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苏辙,为捞苏轼儒剑仙身份曝光 > 章节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桃花源内

作者:沧澜掌情

然而,父亲的坚持一如既往,不允许她轻易踏入江湖。


“我才不信江湖会像你说的那么险恶,我自有办法悄悄溜出去。”


黄蓉在心底默默赌气。


...


苏州,桃花源内,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英挺青年收起折扇,神情显得振奋不已。


好!大宋对辽和西夏的攻势,正是我大燕复兴的大好时机。”


慕容复眼中燃烧着决心,若是能借助大宋的力量推翻辽国,趁乱在燕国腹地重建国家,岂非天赐良机?


包不同在一旁问道:“公子,听说苏尚书右丞苏辙即将南下,意图整合江湖势力,我们是否该先示好于他。”


这个问题打开了慕容复的思路,他恍然大悟,笑道:“听说苏洵苏老大人在苏州颐养天年,苏辙和他的妹妹苏小妹尚未出嫁,也在此地。


若我能向苏府提亲,娶得苏家小姐,苏右丞定会全力支持我们的事业。”


听到公子的计划,包不同微微皱眉,心中盘算着王姑娘的未来。


原因并非别样,权力党在江南路的影响力根深叶茂,甚至与朝廷众多官员暗中结盟,犹如一棵繁茂的老榕树深深扎根于江南这片土地!


朝廷并非未曾试图铲除权力党,然而燕狂锋及其麾下的高手一次次挫败朝廷的围剿,使得权力党至今仍像一头屹立不倒的巨象,盘踞在江南的沃土上。


“在大宋存在的日子里,就有权力党的身影;即便大宋消失,我权力党也将永续存在。”


燕狂锋冷笑,如今朝廷竟妄图让权力党沦为其他武林门派,为其效力?他对此嗤之以鼻,身为天阶高手,朝廷的旨意在他眼中不过是尘埃中的微不足道。


“传我号令,召集天下豪杰于姑苏城,共谋宏图。”


...


庐山,庐陵禅院。


送别了朝廷使者后,主持玄慈合掌沉思,眼神深远。


“师弟,朝廷之意是要我庐陵禅院派遣弟子参与西夏之战。”


一旁的玄虑询问道。


玄慈轻叹,语气淡然:“阿弥陀佛,我庐陵出家之人,本应超脱红尘纷争,武学修行只为守护寺庙。


若涉足朝堂,恐引诸多杀戮,于我寺而言,未必是福。”


“大师兄虑得周全,善哉。”


玄虑闻言,心中释然。


舍弃庙宇的安逸,去参与刀光剑影,朝廷又能给予何等实质回报呢?


“苏子由欲以一己之力整合江湖?他不过书斋里的才子,却妄想颠覆大宋两百年的格局。”


...


“青雀,我们到了何处。”


苏辙坐在马车内,公文犹在手心未尽其职。


尽管他代理皇权,但大宋的政务繁多,每到一地,他与青雀首要任务是直奔府衙,接收来自京都的文书,并将已审批的文件送回。


此刻,苏辙手中的并非寻常公文,而是关于权力党的一些情报。


“大人,我们正沿黄州边界南行,是否需绕道黄州拜见子瞻大人。”


青雀的声音从车帘外传来。


“绕道黄州?不必。”


苏辙头也不抬,他的行程紧迫,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探望那位常惹麻烦的兄长。


此刻,苏轼留在黄州,对他来说更为适宜。


车窗外,青雀清冷的容颜上闪过一丝微妙的笑容,主人的言行与心意,总是那么矛盾有趣。


而车内,苏辙并未察觉她的笑意,眉头紧锁,看着公文上仿佛带血的文字,他的拳头不自觉地紧握。


这份公文出自去年科举的探花郎之手,新晋进士后,他被朝廷委派至江南,从一名九品芝麻官做起。


在一封揭露权贵腐败的奏章中,新科探花揭示了江南道表面繁荣下的民生凋敝!这份深藏于府衙积尘中的文件,让苏辙震惊不已,如此关键的文书竟在途中遭人拦截,未能送达皇廷。


愤怒的苏辙挥舞天子剑,果断惩治了当地官员,并立即向朝廷呈报,请求彻底调查此事。


他心中暗想,江南道若非民脂民膏被肆意榨取,怎会如此不堪?赋税依旧缴纳,百姓却饱受苦难,答案昭然若揭。


苏辙深深叹息,他的心中浮现出一个可怕的设想:权贵们是如何巧妙地隐瞒真相,让朝廷蒙在鼓里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正在无情地压榨底层民众!


