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农臣,为武帝种江山 > 章节

第17章:【诸侯联盟】天降大灾!

作者:大秦大唐大明万

消息传至许昌。


倾动全城!


“袁术恣睢,僭号江淮,图覆社稷!”


曹操都愣住了。


“袁术称帝了!”


“天下的愚夫蠢货,都爬出来了吗?”


“我看错了袁术。”


“本以为是什么英雄豪杰,没想到竟如此愚蠢!”


曹操刚刚打出“迎奉天子,匡扶汉室”的口号。


结果袁术就称帝了!


这是没把他放在眼里啊!


曹操当即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袁术。


孙策宣布脱离袁术,响应朝廷的号召。


朝廷册封孙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


“臣策必凭圣上威灵,奉辞罚罪,讨伐袁术,以报所授。”


孙策字字铿锵,归顺朝廷。


吕布也表示与袁术誓不两立。


“袁术贼寇,不顾朝恩。”


“坐创凶逆,造合虚伪。”


“欲因兵乱,诡诈百姓。”


“臣为国深忧,与术绝好。”


“天地日月可鉴!”


不仅如此,吕布还单独给曹操写信,尽显谦卑:


“布获罪之人,分为诛首,手命慰劳,厚见褒奖。”


“重见购捕袁术等诏书,布当以命为效。”


曹操十分欣慰,给吕布回信:


“袁术称天子,将军止之,而使不通章。”


“朝廷信将军,使复重上,以相明忠诚。”


可以说。


袁术僭越,让南方诸侯前所未有地团结。


曹操起初与吕布势同水火,一下子和好了!


不仅如此,袁术派遣使者韩胤与吕布结亲,结果反被吕布扣押。


转首就命陈登押送韩胤至许昌,讨好曹操。


曹操大喜过望。


一问之下,这才得知。原来吕布的态度之所以逆转,完全是陈珪、陈登父子的谋划。


他们晓以利害,将吕布玩弄于股掌之间。


陈登此次前来许昌,也是为了投诚!


曹操终于感受到了迎奉天子的魅力,无论做什么事,都通畅百倍。


以天子的名义下达政令,简直无往不利!


曹操与诸侯约定,等到七月即挥师攻打袁术。


孙策、吕布都赞同会盟,并且推举曹操为盟主。


只是让庆瑜意外的是,没想到刘备也加入进来!


身为帝胄宗亲,刘备觉得自己有义务参与讨伐袁术。


以曹操气魄、胸襟,自然不会拒绝新的盟友。


一切只等秋收后。


只是没想到,天意弄人。


建安二年(197)。


夏五月,蝗。(孝献帝纪)


刘协登基以来,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六月丙戌,地震。”


“夏五月癸酉,无云而雷。”


“六月,扶风大风,雨雹。华山崩裂。”


“辛丑,京师地震。”


“十二月辛丑,地震。”


“丁丑,地震;戊寅,又震。帝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大蝗。”


“夏四月甲午,大旱。”


好不容易挨到了建安年间,稳定了一段时间。


各地爆发了蝗灾,尤以淮南为重。


“是岁饥,江淮间民相食”的惨剧,即将爆发。


蝗灾的严重,把曹操吓了一跳!


因为蝗灾是可以蔓延的。


一旦蝗灾蔓延至颍川,那么此次屯田的收获恐怕剩不了多少了。


因此,在水稻、冬小麦成熟以后。


曹操格外地关切!


“着令十万大军,日夜辛劳,抢收粮食!”


“这是一场大战,绝不允许有任何地闪失!”


不仅如此,曹操还发动了朝廷的公卿大臣。


今年的俸禄,就以地里的庄稼来发!


公卿士族虽然不在乎这些俸禄,他们有自己的创收。


可是谁敢不给曹操面子?


就连国舅董承,都被迫下地视察。


曹操望着满地金灿灿的庄稼,露出心满意足的笑意。


十岁的曹丕、五岁的曹植,都参与到了此次收获中。


“父亲。”


“地里太脏了。”


曹植一身绸缎,纤尘不染。


他畏畏缩缩地,不敢下地。


曹操一脚将他踹了下去,曹植狠狠地打了一个滚。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你还是我曹操的儿子吗?”


委屈的眼泪在打转,曹植根本不敢违抗,他求助地望着母亲。


卞夫人捂着嘴,没有发出一点声来。


曹昂虽然是庶长子,可他从小是丁夫人带大的。


也就是说,曹昂目前是嫡长子的地位!


只要卞夫人没有扶正,那么曹丕、曹植都是庶出。


公卿大臣虽然来了,但真正下地的真没几个。


毕竟有失风度。


他们有大量的家仆,这时候全都派上了用场。


庆瑜也不用下地,只是带着人手,四处视察。


背着双手,十分悠闲。


蔡琰回农庄,主持庄园的收获去了。


庆瑜放心地交给了她。


忽然!


他感受到了一道深沉的目光。


庆瑜顺着视线一望,看到一名衣着华丽的朝廷勋贵,也正望着他。


“这人是谁?”


“先生,此人便是国舅董承。”曹昂回答道。


“竟然是他。”庆瑜瞬间心中有数。


他正准备离开,没想到被董承派来的管家叫住了。


“庆府君。”


“我家老爷请您过去一叙。”


庆瑜还真不好拒绝。


同朝为官,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


现在光明正大地拜见,总比以后背地里会盟要好。


庆瑜与曹昂相视一眼,似看出了他的退缩。


怎么能让证人跑了?


庆瑜当即道:


“子脩。”


“你陪我过去一趟。”


曹昂自然不好意思拒绝,跟在庆瑜左右。


庆瑜一点也不虚,走到董承面前拱手道:


“见过国舅。”


董承咧开嘴一笑,道:


“陛下驾临许昌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每一次上朝都不见府君?”


鬼踏马才会去上朝!


……


【新书启航】


求各位书友支持!


求鲜花、评价、月票、打赏,感激不尽!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三国:大魏农臣,为武帝种江山》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