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苦啊!
说是天下之主,道是九五至尊。
然而,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被困守在一座小小的紫禁城中,不能做这,不能干那的,没有半点自由可言。
可以说,纵观整个史书,除了少数的开国之君和圣君明君,其他的大部分君王都是朝中百官推出的背锅傀儡,无论你是昏庸无道也好,勤奋努力罢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百官制定的礼仪规范中,活的不是一般的憋屈和郁闷。
所以徐钦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没有当皇帝的想法。
如眼前的永乐帝朱棣一般。
已然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了。
尤其是那一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知道让后世的多少华夏子孙热血沸腾,恨不得成为其麾下的一小卒,追随他五征漠北,南定安南,七下西洋,打造一个永不落下的日月大明。
然并卵!
圣明霸气如朱棣这样的武皇帝,在面对大明朝堂上的文官集团时,依旧束手束脚,被他们欺上瞒下,肆意糊弄。
也幸亏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否则,徐钦觉得,真要换做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最后混的可能还不如崇祯皇帝呢。
“其实想要为陛下正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将靖难之役的前后事情,尤其是建文帝继位后的所作所为广而告之,便能让天下百姓知晓陛下继位属于人心所望,天命所归了。”
徐钦滔滔而谈,对如何挽回朱棣在民间的形象有了一个详细的规划。
“如今天下百姓之所以对陛下有所无解,说白了就是某些别有用心者的故意污蔑和引导。”
“他们使用春秋笔法,让天下百姓忽略建文帝在位时的愚蠢政策和天怒人怨,反而将这一切全都归结于陛下,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侄儿不才,愿为陛下分忧解难,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仁义和圣德!”
徐钦说道最后,朝朱棣重重一礼,表示自己愿意接下这个所有人都讳莫如深,不敢提及的艰难任务。
朱棣听到这番话,虽然十分心动,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仅是用一种好似漫不经心态度问道:“那具体的,你准备如何做呢?”
“侄儿不才,结合自己所知所查所想,编纂了《靖难之役》一书,准备作为《天下首富》之后,说书人协会将要大力主推和宣传的第四部话本小说。”
“然而,因为小侄并没有真正经历过靖难之役的过程,所以文中难免会有些不实,需要陛下重新审阅和矫正一遍。”
徐钦说着,从衣袖中取出一本名为《靖难之役》的话本小说初稿来,双手呈给朱棣。
不得不说。
徐钦还是非常高产的。
如今穿越不到三个月,就已经创作出了四部作品来,其中有两部《隋唐英雄传》和《三国演义》已经进行发行。
剩余的两部《天下首富》和《靖难之役》,因为书中内容有些敏感,所以必须要经过朱棣同意后才能发行。
没办法。
氪金用嘴创作法,就是这么的高效。
如今徐钦的创作团队已经扩充到十八人,他采用说书人模式,用嘴来创作,一个小时足足能创作出九千到一万字。
十八个记忆力好,速写型选手。
两两一组,分成九组,每组记录写作一个小时。
这一天下来,就能创作出七八万字之多。
而徐钦的这四本书,即便是字数最多的《三国演义》,也就六七十万字,其余少的如《靖难之役》这种比较偏向于真正历史传记的,更是只有三四十万字。
所以,这也就不奇怪徐钦为何能够这么高产了。
“靖难之役?”
