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 章节

第36章 将计就计,让李儒帮我们一把

作者:曲阿小将

“何也?”曹操纵是绞尽脑汁,却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雒阳可是有八关,而陈玄竟然能如此笃定地说出徐荣被离间后的去处。


这似乎有些太过夸张。


董卓如果在被离间的情况下,还不杀徐荣,那董卓的选择有很多。


他可以收回徐荣的兵权,也可以把徐荣直接调回长安。


然而马上,陈玄就仿佛是曹操肚子里的蛔虫一般,把曹操心中所想的这两点全部一模一样地复述了一遍。


曹操一时间惊掉了下巴。


“董卓不可能因为一封信就直接杀徐荣。


“若董卓真杀了,那倒好。


“挑几个董卓的将领们,主公再弄几个死士,把信送去,让董卓多杀几个。


“就算董卓不敢再杀,拿到信的人却不可能不害怕,人人自危下,我们便又有了可乘之机。”


陈玄默默抿了一口酒,继续道:


“至于为何徐荣会被调到孟津。


“因为——


“李儒会帮我们一把,让徐荣来到孟津。”


“李儒会帮我们?!”曹仁与夏侯惇二人异口同声,脱口而出。


“是的,李儒会帮我们。”陈玄笑着,解释道:


“离间只是手段,却不是目的。


“我们的目的,就是诱使李儒帮我们一把。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件事。


“我们的离间,并不会让董卓真正相信徐荣背叛了他。


“徐荣是董卓一手提拔起来的,是董卓阵容里唯一一个辽东大将。


“甚至当今的辽东太守公孙度,也是徐荣的同乡,是徐荣推荐给董卓的。


“此二者,足以见董卓对其是何等信任。


“是故是董卓心底更愿意相信徐荣只是蠢了些,却并不会背叛。


“从徐荣此次没有被斩,也能看出董卓对徐荣是信任的。


“可董卓如此信任徐荣,李儒却很难不怀疑徐荣。


“我们离间的目的,就是让李儒帮我们一把,把徐荣调到孟津关。”


陈玄的分析依然直指人心,曹操抚须微微点头。


“李儒如何会把徐荣调到孟津关?”曹仁追问。


陈玄道:“此事易耳。


“只要给徐荣去信一封,在信中点出孟津关二字。


“李儒自然便会助我们一臂之力。”


曹操想了想,试探道:“太阿是说,李儒会将计就计?”


陈玄点头:


“是的。


“于董卓与李儒而言,他们绝不会认为我们会南渡黄河,行如此自取灭亡之事。


“要知道,黄河天险绝非易渡之水,而且沿岸所有舟楫,也早就被董卓一把火烧光了。


“所以他们绝不信我们南渡,更绝不怕我们南渡。


“既然不信我们会南渡黄河。


“那么,在李儒看来,我们想做的,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他会发现,我们在虎牢关下有六千精锐人马。


“其次,他会发现,我们在孟津关对岸的人马虽也有,却只有一两千在假意渡河。


“所以他会认为,我们在孟津只是虚张声势,必有其他目的。


“那么,于李儒而言,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自然是设计夺取虎牢关。


“这便又回到徐荣身上了,我们如果想攻下虎牢关,最轻松的办法是什么呢?”


“与徐荣勾结。


“李儒不像董卓,他素来谨慎,一定会认为我们真的存在与徐荣勾结的可能。


“这便是离间计的作用了,就算李儒也同样不认为徐荣会背叛,他却也万难做到不留个心眼,防止徐荣背叛。


“所以他必须把徐荣调走。”


“调到哪去呢?”陈玄自问自答,“孟津关。


“为什么呢?


“——因为李儒不信任徐荣,却不能真的把徐荣激怒。


“把徐荣逼反了,不但董卓饶不了李儒,更是正中我们下怀,所以李儒会温和地把徐荣调离。


“可一旦他把徐荣调离,徐荣势必会认为,董卓已经中了我们的离间计,迟早要除掉他徐荣的,还不如一反。


“所以李儒只能依我们反间信中所言,把徐荣调往孟津关,告诉他,这只是将计就计而已,让徐荣少安毋躁。”


曹仁发问道:“可是他就不怕徐荣真的反了,把我们接过孟津?”


