去已经过去,新时代正在到来!”


......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民国:登陆倭岛,掐断东瀛国运!》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