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都市言情 > 娱乐:青鸟大学,一首起风了封神 > 章节

第五十三章 华流才是最屌的,它就是我心之所向!【求鲜花】

作者:娱乐导演老师

舞台之上。


张浩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小时候,有很多地方能听到民乐的声音,他们有的响彻在民间的大街上,有的响彻在剧院中的各个舞台!”


“可能是因为我是炎黄子孙的缘故。”


“我很喜欢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乐器。”


“听着古琴声。”


“不管内心多么躁动,也都会慢慢平静下来。”


“听着古筝。”


“脑海之中会自主的浮现出山河画意。”


“可是。”


“这些年。”


“民乐的声音越来越少了。”


“甚至不去专门搜索,即使走遍整个城市,看遍整个社交网络,也难以听到民乐的声音。”


“尤其这几年。”


“韩流越发猖獗。”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模仿,崇尚韩流,甚至开始热衷韩流!”


“外国乐器跟随韩流,形成了巨大的风潮。”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聊音乐,从来不聊民乐,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乐器实在太土。”


“七八岁的孩子甚至都没有听过民乐,连二胡,唢呐这些乐器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可能!”


“民乐现在真的就像人们所说。”


“它……没落了。”


张浩的这一番发言让众人不由得陷入沉思。


同时。


心底又有一点点的羞愧。


他们作为华夏人,竟然对自己的民族乐器完全不自信。


甚至觉得民乐老土,觉得民乐丢人。


一心崇尚外来音乐,西方乐器。


始终觉得大洋彼岸的音乐更加高级。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张浩走到了乐队旁边,指着一个乐器,说道:“这个东西叫古筝,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而这个呢,它叫古琴,它的历史就更加悠久了,足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而且古琴在民乐的地位非常之高,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古有余音绕梁,说的就是古琴的声音,更别提还有先辈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之典故。”


“这都是我华夏民族的文化隗宝。”


“再说笛子,它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上初中历史的时候就已知道,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早出了骨笛!”


“而在四千年前,竹笛也出现了。”


“可以这么说,这里的每一件民族乐器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它们现在的年龄,随便拿出一件,都可以当西方乐器的十八代祖宗。”


“我不明白,也想不通它们到底差在哪里?”


“难道就因为他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就因为它是咱们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承,所以你们觉得他们很土吗?”


张浩的声音震耳欲聋。


整个现场的人都心中一震,想说些什么,但是伸了伸手,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是啊。


难道。


就因为它们存在的时间良久。


就因为它们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承。


所以觉得他们土吗?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竟然让他们对自己民族的乐器传承失去了自信。


又是什么时候开始。


他们开始淡忘民族乐器的样子,淡忘它的声音。


整个现场都变得无比寂静。


绝大部分人都在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


舞台上的张浩忽然看向潭晶老师,说道:“刚刚我的老师问我,这一首歌曲创作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


“我就是想让大家清楚,让大家知道,让大家明白。”


“只要我们不会对我们的民族音乐失去信心,敢于创新。”


“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让我们失望。”


“不是西方就好,民族音乐就不行。”


“老祖宗说过一句话。”


“事在人为。”


“还有,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民乐才是最屌的,华流才是最屌的。”


“谢谢。”


说罢。


张浩轻轻鞠躬。


观众们在这一刻皆是抬起头来,一起为张浩的这番话鼓掌。


……


华少从来都是一个理智的人。


不仅是他的性格如此,更因为主持人这个职业需要这份理智。


但是。


这个时候听到张浩这番话。


他竟然不禁感性起来,眼角都泛起了红润。


他站在舞台,感慨的说道:“谢谢张浩的精彩表演,更谢谢张浩,用他的新歌,为民乐正名。”


“潭晶老师,听完张浩这话,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华少看向导师席上的潭晶老师询问道。


..............................



  本书由飞卢小说网提供。.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娱乐:青鸟大学,一首起风了封神》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