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吕布,武破诸天 > 章节

第11章 底线禁忌与软刀子

作者:素笔书生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这句话,是董卓父亲董君雅,昔日在西凉返乡的时候,跟董卓说过的话。


董卓的父亲,曾以微官担任过颍川郡的纶氏县尉,是掌握缉捕“盗贼”权力的武官。


在那个时候,还算是比较小有权利的地方官员。


后来,因为州郡兵制度的撤销,作为主捕盗贼的郡都尉,也被撤销。


而董卓也就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返回家乡。


作为一手带大董卓与弟弟董旻的男人。


董君雅对于董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一句告诫的话语,也是被董卓铭记于心。


说起来,董卓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洛阳。


早在汉桓帝末年的时候,董卓就曾因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能够左右射击,而被征召担任过宫殿的羽林郎,掌宿卫侍从。


也正是那段在京都待过的经历,让董卓对于朝堂方面,也多少有些抵抗。


后来,朝廷方面为了节制董卓。


曾想要征董卓为少府。


心有顾虑的董卓,不肯受命。


还反过来威胁上书推辞:“我下属的湟中义从、匈奴士兵都来拦住我的车,苦求我不要抛弃他们,我制止不了他们,只能留下来宽慰他们,如果有情况有变我再向朝廷汇报。”


对此,已经无力制约西羌的朝廷方面,也无可奈何,十分担忧。


再后来,汉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


再次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结果,皇甫嵩直接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情,给上奏了朝廷。


于是,汉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只能被迫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


不过,停留在河东郡,他就不走了。


想观察一下雒阳方面局势,来做最后的尝试。


还真让他等到了。


灵帝崩殂,洛阳变天。


等董卓望见雒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


当时的天都未亮,董卓刚抵达显阳苑,就直接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邙山,于是又马不停蹄的向北邙山赶去救驾。


这才有了后续一系列的变故。


从始至终,董卓都非常敏锐的抓紧着军权。


也很是幸运的把握住了机会。


如今,这个自凉州而来,素来面对朝中文官需要去小心迎奉的凉州武夫。


总算是能够一改往日低眉顺眼之姿。


彻头彻尾的做回自己。


流露出来一副枭雄的跋扈气焰了。


甜美的享受,让董卓痴迷。


一言而决的权力滋味,让董卓沉醉。


这才是大丈夫当如斯也!


如今的董卓,虽然不是帝王,却享受着几乎是帝王一般的待遇。


而这些,同样也是关东士族给董卓下的软刀子。


毕竟,除此之外,他们已经无法桎梏董卓了。


世家大族的力量,有时候非常的庞大。


有时候,也会显得非常的脆弱。


即便是董卓,在最开始入京的时候,其实也是选择要去与名满天下,四世三公的袁氏合作的。


四处征召,由对方推荐的士子。


只是为了能够希冀于那些士族,能给予他政治上的支持。


同样的,为了拉拢那些清流人士。


董卓还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


要求为建宁元年九月政变的时候,被政治定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


从而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只可惜,这些都白做媚眼了。


因为,董卓出身边鄙,家世不显。


所以,天然的就被排斥在那些高傲的士族圈子之外。


毕竟,这可是一个已经逐渐开始被世家大族,垄断上升渠道的封建王朝时代。


没有后台的匹夫,想要鱼跃龙门,进入统治阶层。


除非加入某一方,否则必然会遭到各方势力地打压。


本来,大家伙勾心斗角的,只是为了去分同一个蛋糕,就已经很不开心了。


每天,都惦记着,自己这边如何才能多吃一口。


又岂会容忍新人冒出来,跟他们抢食?


这是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所达成的默契。


在热脸贴冷屁股,屡屡碰壁之后,董卓索性直接就掀桌子,与士族世家的人,直接翻脸了。


在做完这些事之后,董卓反倒好像是卸掉了某种心理上的束缚一般。


感觉有些轻松的同时,极速膨胀起来的野心,也愈发的开始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一个人禁不起考验的底线,往往就是这样不断被突破的。


因为,禁忌一旦破除。


那么,就会对原本沉甸甸压在肩膀上的现存秩序和法律,都不怎么害怕了。


其实,也是因为那些世家大族还有朝堂老臣们,过于惯性思维了


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前少帝刘辩,已经过去一百七十多年。


承平已久。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虽有征战与动乱,但大多都被控制在了小幅度的区域之内。


就算是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巾之乱,在足够远离前线战场的洛阳城内的那些高官士族们眼中。


也依旧是被他们下意识的认为。


不过只是疥癣之疾,不关痛痒。


毕竟,昔日风风火火,一通折腾的黄巾起义的张角一干人员,也早已经授首。


还能有什么麻烦?


所以,包括以袁隗、杨彪、王允为首的等一系列的文官老臣在内,都觉得只需要除掉宦官势力之后,朝堂就又可以回到平稳状态。


到时候,门人旧吏无数的他们,岂不就是可以掌控更多的权利与话柄权了?


无形之中,这些人对于武将还有军队这一块,自然而然的下意识的,就轻视忽略了起来。


这些人里面,不乏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不过,就是因为呆在和平舒适区的时间太久了,思维受限。


还以为董卓也只能跟他们在朝廷这个原有惯例的圈圈中一争长短。


没想到不耐烦的董卓,直接就砸破了条条框框的规则。


如此一来,反倒是他们自己被束缚住了。


却是忘记了,当枪杆子架在了他们脖子上的时候。


所谓的笔杆子,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没有多大效果了。


正是随着那些世家大族昏了头似的,一系列狗屁倒灶的操作。


使得国家大事,反而沦为儿戏。


那种阶级固化的结果,就是晋升只看出身而非能力,封闭的小圈子文化,又导致眼光见识不足。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董卓被刺激得掀桌子后,这些人才蓦然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去扼制约束暴力。


而董卓也看穿了这些人的外强中干。


只要他有了权势,有了力量。


那些所谓流传百年的高贵族裔,朝堂之上,衮衮诸公。


如今,不也要在自己面前匍匐颤抖,被拿捏的不敢动弹?


于是,董卓愈发得意,愈发的猖狂起来。


一个人若要被毁灭之前,必先陷入疯狂。


可以预料,如果董卓无法摆脱这些温柔陷阱,那就会就此沉沦。


尤其是在他最为得意的时候,就会容易觉得天下之大尽在掌握。


从而,再被那些世家士人们,故作姿态伏低做小的行为所迷惑,哪怕栽了跟头,乃至死亡,恐怕都还不知道哪里出错了。


而这些,恰恰就是世家方面,所给董卓特意罗织的无形陷阱。


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杀人于无形。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三国:开局吕布,武破诸天》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