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小说网(m.feilu.cc)
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镇国亲王 > 章节

第三十七章 郑和七下西洋

作者:星域旅行者

汝州,魏王府。


这几日,朱高熙在府内频频收到鬼面骑还有关宁军的消息,只不过他对范广联合忽勒温追击北逃的建州三卫残军很不满。


因为这已经超出了自己最先的部署,已经到了赶尽杀绝的地步。为此,朱高熙特意派遣影卫携密信前往关外,阻止两军的联合行动。


在收到朱高熙的密令后不久,范广即刻停止了对女真人的追击。


只不过,由齐格奇率领的鬼面骑,却没有第一时间停止行动,而是继续追击,惹得朱高熙在王府议事堂大为恼火!


已经到达汝州并刚刚出任“汝州三卫”之一的宝丰卫指挥佥事的阿古拉见状,单膝跪地,道:“请王爷恕罪!我这弟弟是第一次领兵,莽撞了些,我已去信,命他收兵回转!”


朱高熙深呼吸了一下,唤来影卫,非常生气地说道:“传信给忽勒温,命他解除齐格奇的兵权,禁足忽里平寨,好好反省反省!


另外再告诉忽勒温,他教子无方、治军不严,自领四十军棍,影卫监督执行!”


说完这些,又对阿古拉说道:“你书写家书一封,带给你父亲和弟弟,告诉他们,没有第二次!”


阿古拉非常惶恐地回应道:“谢王爷不杀之恩!”


……


京师,皇宫养心殿。


朱瞻基坐在地上,看着郑和呈递上来的海图,仔细地想着事情,皇妃孙若微走了进来,跪坐在身边问道:“这么大的地图,哪儿来的?”


朱瞻基回应道:“这是郑和呈上来的大明海事图。”并用羽箭指画了一圈,继续道:“看,这一小块地方,就是他去过的地方。


还有这么多地方,连他都没去过。”


孙若微有些惊讶,道:“郑和都没去过?大明呢?大明在哪儿?”


朱瞻基指了指地图上的大明,孙若微感慨道:“这么小!那我们还天天说天下天下的,那岂非是坐井观天了。”


朱瞻基也跟着笑了笑,道:“这是你我相识至今,你说得最有见识的话了。


以大明为天下,实则井底之蛙,所以,郑和会再次驾船向西,一路向西,结交更多的国家,实现我平生所愿!”


孙若微笑着微微摇头,道:“皇上,您格局宏大,一定会成就一番伟业!


趁你那么高兴,我求你件事成不成?”


朱瞻基却回应道:“想好了再说,别坏了朕的兴致!”


孙若微端正姿态,行礼道:“请皇上,解了皇后的圈禁。


皇后对皇上忠贞不二,她姑姑把她养大,向她求情,皇后也没办法拒绝。这次圈禁,皇后已经知道错了,皇上您又何必死死地揪着不放呢!


她现在天天以泪洗面,要是把身子哭垮了,宫里宫外传出去了,会影响到皇上的圣德!”


朱瞻基听了这话,放下手中的书,问道:“胡尚仪的口供我已经看过了,她这样一个人,连太后都在替她求情,她偏偏会选择自尽!


我根本不在乎皇后是不是在替她姑姑做事,我最恨的,是孩子小产她都不告诉我!”


孙若微大礼跪拜道:“我替她向皇上认错。她胆小,小产这件事情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向皇上说起,您要罚就只管罚她。


只是不说句明白话,就让她这么不吃不喝地熬着,皇上于心何忍?”


朱瞻基却不以为然,当即问道:“她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这么替她求情!


干脆我把她废了,立你为后!”


孙若微淡然一笑,道:“我可不敢作此想,愿皇上以顾全体面为虑。


我只怕外人不解,又生多少流言,以累圣德。


就是太后,其他宫眷,也会惊扰不安的!”


朱瞻基双臂捂着头,敷衍道:“你容朕再想想。”


待皇妃走后,朱瞻基对贴身内侍问道:“汝州的折子上来了没有?”


内侍恭敬道:“回皇上,可能还需几日,这圣旨也没有这么快到汝州啊!”


……


郑和要再次下西洋的消息传得很快,影卫也在第一时间回禀给了朱高熙,算了算时日,这也应该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海了。


朱高熙和郑和的关系要从燕王府的时候算起,那个时候的郑和是家臣,也算是一段不错的回忆。


即是故人,理应前去送行,虽然朱高熙是藩王,有不得擅离封地的祖训。但是奈何朱高熙的行踪本身就很难受到约束,再加之汝州全境几乎都是魏王府的耳目,就连朱瞻基都懒得往魏藩派遣锦衣卫。


所以,朱高熙要去给郑和送行的事,除了张玥多了几句叮嘱外,也没什么人说闲话。


可是,就在朱高熙打算出发去江苏时,朱瞻基的圣旨却到了汝州。


无奈,朱高熙只好先行接旨,只不过这份旨意有些奇怪,与其说是圣旨,倒不如说是家书,一封侄子写给叔叔的家书。


内容除了叙旧,就是询问汉、赵二王该如何处置。


可是,二王不是都解除兵权圈禁了吗?怎么又要处置?难不成…!!


想到这,朱高熙内心有些不安,他是真的怕朱瞻基这个时候就把老二老三给杀了!


传旨内侍见着朱高熙看完信后沉默不语,便轻声问道:“魏王爷,魏王爷!奴婢还要回宫交旨呢!您看,您是不是先给皇上上个折子啊?”


内侍此来是带着任务来的,但他又不敢过于催促朱高熙。


如今已是新朝,朝堂之上谁不知道太宗皇帝第四子、魏王朱高熙,虽然已经远离朝政,但依旧还是有能力和威望左右决策的,就连皇帝朱瞻基对他的态度也不同于汉、赵两位叔叔那般冷漠,甚至还想邀之入朝委以重任。


朱高熙思虑片刻,便执笔写下寥寥数字:勿动,汝威望不足,擅动恐令朝堂震动,一切谨慎,切记!


并将书写完的信纸交回内侍手中,道:“呈递御前,直达圣听!”


内侍拱手道:“王爷放心,奴婢告退!”


处理完圣旨后,朱高熙跟张玥交代了几句,便带着十数名影卫,暗地里离开了汝州,往江苏方向而去。


这一路上,朱高熙虽然没有游山玩水,但也看到了不少各地百姓的疾苦,看到这些,朱高熙更加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另外就是提高粮食产量也需提上日程了,这也是朱高熙这次打算去给郑和送行的重要原因。


虽然朱高熙有系统,可是目前这个系统的功能实在是太少了,连商城都还没有开启,与其依赖系统,倒不如靠自己,反正郑和又要下西洋,正好可以委托他带点东西回来。


前世身为历史系大学生的朱高熙知道,番薯是万历年间由一个陈姓布衣从安南偷偷带回来的;至于玉米,这个时代还在哪里,朱高熙是真的不知道了。


据前世历史记载,玉米是嘉靖年间(1531年)才被哥伦布发现的,而且还是在美洲。


所以,朱高熙更加寄托于郑和能够带回番薯,这样,各地的实际问题就能得到明显的解决了。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点卷
(6月8日到6月10日)[立即抢充] [免费离线听本书(多声优)]

安装:下载飞卢小说App签到赚VIP点!
限时:注册会员赠200点卷,立即抢注!
<<上一页 下一页>>回目录
加入书签打赏书架
《大明:镇国亲王》书评区:
 收藏本站
充值|书屋|书库|分类|排行
包月|客服|合作|帮助|首页
传统版本|手机版
飞卢中文网 版权所有rss 标签
本网页需要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脚本和图片