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大明首富,朕碰不得? > 章节

第三十章 农村也是大变样,马皇后欣慰了!

作者:万历大帝

朱标傻了。


这还是他爹吗?


要知道这个男人可是亲自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


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


立杀无赦!


而一个知州一年的俸禄也不到两百两银子。


可听老爹话里的意思。


罗复仁手里即便有个几万两,也属正常?


这……


看着朱标有些发愣。


朱元璋像个捡到钱的市井小人一样急道:


“还杵着干嘛?”


为了不引起慕晚晴的怀疑。


两爷子只带着赵兴几个兴致冲冲地来到了官府。


可是一打听。


罗复仁根本不在官衙。


也不在宿州城。


而是去各地巡视秋税的事情了。


朱元璋这才拍了拍脑门:


“娘的,一时见钱眼开,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只是宿州有好几个县。


县下还有乡里。


罗复仁走的时候也没有留下具体的位置。


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人。


所以朱元璋决定,先去龟山脚下辛丰县祭奠徐王陵。


朱元璋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当走在红砖铺成的坦途之上,看着两边一片片丰收之景。


朱元璋喜不自胜。


而且他还发现一件事情。


路上行人虽多,可他们都是自觉地在道路两边行走。


而把宽敞的中间留给了马车。


同时马车也是自觉的靠右行驶。


不用慕晚晴解释朱元璋也知道。


这样一来,即便是扬着马鞭全速行驶。


也不会发生什么交通意外。


朱元璋不有感慨霍老爷这天马行空的管理造诣。


朱元璋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徐王陵。


寝殿巍然在,园高树树芳。


恩波缘马后,汤木赠徐王。


竹影摇风翠,松花带雨香。


符离谁吊古.墓上几斜阳。


徐王陵的保护工作做的十分之好。


让朱元璋和马皇后十分满意。


祭拜了徐王陵之后,宿州物流已经把一千石粮食运到了辛丰村口。


当年。


马皇后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被慕晚晴扶着四处看了看,马皇后不禁欣喜道:


“重八,变了!”


“你看那些老乡们脸上的笑……”


“辛丰村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一清二白的穷山沟了!”


朱元璋也跟着点了点头。


“是啊妹子,看样子乡亲们已经不需要咱们得赈济了。”


马皇后看到的是风景情怀。


而朱元璋看到的是不远处交皇粮的场景。


两口子的看待事物的着重点不一样。


不得不说,老朱太现实了些~


太草了。


“走,咱过去看看。”


也许是刚好赶上了叫秋税,面对突然出现在村口的这一行人以及好几车粮食。


村民们也见怪不怪。


以为是临村的运粮大队。


“老乡,你这是交的几家的粮啊?”


看着一对爷俩用木车推着一袋子精挑细选、颗颗饱满的麦粒。


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那父亲憨厚一笑:


“这是俺一家的。”


朱元璋一听震惊了。


“一家……我看这最起码得一百斤啊!”


那父亲继续笑道:


“老哥哥您眼光真准!是一百斤!”


朱元璋抓了抓头,颤声道:


“意思是说,您今年丰收了一千斤小麦?”


看到朱元璋衣服大惊小怪的样子,这父亲纳闷道:


“您不是咱这边的人?”


朱元璋点了点头。


那人有些不甘道:


“一看你就不知道咱这边的行情。”


“我这一年收个一千多斤算啥,人家还有收五千斤的。”


“我主要就这一个儿子,家里劳力少,不然我也多租几亩地!”


五千斤……


朱元璋有些凌乱了。


吞了口口水润了润干涸的喉咙。


朱元璋沙哑着道:


“你们这种的还是地吗?”


“你们这简直是变戏法啊!”


那父亲笑道:


“您还真别说。”


“想当年第一次大丰收的时候,我也以为是做梦呢。”


“不过后来学习了些文化知识,才知道这是咱【风灵月影】农业团队的研发成果。”


对于【风灵月影】这个名字。


朱元璋已经麻了。


“研发成果?”


那父亲点了点头。


“说是专门根据咱这里的土壤成分、土地特征所合成的特种小麦品种。”


“具体什么咱也说不清楚,不过种植这种小麦品种。”


“产量和以前相比,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所以你说他是变戏法,也没错!”


朱元璋傻了。


若将这样的品种普及到整个大明。


那天下就再也没有饥饿了!


想到这里。


朱元璋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


姓霍的。


咱一定要亲自会会你!


告别了这个父亲。


朱元璋来到了队伍最前面交粮的地方。


无他。


他就是想看看那一踹的功夫!


从南京一路暗访到宿州。


在交粮过程中最让他又好气又好笑的就是淋尖踢斛。


到了这个时候。


那些平时看似孱弱的文官好像个个变成了武林高手。


一旦斛已装满,他们便气沉丹田,助跑发力。


临到斛边,用力一踹!


整个过程,把贪得无厌发挥的淋漓尽致!


也成功让朱元璋在生死簿上记下了他们的大名。


所以朱元璋对于宿州文官的武功造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是当他来到交粮的地方。


别说是如何踢了,连个斛都没看到!


取而代之的是秤。


甚至秤都不用。


因为为首的那官吏膀大腰圆,一看是个练家子。


一边的助理把应该缴纳的数目给他看一眼后,他只轻轻一拎。


就可以感受出其中分量。


如果重量大致不差,他会对农民礼貌回一句:


“辛苦!”


所以此处的交粮情景,是朱元璋见过的交的最多,也是最快。


同时是最和谐融洽的。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4月4日到4月6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大明首富,朕碰不得?》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