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清:手能伸进游戏?开局核潜艇 > 章节

第652章欣慰地发现

作者:只想摆烂1

第652章欣慰地发现


市场,郑兴欣慰地发现,仅去年一年,雷州的轻工业税收就高达57万两。


要知道,在他接手两广之前,雷州几乎被视作荒芜之地,那时候,全两广地区的总收入仅有超过160万两,而雷州所缴纳的款项则达到了7万两。雷州的贡献仅为7万两。


陈保同的报告预测,随着轻工业的繁荣,税收增长势头将持续。


于是,陈保同急匆匆地来到广州,显然有重要事情需郑兴决断。


当郑兴看到陈保同递来的报告时,他的反应并非因雷州的惊人进步,而是对陈保同的洞察力感到惊讶。


陈保同虽出身进士,擅长官场与民政管理,但这份报告却全然专注于工商和人力资源的未来发展,他预见了随着工厂扩张,雷州的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折子中,陈保同提出了新的议题,指出众多工厂涌现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他提议在商盟内部设立质量监管和定价机构,对于屡次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商家,将采取严厉措施,甚至剥夺其生产资格。


陈保同带着这份深思熟虑的方案,希望得到郑兴的认可和决策。


郑兴审视着折子,对陈保同的观点表示赞赏,他明白工业化进程需要大规模劳动力,尤其在轻工业领域,然而目前大部分劳动力仍困于农耕,效率低下且产量有限。


雷州虽人口不多,但只要政策得当,就能轻易动员大量劳动力,陈保同这次的折子显然蕴含了更深层次的目的。


郑兴心中浮现出一个猜测,他合上折子,将其递给了身旁的赵烈文。


赵烈文仔细研读后,这位老练的政治家迅速捕捉到了其中的玄机,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询问道:“陈知府,依我看,这折子恐怕是你有意推荐的人所作吧!文章虽佳,风格却与你的往常截然不同……”


郑兴早有此怀疑,但他并未深入探究。


赵烈文作为广州事务的主要负责人,阅卷无数,一眼就察觉到异样。


陈保同见机会来了,爽朗笑道:“赵先生,你的眼力果然犀利,这折子确实出自我今日想推荐给大人的门生徐辙,字含烟,其为光绪年间的举人,却偏好江湖,我请他来雷州,正是为了协助我。”


郑兴咀嚼着“徐云溪”这个名字,脑海中闪过一丝记忆,结果让他有些意外。


这位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引起了他的好奇。


“陈知府,徐云溪的商业见解独到,莫非他对西学也有研究。”


“大人,徐云溪之所以默默无闻,是因为他在23岁科举高中后,短暂担任小官,旋即辞官游历英吉利和欧洲诸国。


直到徐继畲大人离世,他才回乡守丧。钱烈武至此方才醒悟,难怪,他就是徐学士的令郎。”


郑兴早就知道徐继畲的非凡之处,他以研究《石头记》闻名,仕途之中保持廉洁。从宫廷文人荣升为地方要员,最终步入决策核心。然而,他之所以被西方人士赋予“东方智者”的称号,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发掘。


鸦片战争之后,徐继畲犹如一道破晓的曙光,敏锐察觉到西方世界的剧变,他沉醉于对西方知识的探索之中。


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他从洋教士手中搜集到丰富的西方文献,常常与到访的专家、宗教人士以及国外商贸人士进行互动,于1848年,他以独特的洞察力撰写了中国历史上首部详尽的海外著作——《海宇志记》。


这部巨著分为十卷,堪称19世纪中期东方唯一系统阐述西方政治、经济体系的典籍。


他对美国独立英雄华盛顿的评价尤为推崇,对其拒绝王位传承,倡导民主选举的壮举赞誉有加,这些观点在当时的儒家思想体系中显得格外独特,甚至挑战了清朝的封建秩序。


这也解释了为何徐氏家族中能孕育出像徐辙这样特立独行的人物。


尽管郑兴对徐辙抱持谨慎态度,初次见面仍感意外,这位四十出头的青年衣着简朴,气质内敛,却并非富贵之人。


陈保同的强力推荐使郑兴心生好奇,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然而,具体给予何种职位,还需看徐辙的实际能力,而从他提交的奏折中,郑兴发现他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常人的前瞻思维。