陈玄继续解释道:“这便是心理博弈了。


“其一,我们已经知道,没有人会相信我们真的会南渡黄河,孤军深入。


“我们赠孙坚六千兵甲,让其伪装成我军,会加强他们的这一观点。


“其二,李儒会想,如果徐荣真的接应我们过河,他们正好将我们与徐荣一网打尽。


“其三,李儒肯定会安排人限制和监视徐荣。


“而且他定然还会日夜派人来孟津关侦视。


“如果我们真与徐荣勾结,并且渡河,他们便会立即调集大军来将我们与徐荣一并剿灭。”


陈玄话音落罢,众人陷入了沉思中。


曹操默然点了点头。


虽然陈玄已经在他面前展露过了他无与伦比的揣测人心的能力,可曹操还是被震撼到了。


陈玄的推演,几乎把董卓会选择的路,徐荣会选择的路,李儒会选择的路,全部都规划好了。


如果说这是一场对弈。


那陈玄根本就不像是在与人博弈,而就像是在复盘。


就好像,李儒、董卓这些人的棋早已经落子,而陈玄做的,只是把他们走的棋一步一步展现出来。


这太过让人匪夷所思了。


以致于,曹操此时觉得有些过于梦幻。


毕竟,只要其中有一步棋走错了,没有按陈玄预想的路线来走,那陈玄的判断便全部错了。


如果是其他人在曹操面前说这些,曹操早就觉得其人在说大话,把他赶出去了。


可是陈玄给曹操创造过奇迹。


曹操愿意相信陈玄还会继续给他创造奇迹。


“之所以要选孟津。”陈玄继续解释为何要在孟津渡河。


“主公请看,”陈玄指着雒阳南面的几个险关。


“这几关皆建在嵩山之上,只要战事一起,其关上烽火一点,雒阳便可得知。


“而唯独孟津关,其视野被邙山阻隔,烽火台必建在邙山之上。


“我们只要派小股部队夜渡黄河,将邙山之上的烽火台控制。


“则当我们与孟津关中的守军相争之时,只需要隔绝道路,则雒阳中的董卓便无法得知我等已经渡了黄河。


“这便是为何我让主公北渡黄河,而非南下轘辕、大谷二关。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董卓迁都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只有从孟津入雒,才能做到。”


……


曹操听着陈玄的话,再看着地图,再次陷入了思考。


陈玄的计策无疑有可行性,而且如果成功了,说不定还能一举将董卓击杀在迁都路上。


但说实话,虽然他早已经决定听从陈玄之策,渡河。


但他心底其实一直都是有犹豫的。


渡河偷袭,不得不说是极为大胆的奇策。


但绝非稳妥之策。


他率军渡过了黄河,便是悬军深入,再没了粮草补给与任何退路可言。


现在将士们还不知道北渡黄河后,还要南渡黄河深入敌军腹地。


可一旦他们知道了,心底未必不会害怕,毕竟渡河而战,是自陷死地。


一切兵行险招之策,无不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决心,更需要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卒。


之前两胜,曹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有任何负担,就是死了,也能留下烈烈声名。


可现在他已经不是光脚的了。


他已经拿下了一胜,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名声,还有他本不敢想象的,足以让他在乱世立足的战马、精卒、兵甲。


他其实没有必要如此弄险,他可以学其他人,养精蓄锐,另图大计。


再行如此险招,如果败了,本来已经得到的美名,恐怕就要转变成【轻敌冒进,恃胜而骄】


而他曹操,少不了要成为下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遭世人嘲讽,贻笑大方。


曹操还没说话,夏侯惇却是率先疑惑问道:


“可祭酒为何要离间董卓与徐荣,把徐荣调至孟津关呢?


“孟津关中的守将若是其他人,此夜渡黄河,奇袭孟津关之策,不是也可行吗?


“何必搞得这么复杂?”


陈玄早知道必有此问,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摇了摇头:


“自然也是可行。


“但如果不是徐荣,我们就要多花很多力气。


“而且也未必能再确保万无一失,成功奇袭埋伏董卓了。”


曹仁与夏侯惇则再次投来询问的表情。


“为何?”曹仁不解。


曹操听到这,却已经是恍然大悟,把陈玄之策完全捋想清楚了。


于是沉默片刻,再次理清思路后。


曹操将陈玄之前献与他的渡河之策说了出来:


“你们可知道淮阴侯渡黄河袭魏豹之策?”


