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提着特务出了小院,向东北方向走了一阵,眼瞅着能看到交道口派出所了,随手将人丢在路上,自己捡起一块石头,用那张纸包住,甩手丢到派出所的院里。
只听到“哗啦”一声,似乎石头把玻璃砸碎了,何雨柱暗暗吐吐舌头,赶忙躲到路对面的胡同里头。
没多一会儿,几个警察手握长短枪匆匆忙忙赶了出来,快速向西边跑去,很快就抬着两个特务赶了回来。
看到事情有了着落,何雨柱深藏功与名,悄无声息地回到家里。
何雨柱是可以放心入睡了,可交道口派出所的上上下下都忙了起来。
随着报信的民警赶回所里的所长肖新武一进门就问:“人在哪呢?”
值班的民警回复道:“在审讯室呢,二人依然昏迷未醒,其中受枪伤的中年人已经做了简单止血包扎。”
“报告上级了吗?”
“已经电话报告区局,是胡副局长接的电话,他正在赶来。”
说话间,只听得外面汽车的动静,东城区警察局副局长胡北山和刑侦三处处长乔学平联袂赶到。
看了看两个特务,胡北山说到:“乔处长,你来安排审讯,看看能敲出点什么情报。”
“肖新武,那个见义勇为的好汉有什么消息吗?”
“报告胡局,这位好汉很神秘,没有进一步的信息。”
“根据上级行动通报,这两人可能是今晚市局五处的一次抓捕行动的目标,与敌人策划准备的一次破坏活动有关,事关重大,必须查个一清二楚。新武你带路,咱们去李长庚(中年特务)的住所看看现场。”
“是。纸条上写得这个李长庚是红星轧钢厂小学的语文老师,住在黑芝麻胡同11号院。走过去大约10几分钟的时间。”
“咱们边走边说,你们所里后面要发动街道办、轧钢厂和学校的力量,排查李长庚的交往轨迹,看看是不是有进一步的线索。要注意保密,不能造成群众的恐慌。”
何雨柱并不知道后续事态发展,也顾不得关注自己这次行动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帮助。
本着我什么也不知道的心态,第二天他仍然一早赶到火神庙完成了例行的修炼,在往返途中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就干脆放下此事,照常去峨眉酒店上工。
日复一日的忙碌与练习中,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周末休息的日子,何雨柱带着妹妹何雨水来到了伍家。
伍、何两家人齐刷刷地聚齐在家里。
何家人口简单、一目了然。
伍家人就比较多了。
伍德凯和媳妇儿朱翠莲,育有两女一子。
长女武英红,今年22岁,已经嫁给大徒弟刘建安3年了,一直还没有孩子。
次女武英洁,今年17岁,正在上高中一年级,学习成绩很好,伍家很可能会出一位大学生。
小儿子武英俊,今年12岁,小学五年级,正是猫嫌狗憎、调皮捣蛋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太好,伍德凯打算让他学厨,将来也算继承家业。
刘建安是城北平谷县东高村人,家里兄弟七人、生活困难。索性结婚后,夫妻俩就一直住在伍家,算是入赘了。
除了自家人,伍德凯还请来了三位行内的大厨,都是自己的老朋友,帮忙见证何雨柱的出师,也算是业内前辈帮忙评鉴一下徒弟的手艺到底怎么样。
中午,何雨柱拿出全部功力,用备好的食材做出了六荤四素的川菜席面,吃得几位前辈大厨们连声叫好。倒不是说何雨柱的厨艺远超众人,而是考虑到拜师三年,以十六岁的年纪,手艺达到如此的地步,已经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鲁菜大师田建秀,夹了一筷子回锅肉,送进嘴里。不由得赞不绝口:“老伍,你可真是收了位好徒弟。今年才十六岁吧?这一手回锅肉,真是喷喷香、油油亮,肉片呈灯盏窝状翻起,那叫一个香,让人口水直流,起码得有你六七成的功力了。”
粤菜大师霍有德则是用汤匙捞起一勺麻婆豆腐尝了尝,点点头说:“好,麻、辣、烫、香、酥、嫩、鲜、活,8个字都做到位了。老伍后继有人啊!我这平日里不吃辣的,也觉得想多吃几口。”
淮扬菜大师苏吉行不紧不慢的把几个菜品尝了一番,很是赞同两位老友的说法:“不错,柱子做菜确实有天赋。老伍,我觉得这个徒弟跟着你浪费了,不如让给我吧。”
伍德凯白了他一眼:“想都别想。我还指望柱子传承我的衣钵呢。”
趁着几位前辈兴起,何雨柱马屁声中不知不觉地引导着对方谈起自己的得意之作,系统提示中不断传来录入菜谱的消息,等到出师宴结束,系统已经完成了鲁菜、淮扬菜、粤菜地菜谱。
之所以三位见证人擅长地菜系不同,自然是何雨柱这个心机苟事先策划好的。先是利用师傅的人脉找来三大菜系的行家大师,有在酒酣耳热之际潜移默化地谈论起做菜的奥妙之处,让几位老人兴奋之下透露的越来越多。
虽然老辈人的传统和门户之见使得三人并没有说到关键环节,但是有着系统菜谱和模拟功能的支持,何雨柱很快就能不断尝试优化之下改进出最佳的做菜手法,甚至超越传统菜谱也是可以想见的。
期间,伍德凯虽然不知道何雨柱的心思,但是两个老狐狸还是很有默契的配合起来,使得最终效果远超何雨柱预想,最终竟然把三系的大菜录得七七八八,竟无遗漏。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