郑兴深思片刻,轻声询问:“徐兄弟,我有一项地方政务的重任,不知你是否有魄力担此大任。”


这个问题立即激发了徐辙的好奇心,他游历海外的经历无疑赋予他无畏的胆识,但他并未急于回应,而是冷静地答道:“大人,我曾短暂管理过两座小县,积累了一些经验,说到胆识,或许仅稍逊于您一线。”


听闻此言,郑兴暗自窃喜,徐辙的语气虽大,却显然有其自信。


“我南洋水师在海外有许多战略据点,琉球岛作为南洋巡防的重要基地,你是否愿意接手那边的事务。”


郑兴抛出的问题让徐辙惊讶,他知道琉球岛虽被纳入华夏版图,但因种种原因,尚无人前去任职。


徐辙思索片刻,试探性地问道:“总督大人,琉球岛如此重要吗。”


他猜测郑兴的意图,也许是在考验他的决心和能力。


郑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落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他轻轻描绘出一条路线,从台湾延伸至琉球,“英吉利,尽管现在看似平静,但我了解到,他们在我们的海军打击后,已秘密购置了三艘崭新的战舰,我料想,他们必定会有所动作。


琉球,对我们而言,是监视英吉利动态的关键前哨,一旦出击,一日可达,恰似扼住了他们的咽喉。”


新年初始,南洋体系的庆祝活动显得尤为庄重,总督府的大门敞开,迎接四方来客,其中最远的章奎,自东北海城而来,他的脸颊上还残留着冬季严寒留下的冻疮印记,成为军营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引来一阵笑声。


福州、雷州、石山隘的工业巨头们也纷纷回归,军营中吕翰、许寿山等核心将领更是早早归位,原因有二:一是新年团聚,二是商讨南洋体系的重大决策,还有那个即将来临的婚礼,他们怎肯错过如此盛事。


总督府的盛宴还未开始,但正厅里,一场只有核心高层参与的密会早已拉开帷幕。


郑兴每年都会举办几回这样的会议,然而今年尤为关键,因为南洋体系面临的挑战似乎突然消解,即便在美利坚的冲突中,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也赢得了国际上的尊重,整个体系弥漫着一股轻松的气息。


唯有郑兴,面对这个时代的剧变,他不确定历史的走向是否会因此改变,但可以确定的是,日本、俄罗斯乃至所有列强,尽管表面上平静,但内心深处的算计从未停止针对中国。


而这微妙的变化,正是源于他掌控的一次秘密交易,影子公司的一笔交易揭示了日本新组建的舰队秘密。


郑兴的秘密投资,使得神户铁匠坊的技术在日本独占鳌头,跨国企业家克劳斯依靠仅有的三十位曾在江南工业基地工作的中国手艺人实现了从木质船只到铁甲战舰的壮举。


那艘500吨重的“湖光丸”在后世被日本人视为技术巅峰的象征,而这辉煌背后,竟是一场英国老板与华夏巧匠的联手杰作。


回溯过往,那段开放的时期,有些人沉醉于“世界工厂”的美梦,那些精英们自豪地将自己与美国历史上的相似经历相提并论。


然而,中华民族的智者始终关注高端科技,在22世纪尾声,我国科技在电子光学领域领先世界。变为科技探索的先锋,他携带的智能设备。正是中华复兴的有力证据。


曾经,小小的日本岛国也曾以微弱之力创造了技术奇迹,谁能想象,就在19世纪中期,日本工业的起步如此艰难,却在30名中国铁匠和一个被迫跳楼的英国经理人的推动下,实现了从传统木制工艺到现代金属船舶的革新变迁。然而,史密斯洋行的介入改变了神户铁匠坊的命运,尽管面临资金危机,它并未落入海军部之手,克劳伯反而过得更为滋润。


