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章节

第十七章 以商助工,以工助农

作者:星海boy

老二?


一听这苏式布行跟儿子有关,二老顿时竖起了耳朵。


“我听说啊,苏式布行的当家是苏家的大小姐苏婉儿。”


“女子不老老实实的呆在闺阁里,出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没办法,谁叫苏家这代的男人都不争气呢?”


“这苏家原本也是咱西安府有名的布商,可自从那苏家长子苏文定掌权后,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苏家几代积累的财产败得差不多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那苏文定也真不是个东西,眼见无法收拾局面,竟然背着家人,直接跑路了,留下一个烂摊子。”


“面对这烂摊子,苏家的老二、老三都怕承担责任,最后只有长女苏婉儿愿意站出来。”


“要说这苏家也真是碰上了好时候,刚好秦王殿下在搞招商引资,这苏婉儿不仅人长得漂亮,眼光也好,借助招商引资,直接搭上了秦王。”


“不仅解决了债务问题,还在短短两年时间,就将苏氏布行的生意遍布西安府。”


“谁说不是呢?你看那同福客栈、大众车行、顺丰镖局、袁氏粮行、茅氏酒坊......原本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商户,可自从得到了秦王殿下的指点后,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当初以为秦王殿下的招商引资,就是为了从我们这里捞钱的一个借口,谁成想......唉,悔之晚矣。”


“我还听说,这苏婉儿其实就是是秦王殿下养的外室。”


“嘘......这可不能乱说。”


“我懂,我懂。”说话的瘦子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猥琐表情。


听到旁边两个的中年人在那儿说了许久,朱元璋脸色越发难看。


招商引资?


公然扶持商户,违背咱定的国策。


还跟一个商户之女不清不楚。


老二这是要干什么?


造反吗?!


强压心中怒气,朱元璋拉着马皇后来到那两个中年人身边,拱手道:“两位兄台,打扰了,老夫朱十六,这是拙荆,刚才在一旁听到二位说什么招商引资,敢问这是何意啊?”


两个商户上下打量了朱元璋和马皇后一番,其中一个胖子说道:“听你二人的口音,是外地来的吧?”


“没错,咱是从应天来的木材商,听说西安府遍地都是机会,便过来看看。”


“没想到咱们西安的名声竟然都传到应天了,我跟你说啊,你要是来咱们西安经商,那可真是来对了。”


“至于这招商引资,其实便是秦王殿下就藩后,为了快速发展咱西安经济,所制定的一项以商助工,以工助农的发展计划。”另一个瘦子说道。


“简单来说,秦王殿下会有各种手段鼓励商户发展壮大。”


“比如,这苏式布行的布局,这平价区、高价区,你在其他地方肯定没见过吧?这就是秦王殿下给他们出的主意。”


“再比如,你是外地来的商户,你想在这里建一个酿酒厂,只要通过秦王府的审核,秦王可以给你安排土地,安排厂房,安排工人,省去一大堆繁琐的程序。”


“再再比如,如果你自己有一个很好的项目,但是缺少资金,只要你的项目通过了审核,秦王甚至能以极低的利息给你贷款。”


朱元璋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这下他知道为什么这蓝田县的商业氛围这么浓郁了。


完全是因为他的儿子不遗余力的支持造就的。


一瞬间,朱元璋脑子里想到了很多。


他想到了在小摊上听到的无息贷款,想到了在报纸上看到的内容。


结合中年人说的,招商引资,以商助工,以工助农等等。


他模模糊糊的感觉到这些东西可以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体系。


可却如雾里看花般,看不清楚。


“敢问二位,何为以商助工,以工助农?”朱元璋问道。


一胖一瘦的两个中年人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那胖子说道:“商户要想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手,等到在这个县城的生意饱和了,想要更进一步,就只能向外扩展。”


“而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人手,这些人需要吃饭,需要住宿,需要锅碗瓢盆、胭脂水粉等物品。”


“他们有这样的需求,那么客栈、酒楼、布行、胭脂铺、杂货铺等等商铺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备货。”


“而生产货物的厂家也就必须招更多的工人,来保证货品能保时保质保量的产出。”


“而多招的这些工人同样也有他们衣食住行上的需求。”


“如此循环往复......”


