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 章节

第【4】章 坚持己见,舌战群臣!

作者:老骥卧槽

“既是兄长之言,料想必有高论。”


“高论不敢当。”刘封嘴上谦虚一句,“不过虚长阿斗几岁,多了一些经验之谈罢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阿斗,你毕竟尚且年幼,日后多听多看便是。”


刘封凭借兄长的身份,上来就是对刘禅一通说教。


表面上看起来是为刘禅好,句句都是善意的劝谏,实则恶意满满。


潜台词仿佛在说,刘禅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刘禅自然听出刘封言语中的内涵,但装作懵懂的样子,道:“还望兄长赐教。”


“成都有商都的美名,往来商贾、络绎不绝、商贸繁荣。蜀中盛产丝绸,蜀锦更是天下闻名。”


刘封一副高高在上的口气,继续道:“反观南郑,甚至于整个汉中...实在不值一提。”


继秦宓的农业论点、魏延的军事论点后,刘封又提出商业论点,听起来依旧非常有道理。


“阿斗往后要多出门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眼看看民间的情况,再来参议国家大事,切莫好高骛远。”刘封说罢又是一顿说教。


刘禅也不辩驳,虚心道:“谨受教。”


刘禅不顶嘴,刘封也不好继续逼逼赖赖,说完只能坐下。


“还有吗?”怎料刘禅又笑问,“可还有哪位大臣发表意见?”


“看来殿下信心十足呐。”法正笑呵呵起身,拱手行礼。


“令君说笑了,晚辈想多听听诸位的意见罢了。”刘禅连忙还礼。


“我就简单提一点。”法正开门见山问道:“人口。”


“曹贼离开时将人口全部带走,如今汉中压根没百姓,倘若定都南郑,总不能京畿之地连人都没有吧?”


法正说着对刘备拱手,“至于从蜀中强迁百姓来汉中,大王仁义著于天下,料想断然不会为之。”


“万事万物皆以人为本,故不宜定都南郑。”法正说完随即坐下。


这次不等刘禅开口,诸葛亮紧随其后发言。


“孝直所言极是,并且还不止人口问题,后勤同样如此。”


刘禅看向诸葛亮,后者继续道:“汉中之战持续两年,期间蜀中男兵女运,持续为前线提供粮草物资。”


“眼下汉中没有产出,一切都依赖后方提供。”


“可想而知,若真定都南郑,蜀中还需继续为汉中输送粮草。”


“长此以往,必然会拖垮蜀中,致使民生凋敝。”


打仗,可不是两拨人面对面,然后一顿冲杀就完事。


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汉中之战从开始,截止现在已经持续两年。


为了支持前线,蜀中男兵女运,整整给前线输血两年。


倘若继续这么下去,蜀中底蕴再厚,也会被活活抽干,从而使得蜀中民生垮掉。


“还有呢。”主位上的刘备开口,“孟达正在带兵进攻房陵,以图占领东三郡,战事虽然到了尾声,但尚未完全落幕。”


“蜀中已经不堪重负,故而为父才想早些退回成都,减少前线开支,减轻蜀中负担。”


“父王仁慈。”刘禅微微欠身。


“定都南郑欠妥,阿斗可还要继续坚持?”刘备微笑道:“今日权当长个教训,下次谏言之前,要思前想后再开口。”


见刘备开始教育儿子,群臣都露出善意笑容。


毕竟世子才十三岁而已,有心为国考量,便已经是好事儿,谁也不会强求刘禅。


“大王,殿下年幼,有心便是好事,不必过分苛求。”诸葛亮说道:“何况殿下能说出太祖旧事,足见用功读书,并未懈怠。”


“嗯。”刘备抚须而笑,“是孔明教导的好,孤也可以安心了。”


诸葛亮与刘禅乃师徒关系,这点是刘禅年幼时主动要求。


千古金大腿,不抱白不抱。


从群臣到刘备,先后阐述观点,说明成都与南郑的优劣,显然都没把刘禅的谏言放在心上,依旧认定成都才是第一选择。


而刘禅为何中意南郑呢?自然也有一番原因。


汉中之战已经结束,“大意失荆州”很快就会上演。


刘禅自然不想历史重演,这就是定都南郑的目的所在。


历史上,在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过程中,刘备方面没能给予任何实质性支援。


是刘备不想救援吗?


自然不是。


究其原因,无非距离太远,成都离着荆州前线千里之遥。


等到刘备得到消息时,已经为时已晚,万事皆休。


但定都南郑,刘备留在汉中,距离方面就要近很多。


届时荆州出现问题,就不会存在来不及救援的情况。


尤其汉中有一条河流名为“沔水”,此乃汉水上游。


走沔水过东三郡就能进入汉水,直达荆州的襄阳、樊城。


简而言之,未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走这条水路就能直达前线进行支援。


当然,前提是刘备留在汉中。


想要让刘备留下来待在汉中,那就只能定都南郑,不然刘备肯定会离开。


这也是为何群臣都看好成都,偏偏刘禅要对着干,建议定都南郑的原因。


但刘禅不能以此为由,毕竟关羽还没开战呢,现在说出来也没人信。


秦宓之于农业,魏延之于军事,刘封之于商业,法正之于人口,诸葛亮之于后勤


刘禅只有将他们的论点,一一驳斥,并提出更令人信服的观点,最终才能左右刘备的意见。


不过看众人的架势,他们貌似压根不想听刘禅的观点,刚才各抒己见,好像就是为了“教育”刘禅一顿。


发表过观点之后,便没放在心上,眼下都已经开始各自饮宴。


说到底,刘禅眼下才十三岁,众人都没把一介孺子之言放在心上,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轻视。


“阿斗坐下吧。”刘备随即道:“来来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父王何故如此轻视储君?”刘禅佯怒道。


“哈哈哈~”刘备大笑不已,对左右道:“这小子还生气了呢。”


“大臣们都说完了,儿臣还没说呢。”刘禅郑重道。


“非说不可?”刘备笑呵呵发问。


“不吐不快!”


“好!”刘备倒也宠着刘禅,拍手道:“都安静,且听世子高论!”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