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 章节

第42章 流民遍野,秩序崩塌!

作者:开荒

炽热的太阳悬在天穹之上,三晋之地,久未见雨水,大地裂痕宛若蜘蛛网一般,密密麻麻,四处延伸。


一阵热风吹过,官道上黄土飞扬。


尘埃落定,视野中,出现几个小黑点,走的近了,才能看清是一家五口,背着行囊。


他们,是正在逃难的灾民。


在他们的身后,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小撮一小撮的灾民,缓慢的走在大地之上,也不知已经多长时间没吃东西,身上早没了力气,只是跟着前面的人麻木的往前走着。


不时,长长的松散的队伍之中,会有人倒下,而后面的人,只是麻木的迈过去,根本没有人有精力去管这些饿晕或者饿死的灾民。


大灾之年,饿殍满野,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


就在这时,马蹄声传来,走在前方的灾民抬起头,有些错愕的望着对面行来的一辆辆马车。


这是一个商队,载着一车车粮食,来三晋之地发财。


灾难财向来是为人所不齿的,朝廷一旦追究下来,也是杀头大罪,但是在利益面前,总有人愿意冒险。


一旦成功,很可能抵得上一辈子的努力。


但有些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这一辆辆载着粮食的马车,很快就被饥肠辘辘的灾民盯上。


行驶了大约几公里的路程,终于有一名灾民忍不住动手,朝着一辆马车扑了上去。


随后,更多的人蜂拥而上,宛若饿了几天的群狼,迅速把几车粮食全部抢光。


护送商队的人,或者被打跑或者被打死,或者被打晕,逃出生天的商人悲痛欲绝,昏倒在炽热的大地之上。


而在太原等各州县,早已经展开赈灾。


但是大明王朝是从元朝手中接过来的天下,本身基础就比较薄弱,甚至朝廷在建国之初都没什么钱财,百姓更无存粮。


这些年一直休养生息,但是内忧外患,也没少打仗,百姓手中的余粮,并不多。


这一年,大旱,颗粒无收。


百姓或变卖子女,或变卖田产,艰难度日。


有的人,虽然变卖了子女,或者田产,但好歹还能撑得住,但最底层的百姓,已经彻底破产了。


有的人开始乞讨,有的人不舍得变卖田产,拖家带口想到其他区域寻一条生路,等到灾情过后,再带着妻儿老小回到家中,重新种地。


三晋之地,有300多万百姓。流离失所,成为灾民的越来越多。


从刚开始的几千人,迅速扩大到几万人,几十万人。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几十万人每天张嘴吃饭,却无法产出价值,对于三晋之地而言,是无比巨大的负担。


朝廷调集的粮食,一车接着一车送过来,但根本填不饱这几十万的灾民。


而且,灾情还在持续扩大,如果控制不住,甚至有可能延续到冬天。


到时候,灾民甚至可能达到百万规模!


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因为一旦控制不好,很有可能会引发起义、造反。


老百姓是非常淳朴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吃饱饭,但如果长期吃不上饭,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他们将没有退路。


朝廷调集的粮食,也不知道经过多少层的剥削,最终真正用来赈灾的,已然不足一半。


三晋之地,已经无法承受这巨大的灾民数量。


不愿意等死的,纷纷拖家带口,向四周扩散,成为流民。


其中大部分人,都一路往东,直奔齐地,因为在印象中,齐地良田无数,盛产粮食,去那里,应该能够吃上一口饱饭吧。


朝廷不停的调集粮食,送往晋地,而晋地不停传回灾情扩大的消息,以及死亡人数越来越多的消息,继续索要赈灾钱粮。


三晋之地,数百万人口,就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要将大明的家底儿掏空。


与此同时,粮价飙涨,以三晋之地为中心,越靠近晋地,粮食价格越高,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敢到晋地贩卖粮食的。


不是他们不爱财,也不是他们害怕被朝廷查到杀头,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但是,三晋之地的流民太多了,自己的粮食能不能送到市场上卖掉,都是未知之数。


很可能还没到达目的地,粮食就已经被抢光了,甚至,护送粮食的商队,都有可能被灾民杀死。


在生死面前,什么律法,什么廉耻,什么道义,所有的束缚,都将不复存在,生存才是第一要素。


有的灾民为了活下去,甚至易子而食,其场景,惨绝人寰!


朝堂之上,朱元璋勃然大怒,斥责六部,严查贪污赈灾粮草之人。


凡牵扯其中者,杀无赦!!


PS:感谢彦祖的鲜花、评价、票票^_^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