然而,正当苏辙谋划如何对付这些权贵时,远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个熟悉至极的声音穿透风声:“子由,慢一点,子由。”


苏辙手中的奏章因惊讶而几乎滑落,他询问青鸟:“青鸟,你听见了吗?那是……”


青鸟忍俊不禁,轻声告知:“大人,是子瞻大人,他似乎在追赶我们的马车。”


苏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兄长苏轼明明在黄州,为何突然出现在边境,还紧追不舍?


“青鸟,装作没听见,我们快走。”


苏辙命令道。


只见苏轼和张怀民满载行囊,疲惫不堪地追赶而来,张怀民身为文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长途跋涉。


“子瞻,难道是你认错了。”


张怀民疑惑地问,显然难以接受这种意外的相遇。


苏轼则坚信无疑,那辆疾驰的马车对他而言,就像一张移动的粮食保障。


“绝不会错,那是我的马车。”


苏轼坚定地说,全速追赶。


张怀民看着这场追逐,心中五味杂陈,只觉得这旅程太过荒诞。


官道上,马车与二人间的追逐愈演愈烈,但马车终究无法与飞驰的马匹相比。


很快,苏轼和张怀民成功追上了苏辙。


马车停稳,苏辙无奈地意识到,这次出行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波折。


车帘外,苏轼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带来了新的变故……


子由,我的思念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奔腾不息啊。”


,苏辙打开门扉,虽然笑容满面,内心却五味杂陈。


好不容易有两天的宁静时光,却不料这么快就与苏轼重逢,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别来无恙,兄长风采依旧啊,只是这突然造访,让小弟有些措手不及。”


苏辙苦笑道,尽管心中吐槽不已,但面对苏轼的热情,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我知道你为我在朝廷上奔波不易,但至少也该给我个回音吧。”


苏轼叹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待和失落。


回信?苏辙心中暗自嘀咕,回什么信,难道要陪他斗诗解闷吗?


兄长勿怪,这些日子我忙于整合武林事务以及西征北战,确实疏忽了你的信件。”


苏辙解释道,尽量保持平静。


我理解,你现在身为太师,忙碌是应当的。”


苏轼点头,仿佛能理解他的难处。


不过,子由,能否找个空闲时刻,帮我脱离这黄州的束缚呢。”


苏轼的话语直白而坚决,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离开这个地方。


放心,待我平定西疆后,必定向皇上请命,让你官复原职,这最多还需一年的时间。”


苏辙压抑住心中的不满,缓缓说道。


一年...我在这黄州日夜牵挂,不知能否熬过。”


苏轼眼中闪烁着深情,言语间充满哀愁。


看到苏轼如此模样,苏辙心中五味杂陈,尽管他哥哥时常言行出格,但他知道这是亲情的体现。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不如这样,等我江南归来,先将你调至京城附近的地方,如何。”


苏辙提议,尽管心中不舍,但他明白不能急于求成。


然而,苏轼的回答让他明白,他的计划已定。


不如我随你一同南下,也好尽孝于父亲,岂不是两全其美。”


苏轼的话语中带着决绝,显然他已经铁了心要改变现状。


苏辙心中暗叹,这位哥哥啊,总是让人无可奈何。


但他也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苏轼的安全,至少在他眼皮底下,他能掌控局面。


子由啊,我承诺,你的提议我定当遵从!苏轼坚定地回应,他的眼神闪烁着决然。


在黄州的日子,苏轼感觉自己仿佛被饥饿侵蚀,但这并非源自当地官员的刁难,而是他那高傲的胃难以适应简朴的饮食。


他对于美食的记忆如同瑰宝,苏府的厨师曾是皇家御膳房的佼佼者,他们的手艺,几乎等同于皇室之享。


尽管黄州官员待他客气,但与苏府的美食相比,这里的餐食犹如清水之于醇酒,让苏轼每日都备受诱惑。


这段日子,他忍住口腹之欲,显得有些憔悴。


苏辙的到来,无疑为苏轼带来了新的希望。


身为国公的弟弟,他的财富足以满足苏轼的味蕾欲望,苏轼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他已经开始想象南下旅程中那些令人垂涎的佳肴。