二人摇头不知。


“淮阴侯与魏王豹大军对峙,大做舟楫,在蒲坂津假装渡河,而后却偷偷率大军从蒲坂津以北五十里外渡河。


“之后渡过黄河,淮阴侯没有南下与魏豹决战,而是深入魏国腹地,直捣魏国都城,也就是如今的河东安邑。


“魏王豹震惊回援,樊哙则渡过黄河,淮阴侯则立马放弃安邑,回击魏王豹大军。


“魏军被淮阴侯与樊哙两面夹击大败,魏王被俘。”


曹仁与夏侯惇连连赞叹点头。


夏侯惇感慨不已:“淮阴侯用兵当真百无禁忌,神出鬼没。”


他现在总算明白了。


主公说这个典故,应该就是他们向南渡河之时,会用到此计。


这么一想,他突然发觉,陈玄用策,当真与淮阴侯颇为相似。


同样的肆无忌惮百无禁忌。


同样的机变如神出神入化。


用兵如此大胆的前提,则是早已经在出兵之前,便已经料尽了敌人的动作。


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战者,总是调动他人,而不为他人所调动。


陈玄这一个多月来的表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


当真是太可怕了……


曹操继续他的分析。


夏侯惇于是收回思绪,继续聚精会神。


“虽然西凉军不会派重兵把守黄河以南的两关,但如太阿所说,沿河堤日夜巡视必然是少不了的。


“我们如果想不被发现地渡过黄河,就必须安排一支疑兵假装渡河。


“对面孟津关的守军,在发现我们欲渡黄河时,便会立即将此事告知董卓与李儒。


“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奇袭迁都中的董卓了。


“所以。


“我们需要的是孟津关的守军,在我们迅速发动奇袭夺关后,保持完全的沉默。


“需要的是让董卓完全察觉不到我军已经渡过了黄河、拿下了河隘。


“要做到这一点,便是奇袭渡河夺关后,让关隘内一切如常,让董卓始终认为,我们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而能花最少的气力便能做到这一点的,便是让彼时完全没有了退路的徐荣,不得不投降于我们,配合于我们,让董卓觉得一切如常。


“这也就是为何太阿说,要离间徐荣,要逼反徐荣,从而利用徐荣,最后达成埋伏董卓的目的。


“如太阿所言,如果守关的是别人,也不是不可行,却未必有十足的把握了。


“毕竟,除了徐荣,其他人都有退路,都可以降而复叛。


“而徐荣在被离间的情况下,连丢两关。


“他自己会明白:就算他没有与我们勾连,董卓及西凉军的所有将校都会认为他与我们勾连了。


“就算董卓仍容得下他,其他人也容不下他了。


“到时候摆在徐荣面前的,便只剩最后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降。”


曹操举杯沉默片刻,继续道:


“如此连环之策,可以说是既胆大包天,又尽情尽理。


“太阿用兵之智谋,简直如淮阴侯再世,惊世骇俗。


“当真是令人击节赞叹,望尘而莫及啊。”


曹操遥敬陈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说到淮阴侯之时,曹操便已经做了决定。


淮阴侯东渡黄河直击魏国都城,难道不是兵行险招?


淮阴侯背水一战,安排两千精锐奇袭赵将陈馀大营,难道不也是兵行险招?


至于士气。


晓以利害,自己身先士卒,何愁士气不盛?


陈玄已经给他带来过两次这样的奇迹。


他现在已经愿意相信,陈玄真的还能继续为他创造奇迹。


那日指天发誓,言犹在耳,历历在目:必用之,信之,专之。


他现在既用之,又专之,难道做不到信之?


想到这,他不知道怎么来的一股莫名的感觉:


纵使董卓、徐荣没有按陈玄的路来走。


陈玄也会立刻,马上,给董卓和徐荣设想出另外一条路来。


曹操为自己完成了一次洗脑。


“渡河!”曹操道。


“彩!”


“彩!”


曹仁与夏侯惇想明白了这一切,相继朝陈玄各敬一杯,由衷赞叹。


“主公,有一人求见。”一名宿卫走进帐来。


“不见。”曹操想也不想直接回绝。


“他说主公若回不见,就报出他名号,说是颍川荀彧。”


曹操愕然,看向了陈玄。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