胖子说到这儿,挑了挑眉,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但是朱元璋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人,需求,生产。


更多的人,更多的需求,更多的生产。


这几乎是一个可以无限循环下去的公式。


妙啊!


老二居然能想出这么妙的点子。


这个逆子,敢藏私。


有这么好的点子,都知道不上报给咱。


等咱见了,咱非得拿靴子好好抽你一顿!


这时,马皇后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商户要发展壮大,必须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求要增加,并且老百姓有能力满足这个需求。”


“如此才会引起后面的循环。”


“否则,你刚才所说的那套理论根本无法实现。”


对呀。


如果一开始的需求不增加的话。


盲目的招人,增加产量,到最后不过是生产了多余的产品而已。


历朝历代,商业最发达的时期,一定都不是开国时期。


这是因为开国时期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农业。


要先让老百姓吃上饭,然后才能去考虑其他的。


老百姓就算有需求,也根本没钱去满足。


咱居然没想到这个盲点。


不愧是咱老婆,就是厉害。


朱元璋看着胖瘦二人,好奇他们会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朱夫人好眼力,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增加需求是一切的前提。”


“所以,秦王殿下在来了西安之后,就大量的招收外地流民。”


“这些流民来了,自然也就增加了需求。”


“商家们招收这些流民做工。”


“一来,这些人能找到工作,养家糊口。”


“二来,他们赚到了工钱,自然会满足自己的需求,最后反哺商户。”


“同时,秦王殿下还想办法提高穷苦百姓的收入。”


“比如为农户们提供无息贷款等业务,鼓励养殖家禽牲畜,以降低肉价等等。”


“还鼓励农户们在农闲时打工,以及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买卖,你看外面那些卖早餐的,基本上都是农户。”


“他们早晨起来买早餐,卖完了之后,差不多也就刚刚巳时的样子,这个时候再回去照顾庄稼也不迟。”


“农户有钱了,自然也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并由此衍生出更多的需求。”


“比如说他们可以多买几头牛,买更好的犁耙来种田,产出更多的粮食。”


“粮食多了,他们就可以把多余的粮食卖出去,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


“如此多管齐下。”


“这就是秦王殿下提出的以商助工,以工助农。”


朱元璋和马皇后瞪大了眼睛。


俩人完全被对方的这番话给震惊了。


尤其是朱元璋。


他从来没想过商业还可以这么玩儿的。


只要方法正确,商业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发展...


“震惊吧,当初秦王殿下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我们也和你一样震惊。”


胖子得意的笑道。


他就喜欢看这些人一脸没见识的样子。


“这些都是秦王告诉你们的?”朱元璋问道。


“那当然了,除了秦王殿下这位活财神,谁能想到这些?”


“也是殿下仁慈,虽然我们不像苏式布行这样,没有得到殿下的亲自指点,但殿下还是给我们传授了一些生意经。”


“像我,我是做茶叶生意的,运用了一点殿下教得生意经后,我的生意比起两年前暴涨了一倍!”胖子说道,然后又指了指身边的瘦子。


“他的杂货铺生意,比起两年前也涨了许多。”


瘦子感慨道:“谁说不是呢,这整个西安的商户,只要不是那种作奸犯科、欺压百姓的恶商、奸商,几乎全都因为殿下而受益。”


“我们这种,受益算少的,像苏式布行这种受到殿下扶持的商户,生意比起两年前,暴涨了十倍不止!”


看着对面两人脸上崇敬的表情,朱元璋震惊之余,好奇的问道。


“两位所言实在是令咱大开眼界,不过咱有些不解,二位如此轻易的就将这些消息告诉咱,难道就不怕咱抢了西安本地商户的生意吗?”


胖瘦二人对视一眼,随即大笑道:“哈哈哈......格局,格局得打开呀,兄弟。”


“如果你真来咱们西安府做生意,那也能促进我们本地的生意,说不定我们还有合作的可能呢!”


“再说了,我说的这些也不是什么秘密,你只要到秦王府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朱元璋了然,对二人口中的招商引资更加好奇了。


“二位,不知秦王的招商引资有何要求?”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