至于苏辙提出的“三法”,苏轼并未放在心上,他认为这些都是兄弟间的小事,可以稍后详谈。


他坚信,亲情的力量能消解一切规矩。


第一条,到了江南,无论你见到何景,都不许吟诗作赋。”


苏辙的话语,像是在提醒苏轼过去的教训。


苏轼的才情曾让他陷入困境,如今他明白了沉默的价值。


第二,这次行程并非休闲之旅,美食之事,怕是无暇顾及。”


苏辙的规劝,像是预先设下的障碍,让苏轼心中微微一怔。


最后,我调你南下,你也要有所贡献,帮我看些公文,理顺些事务。”


苏辙的话,如同一盆冷水,让苏轼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游玩,而是一次实际的责任。


面对苏辙的条件,苏轼不禁苦笑,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实则暗藏深意。


然而,他明白,这是弟弟对他的一份期待,也是他对自己的挑战。


数日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昔日的宁静被一场盛会打破。


旗帜飘扬,人群熙攘,各路武林豪杰汇聚一堂,燕狂徒在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英雄盛宴。


权力帮的号召力无人能敌,各大门派纷纷前来,少林、丐帮、全真的身影赫然在列,甚至连江南的慕容复也亲临现场。


燕狂徒站在大雄宝殿前,内心充满自豪,权力帮的威望如今无人能敌,整个大宋的江湖几乎在此集结。


他宣布,这场盛宴不仅是欢聚,更是为了商议武林的未来。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在寒山寺回荡,预示着权力帮的新篇章即将展开。


日前朝廷颁布公告,召集武林人士组建一支名为神勇之师的队伍,要我们充当大宋的先锋,对抗西夏。


对此,燕狂者冷笑连连,掷地有声:“我燕某人对此只有一句话,休想。”


此言一出,人群中响起一阵赞同的笑声,随后是如雷般的喝彩。


“还有那个儒雅书生苏辙,朝廷妄想让他招安我们,一个酸腐书生何足挂齿。”


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


此刻,一辆马车悠然停驻在寒山寺外,守门的江湖人物们目光被驾车的那位青衫女子深深吸引,她仿佛清风中的一抹仙影,令人心动。


世间怎会有如此超凡脱俗的佳人,竟然甘愿抛头露面,驾驭马车,简直是明珠暗投。


他们仔细打量,发现马车两侧还有两位风尘仆仆的骑士。


其中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男子,瞥见山门外的旗号,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所谓的英雄大会,却无英雄可寻。”


“尔等不知天高地厚吗?竟敢口出狂言挑衅。”


几个江湖侠士勃然大怒,纷纷抽出腰间的武器,蓄势待发。


苏轼本欲反驳,但瞬间意识到危险,只好紧闭双唇,拉住缰绳退至马车后方。


张怀民在一旁瑟瑟发抖,心中暗自叫苦,大才子啊,你这是何必呢?


原本以为只是朝廷的官员,没想到眼前是一群在江湖中杀伐果断的狠角色。


苏轼懊悔不已,本只想小小炫耀一番,却未料对方直接拔剑。


车内,苏辙无奈地叹息。


他曾与苏轼约定,不再让他轻易发表诗词,却未料到这位兄弟的“惹事”能力丝毫未减,一句话险些引发冲突。


而那几个江湖人之所以没有立刻动手,是因为青鸟已手持刹那枪,站于马车前方,一品高手的威压让他们有所忌惮。


他们试探性地问道:“诸位英雄,也是来参加英雄大会的吗。”


面对这绝世佳人的保护,他们的态度顿时转变,认为车内之人必非等闲之辈。


然而,苏轼听见他们的询问,心中冷笑,他与苏辙前来,并非为了参加什么大会,而是要揭露真相。


在江南道的所见所闻,让他明白,那些看似繁华的背后,实则是权贵的腐败与百姓的苦难。


而这一切,都与燕狂徒和权力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我苏辙,为捞苏轼儒剑仙身份曝光》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