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同人小说 > 四合院:60年捐给国家亿点粮食 > 章节

第四十六章伍相的野望

作者:天榜吉星

第四十六章伍相的野望


杨建国头皮发麻。


“伍相,我这……”


伍相叹了口气:


“建国同志,你还记得前几天铁宁同志说过的趣事么?”


杨建国不解:


“老铁那么严肃的一个人,他能说什么趣事?”


“不应该的。”


伍相解释道:


“你之前所住的院子里面的事情啊。”


杨建国啼笑皆非:


“那事情……很丢人的。”


伍相正色道:


“说到底,还是咱们的人口增长的过快。”


杨建国心中一动。


伍相叹气道:


“我跟你说一组数据,建国之初,咱们国家有五亿四千万人,现在变成六亿五千万人了。”


“十年的时间,增加了一亿一千万。”


“有人预计,到本世纪末,会达到十二亿。”


“与建国之时相比,增加了一倍还多。”


杨建国默然。


按照现在的形式发展,不用等到本世纪末,只要二十年后,人口就能翻一番。


伍相沉声道:


“人多是好事情。”


“只不过……如果我们没有建立足够的工业体系,没有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这么多人,怎么养活?”


杨建国叹了口气。


纵观历史,只有两种人最能生孩子。


一种是绝对的精英家庭,他们有充足的资源负担起孩子的花费,多少个孩子他们都能负担的起,自然愿意多生。


一种是社会最贫困的人,在他们看来,人多力量大,能多一个孩子,就能多一个人帮衬家里,至于孩子的教育——饿不死就成。


伍相满含期待的看着杨建国:


“建国同志,你能不能试着搞一搞!”


杨建国咬牙道:


“行!”


“伍相,我需要一台小汽车。”


伍相满面笑容:


“我给你批!”


杨建国摇摇头:


“那倒不用。”


“差不多报废的就行。”


“我需要慢慢的解析。”


伍相连连点头:


“建国同志只要慢慢的去做就可以了。”


他有些愧疚,


“建国同志,您别这么大的压力。”


“想想,我是心急了一些。”


“咱们国家一穷二白,就连铁皮也得靠着走私进来……”


时下的铁桶叫神什么?


洋桶!


铁钉呢?


洋钉!


火柴呢?!


洋火!


自行车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洋车子!


这就是工业化没有建立的悲哀。


那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呢?


大部分都是靠走私来的。


香江那边是重要的走私通道。


伍相忧心如焚。


龟缩在夷湾的光头,留给大汉的就是这么一个一穷二白的世界。


伍相身上的压力极大。


杨建国能够理解伍相的心情,他暗暗嗦了嗦牙花子: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不就是解析汽车么?”


“干!”


决心好下,行动就困难的很了。


好在他有随身空间,


可以“慢慢解析”。


当然,慢是随身空间里面的时间。


杨建国可以把随身空间的时间催发。


现实里面过去了一天,随身空间里面就有可能过去一万天。


杨建国还不信了。


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别人能造出车来,他就造不出来?


自己有那么大的外挂在手,无论如何也比别人的起点高吧。


人家能做的,自己就不能做的?!


实际上,要是用手工搓一辆汽车,还真不难。


只要有相应的材料,杨建国相信自己可以搓一辆出来。


困难的是如何实现商业生产。


想要大规模的实现商业生产,必须把一切的行程简化。


最重要的是,得有相应的材料和模具。


这特么的相当于建立一个工业体系。


杨建国怎么可能没有压力?


不过好在,他也不算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北疆毕竟有一汽存在。


“回头得好好找找一汽的资料,应该能省我不少的事情。”


既然接了这个任务,杨建国就不准备敷衍。


建设大汉,本来就是他的愿望。


伍相看着沉思的杨建国,大感欣慰。


李老爷子说的对,


杨建国是一位好同志。


伍相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要求不解人情,一众工科精英都完不成的事情压在一个人的身上,几乎是强人所难了。


然而数遍大汉,要在短时间内有突破的,也只有杨建国有这个能力。


北疆一汽不是大汉自己发展的企业,是红色联苏帮助发展起来的。


在当时两国还在度蜜月的阶段,红色联苏援助了大批的项目,其中就包括北疆一汽。


只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红色联苏的援助是要收钱的。


他们不是一开始的就确定多少费用,而是根据项目的进展,分批支付。


收到货款之后,才能制定下一阶段的费用。


等到所有项目完成之后,再出具项目款项书。


这些款项,通常比国际上的价格贵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甚至还会收百分之三的配套费。


关键的是,定价权在红色联苏手上。


也就是说,这不是援助,这是单纯的生意!


伍相是大汉的大管家,他的压力很大。


他不希望红色联苏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


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千古真理。


伍相就要穷尽一切办法,改变一穷二白的局面,让大汉初步的强盛起来。


他对现在的形式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必须趁着国运之战之后难得的和平窗口,努力发展大汉。


要不然,等到二极管中哪一极想不开,再来亲自下场或者挑拨代理人与大汉打一架……


谁胜谁败就不好说了。


伍相掏心掏肺的对杨建国说道,


“建国同志,我知道这个要求不近人情。”


“干工作,有时候就得不近人情。”


“我们只有拼命的建设国家,才不会被强盗们侮辱。”


“农业国是支撑不起大国防的。”


“要想不被人欺负,只有拼命的工作。”


杨建国连忙说道,


“伍相,您说的,我懂。”


“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这件事情。”


伍相抿抿嘴,轻轻拍了拍杨建国的手。


杨建国使劲攥着手。


他暗暗下了决心,


“每天晚上劳资啥也不干,跟这个汽车给耗上了!”


他还真不信,自己有这么大的外挂,还搞不定这汽车的产业链!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四合院:60年捐给国家亿点粮食》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