海军部的第三艘500吨“湖光丸”铁壳炮艇在十一月已交付,这都归功于杜平,这位日本商务负责人虽身在斯密斯英资公司,却派来了熟悉船舶技术的韩诚把总驻扎于此,意图借此了解日本海军的内部动态。


实际上,神户铁匠坊接到海军订单后,生产进度出奇缓慢,原因在于郑总督并不支持为日本人建造船只,即使是对近海防御力有限的小艇,他也希望减缓制造节奏。


如果不是看中这个工厂可能成为获取军事情报的渠道,他甚至想让其关门大吉。


至于那些掌握铁艺技术的日本工人,郑总督从未想过让他们留在原厂。


他早有深思熟虑的计划,就是要让这些工匠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他们的技艺,将成为过去。


计划的构想简洁明了,即在日本开设一系列售卖马尾制品的零售店,同时吸纳这些新雇的劳工参与商品运输。


经过时间的磨炼,他们将逐步转变为熟练的搬运工,而非铁匠,这样的转变甚至无需额外的成本。


那些专营中国商品的店铺在日本市场口碑极佳,展现出了它的市场前景。直至此前一个月,神户丸号的第三艘船只行将落成,海军部门指派了青木宣纯上校负责船只最终装配环节的视察工作。尽管配备的仅是120毫米的克虏伯后膛炮和3门格林机关炮,但这对于亟待恢复实力的日本海军来说,每一项提升都至关重要。


抵达船厂后,青木中校近乎狂热地全天候监督,这引发了韩诚的深思。


韩诚曾是侦察营的一员,思维敏捷且精通英语,他在神户铁工所的身份是翻译。


然而,他的外表无法掩饰为中国人,模仿日本人的方式对他来说并不容易。


因此,克拉伯巧妙地安排他负责炮艇的实际事务,借此增加与青木接触的机会。


而克拉伯介绍他时,称他为在欧洲长大的华裔,这让青木对韩诚的警惕有所减轻。


随着日积月累,韩诚与青木逐渐熟络,常邀请他共饮。


青木并非易于欺骗之人,对韩诚的真实身份虽有所保留,但敏感的话题始终回避。


眼看炮艇的装配即将完成,韩诚内心虽有些焦躁,但并未放弃,他决心要为日本打开新的局面。


数日后,在大阪繁华的街头,韩诚的一个意外发现成为了关键转折。


大阪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设有专门面向外国人的上本町区,那里的妓院生意异常红火,吸引了各国商贾。


实际上,上本町的妓女素质在整个大阪都是顶尖的。


韩诚机敏地利用这个机会,与船厂的另一位英国工程师一同光顾了一家妓院。


这次体验让他收获良多,除了妓院优质的服务,他还在此发现了突破点——妓院里的日本女子大多醉得不省人事。


于是,他抓住时机再次邀请青木中校,尽管后者在日本地位相当于清朝的千总,但日本的征兵制度造就了兵员充足但薪酬相对较低的军队现状。


日本的军事储备策略无疑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效果,韩诚也从青木那里得知,这位出身农家的青年,正是见证了明治维新后那段日本人遭受严苛剥削的时期,青木家族的境况更是捉襟见肘。


日本的歌舞伎艺术源远流长,实际上,他们还有着某种独特的传统。


面对韩诚的邀请,青木几乎没有片刻迟疑,欣然接受。


那个夜晚,在那间夜总会,一贯严肃的青木仿佛卸下了面具,露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尽管如此,韩诚并未因此轻视他。


随着几次夜总会的娱乐活动,原本警惕的青木也开始沉醉于酒精的魅力,他的防线在酒精的作用下逐渐瓦解,不经意间透露了许多韩诚感兴趣的信息。


令韩诚惊讶的是,青木在闲聊中提到了日本海军已经接管了三艘战舰,但这并非神户铁工所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清:手能伸进游戏?开局核潜艇》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