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屡献毒计,老朱连忙劝我冷静! > 章节

第37章 不诛他们九族,岂能甘心?

作者:折子戏

丞相府。


科举在即,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登天的机会。


而胡惟庸作为大明丞相,又主掌此次科举的人事甄选。


因此,为了能够飞黄腾达,顺利地攀上这次科举的顺风车。


胡惟庸的丞相府可谓是热闹非凡。


各家各院的下人们,提着礼物在丞相府前排起了长龙。


丞相府的门槛,更是被直接踩出了两处凹陷。


“管家,您就让我进去吧!我家老爷特意嘱咐,一定要把礼物送到,要是送不到,我家老爷非杀了我不可啊!”


“管家大人,这是一点小意思,您别嫌弃!若是让我进去,还有厚礼答谢!”


“管家大人,我和丞相是同乡啊,当初起事的时候我们还在一个被窝里睡过觉呢!烦请您去通报一声,丞相肯定认识我!”


“…………”


丞相门前,官员、下人们一个个地围着管家说着小话。


更有甚者,直接将金元宝往管家的衣袖里面塞。


这可真是“大丰收”。


胡惟庸讲究来者不拒,凡是登门献礼的,他从不让人阻拦。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


他们只是送礼而已,办不办得成事那是皇帝说了算。


难不成,事情没办成,他们这些送礼的人,还会在陛下面前弹劾自己不成?


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罢了!


此刻,胡惟庸在府上惬意地品着茗茶,晒着太阳。


自从老师李善长请辞自退后,他这个得意门生就继承了丞相之位。


起初,他还小心谨慎。


可时间长了,胡惟庸便发现,丞相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对上可以蒙蔽视听,对下可以大行职权。


这简直就是个捞钱的好职位啊。


难怪古往今来人们都挤破了脑袋想要当丞相。


这职位,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老爷,太子侍读白信韬求见。”


听着下人的通报,胡惟庸眉头轻挑。


白信韬?


想必也是为了那科举主考一事前来。


此人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胡惟庸的脸上露出了狐狸笑容,他坐起身子,沉声下令:


“让他进来。”


^


太子东宫。


回到自己的寝宫后,朱标还在思索着应当由谁来担任科举的主考。


这毕竟是恢复中原正统后第一次大考。


不仅仅是父皇高度重视,全天下的书生们也对这一次大考十分关注。


这一次的科举,可以说是牵动着这个大明国运的考试。


由谁担任主考,这可是重中之重,甚至关乎到了国本本身!


德高望重,德才兼备。


究竟有谁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呢?


朱标坐在卧榻上思忖良久。


从回来的路上一直到现在,他脑子里一直都在思索着到底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思来想去,脑子里的人名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没有一个符合他心意的。


轻叹口气,朱标摇了摇头。


“罢了,想来陈牧博士说的那番话,并不只是对我说的。”


“定然是想要借我之口,传达给父皇。”


“既然我无法定夺,那就交由父皇定夺吧!”


心里做出决定,朱标立刻动身,前去拜谒父皇。


…………


应天皇宫。


朱元璋正看着科举考场的施工进展。


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恩科,自然是要从各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


要为天下千万万莘莘学子展现大明的风采。


从而让这些学子们欣然地为大明、为天下百姓们奉献自己的才学。


因此,科举考场的施工,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总不能叫学子们看到恩科考场是豆腐渣工程吧?


正批阅着奏折,门口的太监突然高声宣唱:


“太子殿下,殿外求见——”


闻听太子到来,朱元璋的脸上立刻扬起了笑容。


他放下手里的奏折,朗声说道:


“让标儿进来吧。”


不多时,太子朱标便走进了大殿。


“参见父皇。”


朱标躬身行礼,朱元璋上前将他搀起,柔声说道:


“哎,咱们自家人就别这么外道了。”


朱元璋拉着朱标一同坐在龙椅上。


如此举动让朱标受宠若惊。


他急忙起身,拘谨地说道:


“父皇,孩儿岂能如此僭越?”