朱棣接过徐钦的《靖难之役》话本小说,并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坐在那里看了起来。
《靖难之役》的内容并不复杂。
主要就是以朱棣为主角和原型的真实传记小说,主要涉及的人员也是来自四个方面,分别是皇室成员,边军将士,勋贵集团,以及充当反派角色的大明文官集团。
当然,在这部话本小说中,因为主人公是皇帝,所以徐钦在创作《靖难之役》时,难免会用一点点的修辞手法,来美化下朱棣这个主角,美化下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等人员。
比如说书中在描写朱元璋时,不仅充分肯定了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光辉历史,更是侧重描写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深情,以及朱元璋的勤政爱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等等。
同时还辅以宣传太祖朱元璋的各种利国利民政策,让天下百姓们知晓太祖朱元璋是多么的看重百姓。
然后就是主角朱棣了。
在描写朱棣时,肯定不能写朱棣有篡位之心,而是重点突出了朱棣原本的志向——想要成为大将军,为大明守护一方。
重点描写了朱棣对兄弟姐妹的爱护和深情,对侄子朱允炆有多好,多么的忍让。
结果登基称帝后的朱允炆不是人啊。
先是在以黄子澄为首的大明文官集团蛊惑下,不顾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刚刚甍逝,秘而不发丧,反而借此机会想要将自己的几个亲叔叔全都弄死,此举可谓是不孝不义到极点,逼得大明诸王不得不反,借此以自保。
然后又听信方孝孺的腐儒之言,大搞“复周礼,行井田”,将周朝时的那套执政方案拿来套用在大明朝。
在这里,徐钦还非常贴心的为大家讲解了下何为“复周礼,行井田”。
所谓的复周礼,可不仅仅是将大明现在的礼仪规范改成周朝时期的礼仪,还要将周朝的那套行政制度,官员制度,乃至是选拔人才的制度来套用在大明朝。
大家可以想象,周朝时期的周天子才能管多大点地方,能有多少人啊。
并且这些还不算周朝的各个诸侯国。
而现在的大明朝又有多少人,多大的疆域?
用周朝的行政策略和制度来管理大明朝,这不是瞎搞吗?
最重要的是,周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可不是科举制,而是贵族公卿制,官职官位什么都是讲究家族传承的。
一旦复周礼成功,那么大明朝的科举也别搞了,读书人也全都该去哪去哪,想要凭借读书科举做官,根本就不可能,人家老方家想要世世代代的成为公卿王侯呢。
可以想象,一旦此事真的曝光,原本被天下读书人视为精神偶像的方孝孺,绝逼的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纷纷唾弃,恨不得将他们祖坟都刨了的对象。
因为这是要掘读书人的前途和根基啊。
说完了“复周礼”,徐钦又在后面详细的介绍了下“行井田”的含义。
所谓的行井田,说白了就是天下田地,矿藏,乃至是林苑百姓等,全都是归于天子,然后由天子分发给贵族和诸侯大臣等。
如此一来,天下的贵族和诸侯大臣们也就会像“井”字一样,将天下牢牢保护在中间。
这一政策乍一听还没什么。
但是只要深想,就知道有多么的不靠谱和糟糕了。
因为行井田的前提是要将天下的田地,矿山,林苑等全都收为王有,然后由天子分发给贵族和朝臣。
换句话说,方孝孺的这个建议就是要将天下百姓的田地全都收为朝廷所有啊。
这可不就是要了底层百姓和地主豪强们的命嘛。
当然,如果方孝孺仅是口头上喊两句口号也就罢了。
偏偏人家还真的这么干了,建文帝朱允炆这个儒家皇帝也真的信了,君臣两人为了实践上古圣人之道而与整个天下为敌,成功的将整个大明天下搞得天怒人怨,让整个大明官场彻底瘫痪掉,民怨沸腾了。
再然后就有了永乐帝朱棣为解救天下苍生,民心所望的发起了靖难之役,想要清君侧,弄死这些祸国殃民的文臣。
只奈何在攻破应天城的瞬间,建文帝身边的那些文臣见事不可为,纷纷抛弃建文帝,并胆大包天的放火想要烧死建文帝,借此来作为自己的上升台阶。
咱们的主角朱棣皇帝听闻此事,二话不说就带人救火想要救下朱允炆。
奈何晚了一步,只找到了侄儿建文帝的尸体,这让朱棣痛不欲生,在知道前因后果后,直接杀尽了建文帝身边的弄臣和那群文臣,也算是给建文帝报仇雪恨了。
再然后......我们的主角朱棣也就只能含着泪登基称帝了。
总之一句话。
在《靖难之役》这本书中,所有人都是正面的,唯一的反派就是当时朝堂上的以“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为首的大明文官了。
甚至到了话本完结的时候,徐钦还做了一首诗来形容这些人。
“书生腐儒朝中坐,满口道德圣人言。欲行周礼复井田,谁人又知百姓艰。争名夺利祸殃国,却怪圣人靖难出。是非对错人心定,百无一用是书生!”
.........................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