朱元璋却是笑笑说道:


“大明开国不久,咱还有许多事情没来得及处理。”


“等把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这皇位就给你来坐。”


“咱跟你娘就养老享福去喽。”


朱元璋这番话没有丝毫掺假,他确实是如此想的。


至于他说的那些还没来得及处理的事情。


自然也是如今居功自傲,恃宠而骄的淮西勋贵们。


听着父皇的话,朱标还以为这是试探。


他急忙拘谨地说道:


“父皇这是说的哪里话,大明只有您来掌舵,才能绵延万年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示意下人赐座。


等到朱标坐下,他才是柔声问道:


“标儿啊,你来所为何事?”


“父皇,是为了恩科主考的人选。”


朱元璋眉头轻皱。


这一次恩科主考的人选十分重要,即便是他也久久没有决定人选。


抬眼看着太子,朱元璋决定看看太子选择的人是谁。


“标儿,你可有心仪的人选了?”


朱标面有难色,他摇了摇头:


“回父皇,还没有。不过儿臣知道应当选怎样的人来担任主考。”


“德才兼备,德高望重!”


朱标说出了从陈牧那得来的八个字。


朱元璋听完先是一愣,随后大喜。


他连连点头,大笑着满意说道:


“不错!不错!”


“待明日上朝,咱问问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的意见!”


………………


从学堂归来,陈牧回到了落脚的客栈。


与往来无白丁的国子监相比,客栈要热闹得多。


他住在客栈的二层靠角落的位置。


由于这里是客栈的边角,所以最是能听到整个客栈的喧闹。


客栈一层乃是往来食客们吃酒吃食的酒馆。


酒馆里往来的人员,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都有。


既有来应天准备参加第一次恩科的考生们。


也有千里迢迢前来行商的脚夫。


酒肆喧闹,不分白天黑夜。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嘈杂,才让陈牧感受到了久违的人间烟火气。


这里虽不比国子监尊贵,可却也没有国子监的冷漠与冷血。


俗话说得好,一如宫中深似海,从此别离人间情。


皇宫之中,朝堂之上,讲究的是人情世故,讲究的是尊卑有别。


这样阶级分别明显的世界,反倒不如客栈这样的地方有人味儿。


与其待在国子监那样冰冷的地方,陈牧反倒更愿意住在这喧闹的客栈里。


关上房门,闭上悬窗。


陈牧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嘈杂。


他坐在桌案旁,从袖兜里取出一卷名单。


名单上,赫然记录着当朝权贵们的名字:


“李善长”、“蓝玉”、“冯胜”、“傅友德”、“沐英”、“……”


这些人,全都是太子东宫的班底。


而这一次,他的府邸被抄家,就是蓝玉党羽,白信韬在暗中推波助澜。


此番,在他潜移默化地运作之下,已经将蓝玉置于险地。


这一次北伐元庭,若是蓝玉大胜而归,那朱元璋还能留他一条小命。


可若是蓝玉铩羽而归,寸功未建。


那等着他的,必是九族全灭!


想到这,陈牧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冷血的笑容。


他的视线停留在名单上的“蓝玉”那里。


提起朱笔,点绛在名单之上。


笔尖勾勒,在蓝玉的名字上画了一个赤红的圆圈。


随后又斜下在圆圈上打了一个叉。


蓝玉此番,必死无疑!


不过,在蓝玉回来之前,就得让朱元璋大开杀戒。


拿蓝玉的党羽来开刀,震慑一番淮西勋贵!


太子想要我进入东宫讲学。


而那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白信韬是太子侍读。


想要在太子东宫立稳脚跟,白信韬必须死!


相比现在,白信韬已经在上下打点,想要在科举上凑凑热闹了吧。


想到这,陈牧眼睛微眯。


白信韬的门路,无非就是胡惟庸、李善长等人。


不过,在朱元璋心中,这两人的分量还不够。


还需要再添一把火,才能让白信韬死得彻底!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我屡献毒计,老朱连忙劝我冷静!》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